桐城缪山朱熹国学馆于2018年6月落成,并举行揭牌仪式,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桐城缪山朱氏是聚居在安徽朱姓的其中一支,先人曾居歙县黄墩,相传望出吴郡。唐天佑中(约公元906年),陶雅为歙州刺史,初克婺源,环公古僚受命领兵三千镇戍,是为制置茶院。
环公弟,吾祖革公古祐,大中进士,初授修职郎,乾符三年授河南节度使,广明元年授都总管兼讨击使,光启三年制授勇卫将军,龙纪元年任勇卫将军兼观察使,景福元年制封银青光禄大夫总都御史,爵授开国亭英侯,食邑五千户。至此朱氏为望族,兴茶院朱氏。
史载:"介"生"禹一","禹一"生"师古","师古"第四子"古祐"之长子名"春","春"之十一世孙乃鄱阳令"汝励","汝励"六世孙名"正道"。正道公自鄱阳迁居桐城南乡,在罗家岭的赛湖之畔缪家山安了家。定居三百年后,及1680年,正道公后人开始修谱建祠,为桐城缪山朱氏,敦本堂;
"师古"次子名"古僚",环公古僚的九世孙为文公"熹","熹"九世孙名"积",积公迁居桐城西乡,后人以桐西称其居地。
桐城缪山朱氏一修宗谱后,先后又经历了宗谱二修和三修。到了1847年,桐城缪山朱氏与桐西望族关童公、文七公支下,见双方宗族数十世一脉相传,便决定合修谱共祠堂,近两百年来,已共同完成了四修、五修、六修、七修《桐城缪山朱氏宗谱》,两次修建宗祠,号紫阳郡、敦本堂。正道公、积公都是介公的二十世孙,同被尊为桐城缪山朱氏一世祖。先后拟定的派分为:
羲、良、光、应,
芳绍先儒 道延来世
永振人文 为家之式
诗书泽远 礼乐声长
千年爼豆 百代冠裳
如今,缪山朱氏族人大部分仍居住在老桐城县治的罗岭、双港、卅铺、嬉子湖、小龙山、金神、桐城东郊等地,数百年来,有迁居各地的。据不完全统计:陕西、浙江金华和武义,南京、来安、潜山、青阳、怀宁、望江、安庆、杨桥、舒城等地都曾形成聚居点。改革开放以来,流居全国各地及其他国度的已不在少数。2016年七修谱虽只有四千人入谱,据老谱推测,现人囗应不下万人。
纵观古今,朱氏名人异彩纷呈,朱氏文化深邃厚重!朱氏后人必然会源远流长,兴旺发达!
介公三十八世孙、缪山朱氏十九世孙永红拜撰
2018年6月
(原创 朱永红 安徽朱氏 )(推荐人:朱永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