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图文热点

追寻家族历史,考察文物遗迹,联合会在行动——明鲁靖王陵考察纪实

来源:用户上传| 上传者: 鲁王文化| 2019/10/26 19:41:11 浏览量:1864

       追寻家族历史,考察文物保护。2019年10月25日,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成员一行到邹城市大束镇官厅村考察明代鲁靖王墓保护情况。


      村北的云山上原有鲁王后裔先祖、明代第二代鲁王、靖王朱肇煇(1388—1466 年)的墓葬。据说,墓为凿石开圹砖砌室,长方形券顶,墓室为并列双室,墓前原有陵园,曾出土墓志 1 合(现镶在孟庙墙壁上),刻于明成化二年 (1466 年),方形,边长 75 厘米,志盖刻“鲁王圹志” 4 字篆书,四周线刻云龙纹。志文楷书 21 行,满行 18 字,记叙了鲁王的生平事迹、世系。他的父亲鲁王朱檀去世时,他年仅一岁半。墓志的发现对于纠正史籍之不足和研究明鲁藩王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兖州明代鲁王府》文章《明历代鲁王墓葬综》记载,“陵区背依云山,南望阳山,东有四基山,西为荆山,按照四神方位选址营建。地面当年建有陵园、享殿、陵门等,因毁于明末清初,地面建筑无存,附近地面散见琉璃砖瓦、柱础等建筑遗物。墓室于1957年被盗,除墓志一合现存邹城市文物局外(现存于孟庙——编者注),其他文物被盗一空。墓室距地表约8米,分前后两室,前室放随葬品,后室为棺椁室,青砖起券,条石铺地,现墓门封死,墓顶封土高约3米,长宽各5米。该墓西距朱檀墓约2公里,东南1公里处为其嫡二子朱泰墱墓,三墓呈携子抱孙状,与孔子墓葬式相仿,为传统的墓葬格局。靖王陵1992年与荒王陵一道,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合会一行人来到官厅村北的云山南坡,发现这里地表建筑全无,或辟为农田或长满荒草无法辨认。墓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严重破坏。现场仅发现几块明代青砖,曾经的盗洞已掩埋不见。官厅村王先生向大家回忆了有关情况,他说村里人称这座墓葬叫“王坟”,小时候他还曾进到墓室里面玩,记得有东西两个门,里面有前后两室,墓中已空,后来入口也被填埋,上面种上了庄稼。


       联合会通过考察发现,靖王墓遗址破坏严重,亟需立碑保护,通过政府和民间力量进行常态化巡查,防止被进一步破坏。联合会对现存的鲁王府墓葬遗迹保护也正在逐步推进。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永乐皇帝御制诗碑



鲁靖王朱肇煇,能诗。他历经洪武到成化诸朝,尤为明成祖爱重。史载,永乐十四年,成祖朱棣车驾过兖时曾赐以诗币,成祖朱棣御制长诗曰:

敕赐侄鲁王肇煇诗
     比朕巡狩南还,道经于济,尔来迎迓。拱俟道傍,周旋进退,甚有仪度,朕甚喜焉。尔欲远送,朕止尔行。尔身虽不行,心则常在朕左右。尔既别去,朕念尔之心,未尝少置。兹者次利国监,夜忽梦尔拱立于前,欣然而觉,乃为梦也。盖朕之念尔者深,尔之思朕者至;是以情谊交孚,形于梦寐,遂赋诗赐尔,聊见朕怀。朕唯自古贤王德义著于当时,声光垂于后世。由其修饬谨慎,乐善崇礼,故克臻兹。惟尔秉淳恪之性,当英俊之年,读书讲道,雍容文雅,循循执礼,安敬恬和,内外无间,居藩奉法,克谨克慎,有古贤王之风。朕每见尔,喜朕弟之有子也。不惟朕之慰悦,仰惟皇考皇妣在天之灵,亦必鉴悦,俾尔永享福禄,子孙藩昌,世为藩辅,宗社绵万年之安,则尔亦有万年之庆。惟当慎终如始,益懋厥德,益修厥善,益鸿厥名,以副朕望。虽然,尔之所行既美矣,朕复加奖励者,欲尔为学进进不已,以造夫至善之地,以见朕爱尔之至也。诗曰:

昔我皇考定疆理,分茅胙土封诸子。
维持宗社万年安,世世相承永无已。
尔父承命居鲁邦,兖州之野气候庞。
生尔有德贤且良,雍容文雅恭以庄。
妙年惟以善为乐,禀性厚淳况资学。
讲明道理慎修饬,遵依礼法远陲薄。
昨日迎我济水滨,周旋进退仪彬彬。
别来念尔不少置,梦中见尔宛若真。
我思骨肉本同气,视尔犹子情意均。
见尔操履谨以循,我心慰悦逾欢欣。
东平河间古所称,期尔举躅相等伦。
非徒我心欣以悦,亦足相慰皇祖在天之圣神。
锡尔以福永无极,子子孙孙保邦国。
河山带砺作维城,益励精忠懋修德。
龟蒙凫峄高崔巍,翠屏千仞凌云开。
善声扬著永不泐,屹立宇宙同悠哉。
永乐十四年□月十二日

       明天顺七年(1463),鲁靖王命人将《永乐十四年赐鲁王诗敕》镌刻成碑,并自撰《恭题文皇帝御制诗碑阴》刊于碑阴,立在鲁王府门前。

恭题文皇御制诗碑阴
       仰唯我伯父太宗文皇帝缵承丕绪,君临万邦,每巡狩省方,臣率诸子南朝于邹,北见于济,赐赍甚隆。永乐丙申岁大驾南旋,复迎天颜,抚谕谆谆,命归藩邸。翌日赐敕,拜而受之,乃御制诗也。仰观宸翰,奎壁腾辉,矜予小子思慕之情,勉予小子进修之意,至矣尽矣!然拜迎百里,特摅臣子之誠;岂意一宵,辄形君父之梦,盖由上之爱我也切,而思我也深尔!斯时也,上表驰谢于九重,感恩永铭于丹府,臣何以图报哉!唯夙夜冰兢,戒饬子孙,恪守祖训而已,遵行圣敕而已。曾未几年,龙驭上宾,徒抱乌号,不胜哀慕,珍藏此诗,四纪未尝示人。
       今予年七十有六,进修未臻其效,所谓“东平河间”之风,尤邈乎难及。将……太宗文皇帝在天之灵乎,乃召世子泰堪,众子安丘王泰坾、乐陵王泰壆、巨野王泰墱、东阿王泰壄、邹平王泰塍、暨嫡长孙阳铸……公年九十有五矣,犹箴儆于国,且作抑诗,使人日诵于其侧以自警;况予未耄耋,可自暇自逸,而无一善闻于世,使古之诸……特谨录玉音,镌于贞石,以为朝夕警;尔等亦有成法可规,庶几正心诚意之有其方,而家齐国治之有其效也。诸子闻予之言皆忻忻,即日出示左长史叶孟昭,使之书丹;右长史屠黼,使之篆额;及指挥佥事鲍珣、夏淳、李绍,仪卫正严淳,纪善毛宁、李志学、伴……教授边昱、谢辉、石盘等,皆拜手稽首扬言,曰:“大哉皇言乎,一哉皇心乎,诚修身保邦之大训也。臣等揄扬莫既,称颂难名,若勒诸贞珉,以垂永久,实鲁邦之宝也。”群言深契予怀,遂命工勒碑……子孙得常接于目,每警乎心,世世宝之不忘,以与国同休焉,顾不韪欤!

天顺七年岁次癸未六月甲子
孝侄鲁王肇煇顿首……


图片1.jpg

  • 最新评论

    zhzhus001  2019-10-27 20:45:48

    谢谢本喜!!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