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湖南郴州汝城朱氏总祠的前世与今生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0/11/01 20:07:51 浏览量:2833

祠堂是中国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宗亲教化的场所,也是中国自进入人类文明社会以来,以氏族传承为根基、以部落联盟为纽带,祭祀礼仪由王公贵族走向平民百姓的实体见证,宗法体制由兴盛走向衰亡的历史缩影。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自宋元到明清,祠堂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细胞和氏族组织形态,集立法、惩戒、教育、议事、祭祀、庆典于一体,曾经有过辉煌鼎盛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宗法体制的延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特殊作用。随着现代社会政党政治的兴起和广大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家传式封建政治体制迅速瓦解,祠堂的政治组织功能大为削弱,曾经有过的神秘和威严荡然无存,现在除作为家族财产保管和偶然聚会场所而加以利用外,别无用途。但在尊崇礼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祠堂作为有别于民居的公共建筑,有其特殊的制式,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家族,其祠堂建筑内涵丰富,规模宏大,装饰精美,是研究中国人文历史和建筑美学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应该说,一座祠堂,就是一部家族迁徙、繁衍、兴盛、发展史。因此,保护现有祠堂,对于研究中国人文发展和传统建筑科学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jpg

汝城古祠堂以其数量众多、积淀深厚、形态多样、极具地方特色而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媒体广泛宣传,立即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中,汝城县将汝城古祠堂群作为打捆项目,精选津江朱氏家庙、新井朱氏总祠、外沙太保第、先锋诏旌第、益道翰林第、中丞公祠、金山叙伦堂、敦本堂、土桥李氏宗祠9座祠堂为汝城祠堂的代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通过国家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待公布。

2.jpg

朱氏总祠在汝城祠堂群中,以其特殊的历史年代、特殊的人文背景,特殊的建筑风格、特殊的管理使用而独具特色。它的命运,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而跌宕起伏。毫不夸张地说,朱氏总祠的集资建设,是中国封建社会组织形态的残余表现;朱氏总祠的建筑使用过程,就是中国宗法体制由兴盛走向没落的变革过程。


4.jpg

朱氏总祠位于汝城县城关镇新井村上黄门组,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东西宽58.2米,南北长49.8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祠堂从正立面看,中西合璧,协调美观;而整体上为传统的二进三栋式建筑结构:门楼、正厅、后厅;各厅之间以天井相隔。门楼巍峨壮观,富丽堂皇。正中拱门高大宽敞,其上为二层中式八角楼,重檐攒尖,檐角飞翘,如飞鸟展翅;屋顶覆盖小青瓦,上立葫芦宝顶,据说宝顶上原有旋转风轮;正中两侧各开甬道,甬道拱门精巧,其上建有二层西式四方楼阁,左边为钟楼,右边为鼓楼;钟鼓楼较八角楼稍低矮娇小;门楼拱门下面和左右有甬道和通敞走廊连接,上下两层,各五开间;门楼两侧左右也是各五开间,共二十间厢房;厢房四坡五脊,外连走廊;走廊外观为拱门式装饰,与门楼拱门协调一致。在门楼前面第五拱门立柱外侧嵌有一长方形转角石,材质为青石,上面雕刻龙凤呈祥图案,祥龙腾云驾雾,娇凤展翅翱翔,线条明快,刀法老到。门楼进去为正厅,立柱用巨幅多节青条石砌成,柱头为塔尖形。正厅宽敞明亮,是族人聚会议事的地方。正厅进去为后厅,是安放祖宗神灵、族人祭祀礼拜的地方。朱氏总祠建筑风格迥异于汝城其他古祠堂的梭形直梁穿斗、45度角斜挑多层挑檐枋组合门楼结构,形成独特工艺。其构思之精巧,规模之宏大,气势之不凡,为南方各省少见。

5.jpg

朱氏总祠选址新井村上黄门,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倡导人朱云溪是新井人;二是上黄门地处城郊结合部,这里毗邻千年古刹报恩寺,民国政府首善镇和津泰乡的办事机关也设在这里。两个机关中,都有朱氏族人在主事,接待应酬方便;三是此地人烟辐辏,地势平坦,风水奇佳。

6.jpg

朱云溪倡导建朱氏总祠,是为了完成他爷爷的心愿。他爷爷是县庠生,一生饱读诗书,性情宽厚,处事公道,善于交往。尤其热心本族公共事务,但凡族人中有家庭矛盾,邻里纠葛、甚至山林田土勘界确权,都要找他。他调解纠纷,总是引经据典,循循善诱,推心置腹,晓以大义,再复杂的矛盾,死扣的疙瘩,深结的仇怨,费解的疑难,经他劝导,都能一一化解,因此在族人中威信很高。


7.jpg

据相关资料记载,汝城朱氏源流主要有二:一是外沙朱氏,始祖均玉公,字玉田,江苏徐州府砀山县人。后唐明宗时随父埙公节度广州,父卒归汴,过桂阳,因家得靖遂居汝城,族人现分布于长宁、文明、太白、首善、津泰、新民等乡镇。至今已传50余代,3万余人;一是津江、新井朱氏,始祖毗公,字方平,先世婺源人,为宿儒朱熹后裔,咸淳间值宋元兵变,均玉公以武职总戎与均贤、均圣、均琪辗转来楚,后卸官职,籍于汝城。分布于津江、新井、秀水、埠头、西城、廊木等地,现有3千余户,1.2万余人。朱氏历来重视修谱建庙,源流清晰,传承有序。而散布于湘粤赣的朱熹后裔更是多如繁星,互有往来,联系不断。

8.jpg

朱云溪的爷爷与湘粤赣三省十八县凡认毗公为始祖的朱氏族人早有联系,经他鼓动,大家都赞同在汝城新井毗公的开基之地建一座朱氏总祠,以祭奠先祖。然而时运不济,先是辛亥革命,帝星陨落;继而军阀混战,狼烟四起;随后国共纷争,兵戎相见;更兼日寇入侵,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在这沧桑巨变中,国运多舛,家境堪忧,人心不定,谁还有闲心去修祠堂呢?只有朱云溪的爷爷对此念念不忘,时常叨唠。但在当时的时局下,他也只能徒叹奈何。一晃到了1945年,小鬼子战败投降,国共重开和谈,神州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气。而此时朱云溪的爷爷已年老体衰,无法完成修建祠堂的重任。只能一再叮嘱朱云溪,一定要修建朱氏总祠。

朱云溪,字景阳,时年40来岁,正年富力强。他毕业于郴城联郡中学,这在当时已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加上家境较为富裕,为人热心,于是由他牵头倡导,依靠他爷爷的旧关系,联络湘粤赣三省十八个县朱氏族人共同集资捐款,开始了朱氏总祠的建设。经过一年的筹备,于1946年春正式开工。为使工程顺利进行,他们成立了理事会,每一房都有理事,负责本房的集资捐款事宜,并推举豪绅朱杨荣、朱雄万、朱镇洋分别挂名正副理事长,而由朱云溪掌管财务,总理其事。

9.jpg

朱氏总祠建筑所用砖瓦,来自城郊东镇村、泉水仙居村、土桥岗口店等几处窑厂,泥瓦匠由泉水杉树园何积善师傅统领;石匠请的是桂东沙田的师傅,其尊姓大名已无人知晓,只记得是一个跛子师傅;木材来自马桥梓洞村、井坡龙虎村,厅屋的立柱和大梁用的是直径50公分、长10米以上的大树,都是乘耒水涨大水时,从水上载运过来。井坡龙虎村的木材顺流而下,较为便利;马桥梓洞村则须逆流而上,颇为艰辛。

工程开工不久,时局突变,国共和谈破裂,战事又起,而且随着国民党前线战场上的溃败,后方加紧苛捐重赋,抓丁派夫,闹得民不聊生,以致朱氏总祠的集资捐款陷于困顿,始终无法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汝城文广新局陈建平局长早年搜集到一张朱氏总祠的捐资凭据,原件写道:今收到日兴房大屋场村(朱)元光乐捐稻谷拾壹石正,所收是实,此据。理事长(朱)杨荣;副理事长(朱)雄万、(朱)镇洋;经收人朱景阳(签章)、朱槐三(签章)。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又八月初三日。秋收时节,正是新粮上场,捐粮也是情理之中,但朱元光家是当地的富裕人家,仅捐稻11担,其他人家的捐助也就可想而知。津江村今年85岁的朱陶生老人回忆:1946年秋,他18岁,到朱氏总祠做小工,挑砖,和砂灰,每天工钱是7斤谷,大工是10斤谷,满满做了4年。1948年冬,上大梁,按旧例,要选拜首、唱戏和办酒。拜首本来是选朱杨荣,一是他是理事长,再则他是当时汝城首屈一指的大富。拜首要出钱多,朱杨荣为人吝啬奸猾,他力辞不当,后来他极力鼓动资兴黄草坪绣楼村的一户黄姓大户当了拜首,那人捐了100担茶油;唱戏就在朱氏总祠前面的大坪里,报恩寺左边有一座古戏台。连唱了三天祁剧,不知戏班子是哪里的,但两个班头很有名,一个叫曾子茂,一个叫武子喜。唱的无非是《武松杀嫂》、《刘高抢亲》等传统剧目,还有《岳飞传》全本连台大戏;酒席办了三天,头天办正餐,三省十八县都来了人,100多桌,报恩寺、首善镇、津泰乡到处是人满为患,以后陆陆续续办流水餐,着实热闹了一番。

但随后的工程更加艰难。1949年初,中共五岭地委领导组建湘南游击支队汝城独立大队,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在汝城、桂东一带公开打出旗号,四处活动,打击国民党武装,镇压恶霸地主,汝城平坡、濠头、土桥、田庄等乡公所相继被捣毁。是年3月,中共湘南地委成立,并在汝城召开会议,革命武装更加活跃。这令大土豪朱杨荣之流惶惶不可终日。朱杨荣何许人也?他于大革命时期任汝城保商队队长,是汝城著名富商、商会会长何晋卿的保镖。当时,汝城的农民运动在以书记朱青勋为首的中共汝城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得如火如荼。何晋卿视朱青勋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1926年12月初,何晋卿在悍匪胡凤璋的支持下,指使朱杨荣,勾结县团防队长何驰标,带兵闯入县农协会,将朱青勋抓入县衙,企图加害。当时汝城县长吴昭治是国民党左派,同情、支持农民运动,他当面斥责朱杨荣,并将朱青勋留在县衙保护起来。几天后,中共汝城特别支部动员了数千农协会员进城,并组织工农赤卫队收缴了保商队的枪支,革命声威大壮。朱青勋走出县衙,随即抓捕了何晋卿,朱杨荣、何驰标等闻风而逃。翌年三月,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由县长吴昭治主持,成立特别法庭,召开群众公审大会,枪毙了何晋卿。再后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省政府通电停止一切革命团体活动。这年八月,蒋介石密令驻防粤北的国民党十六军范石生部,在大土匪何其朗的带领下,以三个团的兵力,重兵突袭汝城,将集结于汝城的数千湘粤农军打散,也将中共中央以汝城为中心举行秋收暴动的计划扼杀在摇篮中(1928年元月12日,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智取宜章县城,中共湘南特委随即群起策动,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再次爆发,这既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也是汝城秋收暴动的延续)。在这场生死搏斗中,朱青勋遭到何晋卿家人何腾古暗害,不幸壮烈牺牲。而何腾古则于建国初,被返乡探亲的开国上将、朱青勋的亲密战友李涛偶然在圩场上发现,当即五花大绑,游街示众,随即被公审枪毙,此是后话。当时朱杨荣等人卷土重来,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同时巧取豪夺,一跃而成为汝城数一数二的富商,现在占地面积近5600平方的中共汝城县委党校,就是当年朱杨荣的私家宅院。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朱杨荣做梦都没想到,形势会如此骤变。这令这个本来双手就沾满革命志士鲜血的反动大土豪,整日如坐针毡,一门心思只想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全无心绪顾及朱氏总祠的筹建。因此,朱氏总祠工程常常因为资金短缺而陷于停工状态。直至临近解放,工程仍未完工。而朱云溪的爷爷此时已驾鹤西去。闭目前,他不能说话,颤颤巍巍手指朱氏总祠,眼里流下了两行清泪。

1949年6月25日,湘南支队解放汝城。随即朱杨荣、朱雄万等人被镇压清算。朱氏总祠全面停工并由人民政府接管。此时,朱氏总祠已大体建成,只是八角楼尚未盖顶,一些梁柱上的装饰工程尚未完工,油漆彩绘也没有做。

人民政府接管后,迅速将八角楼扫尾工程完工,并进行结构改造,将前后三厅拉通,地面平整,使之成为一个大厅。县政府把它作为大礼堂,时常在这里召开区乡干部大会、群众大会,共青团、工会、妇女大会也在这里召开。朱氏总祠成了县里最重要的集会场所,它的建设初衷由此全然改变。文革期间,这里成了造反派、保守派的争夺重点,你方唱罢我登场,也很是热闹了一番。这期间,只有一位老人时常来到这里,长久地望着朱氏总祠,默默无言。这位老人就是朱云溪,可惜在他的生命之火燃尽最后一丝光亮的文革后期,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看到,朱氏总祠在一步一步地走向衰微破败。文革结束以后,群众集会少了,县里在这里开办饼干厂,为安全起见,将木梁柱撤除,换成钢筋水泥梁柱。坊间流传,当时有个木匠行老板,将撤换下来的粗大木料制作寿料,不成想第一副寿料将完工时,此人突得暴病而亡,第一副寿料就用在老板自己身上,这成了人们至今还在议论的奇闻趣事。倒是饼干厂红红火火了几年。尤其是它所生产的烧饼,个大价廉,绵甜爽口,很有名气,产品供不应求,老一辈的人说起来,还津津乐道。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饼干厂生产的产品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饼干厂只能关门歇业。以后,县里在这里又办起了轧米厂,效益一般。进入21世纪,轧米厂也倒闭了。偌大的朱氏总祠空空荡荡,成了县里的闲置资产。2002年春节,附近小朋友放冲天炮,不慎引燃八角楼,好在众人扑救及时,火势没有蔓延,八角楼除屋顶被焚毁外,其余部分得以基本保全,朱氏总祠算是躲过一劫。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汝城古祠堂声誉鹊起以后,县里敏锐地意识到文物遗产的重要,在汝城古祠堂群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际,决定将朱氏总祠的产权移交文物部门管理。朱氏总祠今后将会得到很好地修缮,并得到进一步地保护利用。

(中华朱氏网摘录、整理)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