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家风故事】金钗溪朱氏:传承朱子家风族训 学以经世志在康民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0/05/27 15:19:01 浏览量:2838

【氏族概况】福鼎管阳镇金钗溪朱氏,南宋末年由浙江三桥迁隐于福鼎德金沙溪,迄今已传31世,支派繁衍,人丁兴旺,分布金溪、果洋、管洋、长洋、王孙等地的人口达10000多人。自古以来,朱氏祖先就非常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立“仁、忠、孝、慈、和、礼、信”家训诫子孙。如今,朱氏族人弘扬家族文化,继承先祖美德,耕读传家,以家训、家规、家诫约束自身,传承优良家风。

【朱氏家训】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译文】

作为君主所最珍贵的是仁爱。为人臣子,最珍贵的是对君主忠心不二。为人父亲,最珍贵的是慈爱。为人儿子,最珍贵的是孝顺父母。作为兄长,最珍贵的是友好。为人弟弟,最珍贵的是对兄长恭敬。作为丈夫,最珍贵的是夫妻间的和谐。为人妻,最珍贵的是温柔。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讲究礼仪,与朋友交往,最珍贵的是信用。


管阳镇金钗溪村,位于福鼎市西北部,为中国传统古村落。金钗溪村山岭险峻、峰峦林立,茂林修竹、溪水潺潺,村内绝大多数是朱氏后裔,迄今已传31世。在金钗溪后山驼骆峰上建有朱氏祠堂。色泽艳丽的天花板以及雕工精美的梁柱纪录着宗祠曾经的辉煌。朱氏一门赤胆忠心、拳拳爱国之情至今传为佳话。

1.jpg

朱氏宗祠

朱氏祠堂中有一块“学冠群英”牌匾,这是朱氏始祖朱梦环给后世留下的格言。朱梦环,字符庆,号士川,登咸淳甲戌科进士。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家国支离破碎,在山河易主,风雨飘扬之际,朱梦环冒着生命危险同礼部侍郎陆秀夫护送幼帝赵昺南下到崖山,继续抗击元兵。宋朝灭亡后,朱梦环悲愤万分,退居山林,隐居在金钗溪,迄今已有七百余载。据《沛国朱氏族谱》记载:“公发愤感泣誓不仕元,由浙迁隐于鼎之金沙溪,是为吾族之肇基祖,今金溪、果洋、管洋、长洋、王孙及内纪等处皆其派也。”朱梦环满腔的家国情怀抒写了一代爱国志士的人生悲歌,其气节如高山之巅令后人瞻之仰之。


2.jpg

3.jpg

4.jpg

朱氏宗祠

《朱子家训》有云:“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梦环公的事迹正是对家风“忠”的生动注解。无论时移势迁,爱国都是一个人最光辉的精神,朱氏后裔至今传承,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家风与家训传统。


5.jpg

朱子家训

6.jpg朱氏宗祠

    民国时期金钗溪朱氏爱国人士朱腾芬,系同盟会元老,国民党总统府顾问,国会法典主委。他用行动践行着“致力救国、救贫济困”祖辈家训。朱腾芬的教育离不开父亲益攀公(1838-1892)。他的父亲为人仗义,热心公益,注重家风家教。当朱腾芬先生的父亲病逝时,他年方十二岁,但腾芬先生孩提时就得益于重仁重义重学重教的传统族训,其父亲生前注重传承着祖宗的家训,注重子女的人格培养,时常以族训家规和名言警句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树立通达的人生观。朱腾芬先生在其父母亲的启蒙教育下勤奋攻读,18岁时福宁府试中头名秀才,科举考试被废后到全闽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充任福鼎县视学兼高等小学校长。后考取官费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因成绩优异被荐介结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7.jpg

金朱桥

千古同心,异代关情,朱腾芬如同他的先祖朱梦环一样怀揣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的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救亡图存。宣统三年(1911年)春,奉命回国策动武装起义,到达上海时,得到广州提前起义失败消息,便在上海《民吁报》宣传共和民主政体和三民主义。


当福建军政大权被投机革命的旧官僚军痞彭寿松攫取,革命党人被大肆屠杀,朱腾芬等五人上京请求平乱,他奔走京沪之间,慷慨陈词,不畏强暴,揭露彭寿松恶行,促使当局派军南下,收获“五议员驱彭事件”的赞语。当遭受段祺瑞的暗杀时,朱腾芬说:“我为法典委员,天职护法,不惧强权。”当福建民军招抚活动经费不足时,朱腾芬心急如焚,动员其母周氏、妻方氏,将其祖遗80担租的田产,变卖充作公用。无惧强权,坚持真理的朱腾芬不仅令族人引以为豪,更是感动了万千有志青年奔赴爱国前线。 

8.jpg

9.jpg

金钗溪古村落

朱腾芬晚年则致力于嵛山岛的开发,其热爱嵛山岛的赤子之心和开发嵛山的不渝之情都令后人难以忘怀。他到嵛山考察并决定垦殖,引进侨资、取得开发权和自治权、从内地移民800多人来岛上垦荒造林,并于1928年携眷迁居嵛山。自1926到1932年6年中,开垦农地数千亩、茶山千余亩,种植松树千万株,购置拖网渔轮2艘,引进良种猪羊几百只,在岛上放牧牛羊,种植橡胶、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建造简易民房数十间,大力发展渔业、商业、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从此,荒岛人烟大盛,繁昌一时。朱先生在临终前写下遗书交代后人:“嵛山财产……尔等切不可变卖。日后收益应以扩大生产造福岛民为主。”可见其“志在康民”之理想始终不渝。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邹鲁评价他:“学以经世,志在康民,亦儒亦侠,有武有文。”


10.jpg

嵛山岛

朱氏非常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家风遗训名不虚传,使得朱门代有才人出。朱腾芬先生有4个儿子,在言传身教中,各自岗位皆有造树。长子李克英、随父开发嵛山岛;次子朱德邦,从军保家卫国,曾参加抗美援朝(在部队当政委);三子朱鼎邦,与新加坡人在福鼎合办康明眼镜厂;四儿子朱镇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六期学生。


11.jpg

2015年朱氏宗祠奖学金发放

12.jpg

南天门

朱腾芬先生的事迹深深影响了金钗溪朱氏后人,他们把朱腾芬先生当作人生榜样,不断努力奋斗。古往今来,朱氏后人传承尊师重教、帮助寒门学子的祖训家风。金钗溪朱氏宗祠设立德贤助学基金会,奖励资助考上高校的朱氏贫寒学子。而在一年一度的奖学金发放仪式上,朱氏学子依然保持着祭拜祖先、诵读朱家祖训《朱子家训》的传统,近年来,从金钗溪朱氏宗族走出的莘莘学子数不胜数,他们大都接受过朱子家风族训的熏陶和朱氏宗祠的资助,同时也心怀感恩,并将饮水思源的宗族精神传承下去。(幸福福鼎 

评述

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钗溪朱氏族人奉其先祖之《朱子家训》为族中长幼遵循的行为准则,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家风与家训传统,才能在几百年后培育出像朱腾芬这样的优秀人物。在新时期,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家训家规文化,让其在培育人才、弘扬美德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荣敏 福鼎市地方文化学者

(信息推荐:朱守伟)

核心价值观2.jpg

蝴蝶.gif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聚会就喝茅台系列"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测试)

中华朱氏酒.jpg

朱氏家族酒2.jpg


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