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朱熹后裔--广西博白茂山村朱氏百年兴盛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2020/04/18 21:15:27 浏览量:13149

原创 东林山人 福元风水

在广西博白一个叫松山镇的地方

在镇上有一个村当地人的客家话叫“妙山村”

1.jpg

地图上红圈的地方就是茂山村所在地方

现在后人已不重视风水环境了开山赚钱第一

山村边上就有两三个大石场半边山被刨开了

2.jpg


很难想象这个地方曾经的辉煌,这个博白县茂山村,县境内三座海拔最高的山,其中两座就离此不过数里,一座在西北的马子嶂,一座在东北的射光嶂,而茂山村是属于西北的马子嶂落脉。


据朱氏族谱记载:

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后裔第六世孙(炳任公),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梅州;第九世孙(茂九公)从广东梅州迁居江西安远;在明永乐二十二年(1442)第十四世孙(朱洪珍携子)从江西安远古田村迁至白州今博白县东平镇竹荆山开基;在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二十三世孙(朱殿辅)又由竹荆山村迁至茂山村,即地图照片所在示处。

3.jpg

4.jpg

二进门

通奉第

永扬敦笃德 . 茂育济世才

5.jpg


永茂词内

柏庐治家格言

6.jpg

7.jpg

朱永茂祠

永绵世泽 . 茂振家聲

这座朱氏祠堂,是一座现存四进的四合院式的宅院,以前朱氏族人多是围绕这宅院居住,后来人多才渐渐分散居住了,看祠堂的样式在清代要四品以上才能配做这样的祠堂门楼。祠堂坐丑山未向,祠堂前是一个大半月形大水塘。


祠堂在北方不多见,但是在南方特别是客家人的居住地皆有祠堂。一直以来客家人一般迁居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带着最近的祖先的骨骸到新居地寻找风水宝地安葬,也同时选择一个风水好的点居住并把祖先牌位供奉起来,这个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就是祠堂,这就是常说的到了某某地方开基,开始新的发展新的基业。

8.jpg


村里的古井,现在已经封了不用了,约在祠堂的丙巳方。当天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太多的观察,祠堂边上就是乡镇街上周围都盖了房子了,也看不出太多的原始地形风水情况了。只有祠堂的西北方的高山比较有力,对祠堂的风水影响比较大,然而现在已经被后人开挖了半边卖碎石,没落之象看祠堂的状态就知道了,此祠朱氏后人对风水也已经没那么重视了!


9.jpg

九世

朱殿辅, 奉政大夫 武昌同知

十世

朱衍仁授州同、朱衍信黎平知府、朱衍仪奉政大夫

十一世

黎平知府朱宗杰庠生朱宗灿八品职朱宗光贵州普安同知朱宗祯朱宗瑚庠生贵州永从知县朱宗琏朱宗培庠生黎平知府朱宗腾朱宗耀福建布政司朱宗雍奉政大夫五品衔,①⑨为一母十子中的九子。


身为黎平知府朱衍信的夫人谭氏,生了十个儿子九个有功名,一母十子九登科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朱宗耀官至福建布政使,清代的福建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福建省长,台湾设省前连台湾也管了。这在过去的历史中,一个妈妈生了十个儿子九个有功名的尚未听闻。只在《地理人子须知 》中看到有九子十尚书的风水故事,但那个没有考究。谭夫人的为茂山村朱氏的贡献,后来朱家族人决定给地给屋谭夫人娘家兄弟搬到茂山村上的街上居住,并告诫朱氏后不得欺负谭家人更要帮助谭家人。朱氏后人说直到现在依然遵守此规则,茂山村本村人之间会争打但不会和谭家人争打,外人欺负谭家人还要帮谭家人。听说谭夫人的墓地,每年都有不少朱氏后人去祭拜求子,但是未曾去过不知道谭夫人墓风水情况。



10.jpg

11.jpg


一门三进士,十二世的朱德璲嘉庆甲戌进士(1814),十三世朱允惇道光癸巳进士(1828),十四世朱锡祺同治乙丑进士(1865),一门三代连中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同科甲,真是传奇。十三世的朱玉仙,为清代杰出女诗人光绪九年翰林院还编辑了她的诗集遗作两百余篇,大诗人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到广西开会期间还特别调阅了朱玉仙的诗集。


12.jpg

十六世

知道的有十来个校级军官,民国少将朱光萱,抗日名将民国上将陈铭枢的夫人朱光珍,被毛主席称为江南才子曾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共和国的第一位市长(齐齐哈尔),1949建国前夕毛主席派其到广州主政了广州11年,后做到安徽副省长的朱光(文革1969.3.9遇难,1978.8.14平反)

13.jpg



广州市政府为纪念的朱光市长为羊城的发展贡献,于九十年代在茂山村后援建了一所朱光中学。



14.jpg

15.jpg


研究风水常常发现,每个富贵兴旺的家族总有一个或多个被世人公认的风水宝地,这个家族被后人公认的风水宝地就是这个黄塘坟(公众号之前讲过),黄塘坟这个地是茂山村朱氏七世祖夫妻坟也就是朱殿辅的祖父母,墓碑刻葬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朱殿辅的爷爷奶奶葬后11年,朱殿辅于1792年迁居茂山村开基,从此开始了这个家族连续一百八十年辉煌,茂山朱氏是博白县在清朝至民国的最有实力的家族。而黄塘坟逆上的另外的朱氏后人官贵上没有如此明显了。从1781年后的清朝期间五品以上官员32人,一个乡间家族在如此短期内如此高密度出仕是极其罕见的。

所以从风水上判断可以知道,黄塘坟是这个家族风水转折点,也就是从这个坟开始这个家族才有接二连三的传奇故事。目前所知也是这个坟每年最多后人祭拜,而黄塘坟下来的其它坟是否还有认为是风水宝地的族坟,问了朱氏的后人好多都不知道了。现在茂山村年轻的朱氏后人,已经很少人关心这些家族历史和家族的风水了。

同时做官在外的很多二代以后,基本也和这里不再有什么联系了,不是这里长大的人已经没有太多这里的乡土感情。对于研究风水的我而言,发现若让我选择葬地,宁愿葬发丁财更旺的地不愿葬发贵之地,因为后人发贵后基本远走他乡,再隔一代也就冷清了,在城市长大二代后人已不再回乡祭拜了。而走看那么多坟地,发现数百年后祭拜兴盛的依然是开族发族之地。这也是我每每上山都会带一把香的缘故,看到有些坟没有后人祭拜也点上一柱香!

博白县朱氏科第联辉的传奇故事,一直为后世传扬,参考民国年间的《广西通志稿》博白县在清代进士16人,其中朱姓7人,在这方面比北海合浦县就好多了,清朝期间合浦县进士2人。博白朱氏还有奖学助学的优良传统,从2005年起博白县整个朱氏开始奖学制度,凡考上示范性高中或大专以上学子,皆有六百到一万元的不同奖励,困难学子还获一千元以上的资助,这奖励对求学进取有非常好的鼓励意义!

(推荐人:朱守伟)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