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17—18日,笔者以原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襄阳朱熹理学研究会会长身份,作为湖北祭典代表,参加了南平市举行的“纪念朱子诞辰889周年祭祀大典”活动。
一、祭 由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辖区面积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是该省辖区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总人口300多万;其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70平方公里,1999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宋时,这里崛起了一代理学大儒朱熹。
●朱熹生于1130年,享年70岁。其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出生地是福建省尤溪县,长期生活并逝于南平市建阳区。其是中国历史上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及其他多门类杂术大家(对诗词、书法、绘画、自然科学等均造诣颇深)。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故其有资格称“朱子”。其创作多达800万字(本人著作),著述更高至2000万字(研究注解他人著作)。所著《四书章句集注》是明清两朝钦定的教科书和历场科举考试的题目和标准答案。所著《楚辞集注》成后来毛泽东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国礼。
●资料表明,朱子祭祀典礼始于朱熹逝去27年后的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再过228年后的明景泰六年(1455年),成为皇帝诏命的国家级典礼。2015年8月,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南平在朱子诞辰日10月18日举行了首次朱子祭祀大典活动。2017年南平市人大通过了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也是全国第一部有关朱子文化的地方法规)《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2018年该市在其下辖县级市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雕塑广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朱熹诞辰888周年祭祀大典活动,同时决定将朱子祭祀礼申报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力争将祭祀大典仪式确定为“南平样本·国家标准”。
●今年的祭祀大典在南平市建阳区考亭书院举行。历史上的考亭书院,就坐落在建阳区远郊的麻阳溪畔。第46次写毕辞官书的朱熹,当年即开始将此书院办得规模宏大:有学堂、食堂、宿舍和操场,还有一个跑马场。考亭村800多年来一直妥善保护和使用着这座书院。解放后及至文革期间仍然保护完好。后来下游建水电站,书院被淹没。建阳于1998年兴建朱熹祠,后将考亭书院与此祠合并。现在的考亭书院建设,仍在工程收尾中。
●此活动前有一个热身,即10月17日晚在建阳西城国际酒店举行了第二届朱子文化传承发展“文脉奖”颁奖活动:奖颁85岁的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朱子学会名誉会长高令印。高先生深耕精研朱子文化半世纪,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勘正了朱子相关文献记载的误漏,至今出版朱子学著17部,约400万字。
●此活动毕还有一个后缀,即10月18日下午在建阳市武夷悦酒店举行的“朱子文化漫谈”学术论坛。论坛主讲人为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张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福建省政协提案委会副主任、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创作发表了《浪漫山水》《朝圣山水》等多部文集,有多篇作品获国家级奖项。
二、祭 程
●10月18日上午9时,“纪念朱子诞辰889周年祭祀大典”活动,在考亭书院的朱熹祠堂正殿集成殿广场举行。祭典台设在朱熹祠堂正殿门外平台上。而祭祀台则为朱熹祠堂正殿内的朱熹雕像前。祭典台下约300平方米的集成殿广场上,1000多位上着白衬衣、下着黑长裤的参祭者,手拿桂花树枝,呈24路纵队整齐肃立。200多名男女执事(其中有近百学童),着鲜艳的汉服汉冠,佇于广场四周。
●来参祭的官员档次高,人数多。他们是: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庄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补旺(原武警政治部副主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副院长、中国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支平,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闽学会顾问朱清,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省文史馆馆员、南平市政协原主席、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建光,省文旅厅非遗处副处长王锦萍,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崇成,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野,福建闽学研究会会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黎昕,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培栋,南平市副市长朱仁秀,武夷学院原党委书记吴邦才,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土申,武夷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姚进生,以及建阳区委书记杨新强、区长魏敦盛等区四套班子在家全部领导人。
●印尼华商、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朱钢权,韩国庆州市政府前市长李源值,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朱子文化交流团代表,省内专家学者闽北朱子后裔代表、建阳区社会各界代表共1000 多人参加此次活动。
●参加祭典的国内朱氏宗亲,有来自辽宁、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河南、湖北、江西、甘肃、四川、重庆、贵州、浙江、广东、广西、云南等16个省市的各级朱氏宗亲会长及代表近300人。世界朱氏联合会秘书长朱义芳,世朱会副会长、商企联合会会长朱鸿杰,世朱会副会长、朱子国学大讲堂总监朱义造等,也出席了祭典。
●参加祭典的湖北代表团共5人,分别是:世界朱氏联合会副会长、原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房县朱氏会会长、十堰城保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陕西康盛园工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品,原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十堰市朱氏会会长朱成芳,原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监事长、十堰市朱氏会副会长朱天宝,原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副监事长朱明生,及笔者。
●9时零3分,祭典正式开始。随着主持人的呼唱,击鼓三通,鸣钟三响,行祭前舞蹈表演。后,主持人推出通赞林文志(现任南平市政协副主席)。林开始正式主持祭典——第一项:20名着红色汉服的年轻女执事,手捧供品(瓜果)走向祭祀台贡献祭品;第二项:主祭官伍斌(南平市常务副市长)恭致《祭文》;第三项: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分献官数十人(即上列官员及朱义芳、朱鸿杰、朱义造等人)敬献花篮;第四项:全体参祭者向朱子雕像敬献桂枝;第五项:全体祭祀人员向祭祀台行三鞠躬礼;第六项:全体祭祀人和近百名着青色汉服的执事学子齐声诵读《朱子家训》。约10点50分,极具现代色彩的祭祀大典结束。
三、祭 思
此次南平参祭,还让我产生诸多思考。
●思考一:传统文化成果生产不易,往往都是“世纪工程” ——面对如此精品工程,我们必对此高怀敬畏之心。
搞一项物质性的砖瓦土木建筑工程,一年两年至多十年八年即可完工。但一项文化工程,则往往是“世纪工程”:非百年以上不能成就!“程朱理学”即是一例。所以,我们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大怀敬畏之心——不可轻佻评议,更不可妄加“批判”。
“程朱理学”即我们这次祭祀对象朱熹所创学说,发端于100年前北宋时的程颢、程颐二人。且文化地望也从北宋时中原开封帝都,迁徙到南宋时的闽北武夷山一带。百年间,理学经“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传承于南平府的罗从彦,再传承于朱熹的老师李侗。而后,才有朱熹自40岁以后的30年研究——至其70岁逝前形成此种堪称伟大的“格物致知”学问及学术成果。试问,此种学问及学术成果经过众多学者上百年的精判细研,才成为定论性理论,这不比我们当代“某些领导人执政七八年就创造一个理论、而后让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要认真得、严肃得多,继而有生命力得多?
在此次祭典活动的此前晚宴上,笔者有幸与“南平四杰”除朱熹外另三杰的后人代表——“杨时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思浩、“罗从彦文化研究会”会长罗荣贵、“李侗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国柱共桌进餐并合影,则既感荣幸,也更对理学文化有崇敬之心。
●思考二:中国政府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开始在国家的中层政权进行普及性实操——全国全面普及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似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前,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秉承“五四运动”主旨之一“打倒孔家店”的革命理念,基本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改革开放后有所松动,但仅限于典藏恢复、理念传播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真正动真格地进行实质性文化理念传承的,几乎没有。
但自2013年习近平任总书记后一直重视并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动真格地进行实质性文化理念传承的现象,似已在中国地区级政府管辖范围内实施。地级市南平,似乎是一个例证。以笔者的初步感知,南平市实质性传承朱熹理学文化似有以下內容:
【1】政权一把手当传承一把手——南平市委书记袁毅,当了该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推而论其下属各地应该均是这样(一个地区如此,实属罕见);
【2】边“物化”边“教化”——该市推动朱子文化分为“生态保护区和保护
【3】祭典普及化和常态化——10月18日这天在考亭书院是祭典主会场,而在南平市所辖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同时设分会场开祭。县下的主要景观镇如朱熹住了40年的五夫镇,同样要举行祭典。且这种普及至乡镇的祭典自2016年始要长期进行下去;
【4】全民普学朱子文化——经过福建省教育厅批准,2017年9月始《朱子文化小学读本》《朱子文化中学读本》与《朱子文化简明读本》,发于南平市各县市区中小学生手中;同时“中国朱子微信公众号”开设的“朱子故事”“一周一识”在全市公民中传播;《朱子文化系列读本》分别进入到党政机关和市民阅览室;
【5】朱子文化溶入百姓生活——将“朱子成年礼”“朱子敬师礼”“朱子婚礼”进行复古式恢复,而后普及和传承下去。
面对这种“南平现象”,我们可以预判:全国全面普及传统文化大势所趋。不久的将来,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全国“进入到党政机关和市民阅览室”。
●思考三: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还有巨大空白区——主流意识形态领域要干的事情很多。
在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了“文化自信”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又一命题: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今年10月5日在北京举行纪念朱子诞生889周年大会上,会议主办负责人、世朱会副会长、朱子国学大讲堂总监朱义造,向在场专讲朱子文化课的国防大学教授朱康有提出一个问题:“当今中国人民有没有信仰,信仰是什么?”军衔大校的朱教授回答得语焉不详。
这次10月18日的南平纪念朱子诞生889周年祭典,我也向在场专讲朱子文化课的南平市政协主席张建光教授,提出同样的加深性问题:“中华民族有没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如有,这信仰是什么?”这位正厅级学者型领导首先斩钉截铁地回答:“中华民族绝对有自己的民族信仰”,但说到这个信仰的具体内容时,又语焉不详了。
他们的语焉不详,反映了官方尤其中央声音的语焉不详——因为他二人的回答,必须代表官方而不敢乱说!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文化自信”还有巨大空白区——连“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信仰是什么”都语焉不详(更有易中天在中国科技大学公开讲“中华民族没有民族信仰”),谈何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对此,笔者通过研习朱熹理学颇有些心得。可惜,北京会议只给了我15分钟、南平会议更只给了我5分钟,来讲此“人民信仰”问题。但可喜的是,南平会议我尽管只有5分钟的讲述,但张建光主席听后表态:“基本同意你的观点”(我今后可能会另写一文《朱氏两会我谈民族信仰》,来专述此事)。
我说“主流意识形态领域要干的事情很多”,其实绝非只此一件。早在2015年我就质询中宣部、中央党校等主流意识形态机构,说你们连最基本的一个共产主义理论都不去研究:我们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共产主义制度有何优越性)?”
如此最最重要和关键的文化问题(也是形式逻辑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缺“为什么”问题)不去研究和明确给出结论,那么,如何解决“现在全中国九千万中共党员都在盲目入党”问题?又如何解决党内当前的文化自信问题(那个问题,我又咸吃罗卜淡操心,写下长达一万多字之文《我存共产主义观》,做了回答。可能有1500个信友看过此文)?
●思考四:南平市打朱熹牌是高明之举——朱子文化的唯一性要高度珍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程朱理学因为秉承孔孟儒学和意循老子之道,比后来明朝的王阳明心学更有地位;加之其独推的“三纲五常”受到南宋及明、清共三朝计700年间历代帝王的推崇——故其个人身价,仅次于孔子。
南平市高举弘扬朱子文化之旗,实属高招。朱子出生于同为一省的三明市尤溪县(此县历史上也为南平所辖)。这些年尤溪也大力开展了弘扬朱子文化活动,甚至2018年又投入11.5亿元,欲打造一个朱子文化园并拟建设成4A级景区。但这里仅是其出生地(朱熹纪念元素少),且经济实力小(仅是一县),故南平打朱熹牌,更显言正名顺和胜算多多。
朱熹这个人文资源从地缘上说,南平具有中国唯一性优势,甚至是世界唯一性优势——打好这张牌,绝对沒有竞争对手。作为包括笔者在内的全世界朱氏之人,十分赞同并赞美南平市的弘朱之举,同时也将会为此举推波助澜。望南平今后的弘朱之举,再放异彩。
●思考五:祭祀大典应有一定程度的古代内核——南平式祭祀大典有优化余地。
如果非要讲一点“提意见的话”,则笔者对祭典主办方所提意见当为一句话:今后的朱子祭祀大典,应再添加一定量的古代祭典实质内容。
共产党人去拜谒毛主席纪念堂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可以开创并沿用新制;但一个地方政府组织官民人等举行祭祀大典这类复古礼仪(尤祭祀目的是教化百姓和平民百姓参与者最多),似应以古制为主。道理很简单:祭祀大典礼仪的规制是周朝天子所定,通行达二千二百多年。我们一定程度的尊古,则既显严肃,也示尊重。
毫无疑问,古代祭祀大典礼仪的糟粕很多,如程式极为繁杂(包括多次“净手”在内的200多道程式,耗时达四个钟头);封建迷信浓厚(始有接神、终有送神等);跪拜次多人广(单是主祭官就要行跪拜礼达70多次,以至于弄得许多朝代的老皇帝望而生畏,而不去行亲祭大典而当那个主祭官);使用器具庞杂(包括祭台和大量祭物、祭品)等……
但古代祭祀大典礼仪也有一些内容,值得今天传承。比如:
烧祭文(将《祭文》当场烧掉)——此举含送达祭文于祭主之意(类似于清明上坟烧纸);
行跪礼(按中国人传统礼仪规制,三拜九叩为大敬之礼。祭祀大典少了跪礼,则肯定分量不足,尤氛围上不去)——为增祭祀水准和氛围,祭祀大典必有跪礼,似才达标(如觉参祭官员行跪礼不妥,可让朱姓参祭者去跪祖先);
加祭物(南平此次祭物显少,首为几样果蔬,次为花蓝,后为太多桂枝。笔者认为,似应再加几种含南平特色及朱熹元素之物,如茶、酒、文房四宝,书册典籍等)——这样即可丰富祭品内容,也可让初献、亚献、终献的献物有所区别(此次南平祭祀的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及太多的分献官,所献均为数十个花篮。此举不仅显时间漫长、献仪单调,还觉他们有“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式的现代作派);
显业绩(南平弘朱业绩展示)——应借祭祀大典展示南平近年来(尤近一年来)的弘朱业绩(如著书立说展示、“朱子成年礼”“朱子敬师礼”“朱子婚礼”表演等)。如此,南平一直搞下去的祭朱大典,才有吸引力和新意;进而——“南平样本·国家标准”才更有推广价值。
(草就于2019年10月下旬)
(说明:尚未有朱道钰宗亲联系方式,此文节录于此,如作者不同意,来电即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