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敬天法祖是汉人的根本信仰!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0/03/23 11:34:24 浏览量:2014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请一定要记得:敬天!法祖!敬天法祖是汉人的根本信仰。

兴汉之声  

1.jpg


敬天法祖是汉人的根本信仰。

明朝时乾清宫里的匾额上的四个字为“敬天法祖”。“入门丹陛至乾清宫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后来,清入侵中原,“易乾清宫匾‘敬天法祖’为‘敬天勤民’”。


2.jpg

敬天法祖是儒家周礼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

天就是天道(自然规律);祖就是宗庙的祖先神。天神称祀,宗庙称享,祭祀天神称为外事,祭祀宗庙称为内事。《明史》卷四十八"敬天法祖,无二道也。"《周礼》一书,朱子以为周公辅导成王,垂法后世,用意最深切,"宗庙所祭者一家之亲,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及山川之属所祭者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朱熹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亦所以尊祖也。

祖先也是汉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敬是态度,法是学习,天是天道,祖是起源以及变化规律。

敬天法祖是汉人的根本信仰。

敬天的祭祀场所是天坛。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是祭祖日。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法祖信仰其实就是贵族精神,一个人有仁义礼智信,那么他就是高贵的,如果没有,哪怕他是君王也是个人渣,人人得而诛之!

《元命包》云:“夏,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苍帝之子。”是其王者,皆感大微五帝之精而生。 五帝犹仁、义、礼、智、信之心,随感而应者也。

当我们法祖的时候,就会害怕自己死后,会不会留下千古骂名,当我们法祖的时候,就愿意做一个高贵的人,因为我门华夏的祖先的确是仁义礼智信都有的。

五帝

五主

五方

五行

五兽

五常

祭祀日

祭品

青帝

太皞

苍龙

立春

青珪

白帝

少皞

西

白虎

立秋

白琥

赤帝

神农

朱雀

立夏

赤璋

黑帝

颛顼

玄武

立冬

黑璜

黄帝

轩辕

黄龙

先立秋十八日

黄琮

“敬天法祖”闪烁着理性与智慧的光芒,承载着几千年的炎黄文明。

中国历朝历代有定期“祭天”“祭黄帝”的典礼。近些年来,公祭黄帝的传统得以恢复。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黄帝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清明,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我们要祭祀自己的祖先,上香、上贡品,冀望祖先在天之灵感受到我们的心仪。这项传统不曾因改朝换代而消失过。以上种种,汇成一个词,就是“敬天法祖”。祭天、祭黄帝与祭祀祖先,就是敬天法祖的仪式化。

“敬天法祖”是汉人的宗教。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听起来非常提气,但也反过来说明“敬天法祖”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敬天法祖”源于《礼记·郊特牲》中孔子的话: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类似的话也见于《孔子家语·郊问》: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可见,敬天法祖、报本反始本身也是非常正统的儒家思想。在哲学意义上,追问自己从哪里来,对自己的由来有好奇之心、有温情与敬意,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了。

2017年底2018年初,《寻梦环游记》在中国凭着口碑创造了12亿元的票房,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故事的基本设定是:亡灵世界是由活人的记忆而存在,如果一个亡灵被亲友及世人遗忘了,就会从亡灵世界永远消失。对于亡灵来说,只有在世的后人记住自己、缅怀自己、祭祀自己,才能在亡灵世界永生。这其实是两个隐喻:对先人的记忆,隐喻先人在绵延意义上的永生;子孙后代繁衍生息,隐喻先人在基因绵延意义上的永生。正是这两种“永生”所体现的永生观,让中国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我们的共同祖先,人文始祖是三皇五帝,我们都是他们那个家庭、炎黄的后人。不认祖归宗,就不承认和我们是一个祖先,那就是外人。

有的人蔑视祖先,蔑视祖辈父辈,以为自己掌握权力金钱,可以衣食无忧,尽情享乐。对长辈,对前人傲慢无礼,不尊敬不怀念,那是大错特错。人可以掌握权力金钱,但是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我们的领导人也警告那些贪官污吏:举头三尺有神明!而祖先也是在我们头上的神明之一。

“敬天法祖”是汉人的根本信仰,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们曾经迷失了多少年。


如果你是龙的传人,请一定要记得:

敬天!法祖!

如果你是炎黄子孙,请让我们一起团结起来:

复兴敬天法祖的汉人信仰,复兴炎黄文化!

3.jpg

(来自网络)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