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福建泉州朱汉膺故居及三朱村革命斗争纪念碑

来源:管理员|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2021/03/18 10:09:56 浏览量:2426

福建泉州朱汉膺故居位于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

1930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同意泉州特委和惠安县委举行惠安暴动。泉州特委军委书记陈平山和特委宣传部长、惠安县委书记蓝飞凤在三朱准备暴动工作时,介绍朱汉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三朱支部,朱汉膺兄弟四人的房子就成了无数革命领导人、革命同志共同的家,承担着许多重要的革命任务。

1.jpg

1949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三朱,三朱区工委迅速动员群众开展反围剿斗争。一无所获的敌人放火烧了朱汉膺等八户人家的住宅。

风风雨雨的20年里,三朱地下交通站顺利完成了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

后来重新修建北面的“榉头”房外墙用块石所砌,条石铺顶,虽然与南面的砖墙瓦顶不相称,但它却与它的主人一样,面对磨难仍忠心如故,历尽沧桑仍矢志不渝,为革命为人民不计得失鞠躬尽瘁。201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这座曾为革命默默奉献20年的古屋必将永葆青春。

2.jpg

2021年,为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等100个单位为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位于前黄镇三朱村的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入选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位于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北才穴山上。

7.jpg

三朱村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基点村,三朱人民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时期,始终坚持革命,战斗不息。大革命时期,这里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就此起彼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开始建立地下交通站,是中共三朱支部、惠北游击根据地及惠北抗捐大同盟指挥部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惠安特支的工作据点及闽南(闽中)特委与泉州临工委联系的交通站所在地,为党组织的隐蔽和活动提供了便利。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惠安县工委机关和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惠安人民游击大队驻地,为惠安县的解放乃至福建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6.jpg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由惠安县人民政府建于1990年。碑身宽2.1米,碑身及碑座全高7.1米,依山而立,坐北面南。碑正面镌刻着交通部原部长彭德清题写的“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背面镌刻介绍三朱革命斗争史的碑文。

5.jpg

1997年,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被确立为泉州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2月,被泉港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评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红色三朱漫道

红色三朱漫道,以三朱地下交通站开展的革命活动为原型,从壮志亭(闽中特委革命斗争旧址)至昆山寺(惠北抗捐大同盟成立大会旧址)绿色走廊中,修建一条长约1100米的红色党建文化长廊。

3.jpg

沿途通过革命故事牌、红军人物雕像、漫画宣传栏等文创设施展现三朱革命斗争历程,以艺术的形式把红色元素与党建元素融为一体,着力打造“红色地标”。

(信息来源:网络)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如喜欢,邀请您到中华朱氏商城(电脑版)逛逛!

http://www.zhzhus.com/wap/store.html(手机版)



蝴蝶(飞舞).gif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