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全国人大常委会供图)
中国日报10月6日电(记者:曹音)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如何在基层工作中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面对这些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萍聚工作室党支部书记、负责人,上海市长宁虹桥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副书记朱国萍的答案是:敞开大门,拓宽渠道。
十多年前,朱国萍敲掉了居委会办公室的门,向居民公开手机号码,每天24小时开机,方便居民群众第一时间找到她,反映问题,解决困难。如今,她把萍聚工作室,即人大代表联络站,也设在了马路边。
朱国萍告诉记者:“人大代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我们要把自己在群众中的根系扎得更深、更广,首先就是要敞开大门。”
朱国萍回忆,有一年,美国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助手代表团一行到萍聚工作室参观,亲身感受到中国民主立法的浓厚氛围后,其中一位金发碧眼的代表特地通过翻译找到了她。“这位外国代表对我说,没想到你们代表的联络办公室不藏在深宅大院,也不设在办公楼里,就这样敞开式地设在马路边上,连个门卫室都没有,行人来来往往,都可以随意进出。”朱国萍说,“我当时自豪地对他说:这就是我们的民主!这就是我们人民代表与老百姓之间的‘零距离’!”
2015年7月,朱国萍所在的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设立的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设在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据朱国萍介绍,立法联系点设立以来,立法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老百姓在参与立法的过程中,敞开了心门,变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区治理、普法宣传中。通过参与,居民们更主动地用法治思维来商量和解决问题,切实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
敞开大门,也要拓宽渠道。朱国萍表示,今后要立足代表联络站,敞开大门听意见,同时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听取各层面的声音,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到新时代人大代表“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的全过程,用民主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据朱国萍介绍,刚开始做代表那几年,居民经常找到她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苦、那个难,一说就能说大半天。我把他们反映的意见带到人民大会堂,提出关于规范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就业问题、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有关国家部委的重视和答复。”朱国萍说。
“但是这些年,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来找我‘倒苦水’的人越来越少。这个时候,我们人大代表更要变被动为主动,深入现场,实地了解垃圾分类、电梯加装、老百姓助餐点、15分钟生活圈等等这些党和政府的实事办得实不实、好事办得好不好,多走、多看、多问、多体验,做好居民群众的‘体验官’和‘代言人’。”朱国萍补充说道。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百家号 2021/10/6)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