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新,1978年1月出生于浙江景宁,现为江西泰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景德镇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景德镇市新联会副会长,景德镇市劳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社工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青联委员,江西省工业合作协会理事,江西省律师协会纪律(奖惩)工作委员会委员,景德镇市律师协会纪律(奖惩)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委员会副主任。政协景德镇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被聘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江西省司法行政系统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专家,景德镇市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江西省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景德镇名师公益讲堂公益讲师。
刚入行时,省高院一位资深法官对朱锡新说:“你要做个好律师。”“那是一定的。”从2009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工作至今,他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200件,累计为受援人争取利益4600余万元,减免服务费100余万元,受援人满意度100%。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合著出版《民法典伴我行》,多篇论文荣获赣鄱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调研论文一等奖,承办的案件被评为全国百优法律援助精品案例、全省十佳刑事法律援助案卷等。曾获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景德镇市劳动模范、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瓷都十大杰出青年、景德镇市公益事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法律援助: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朱锡新因家境贫困初中就辍学了。他打过零工,每天赚7元钱;在山上种过香菇、黑木耳,吃住在山棚;当过技术员,做过师傅,制作各种菌种。
朱锡新是从零基础开始学习法律的,起因是他弟弟出了车祸。他靠着坚强的意志,一边陪伴弟弟治疗,一边自学法律,通过六年的艰苦学习,取得了法律专业大专和本科文凭,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成为一名中国律师。如今,进入职业生涯黄金期的他依然坚守在法律援助和公益普法的道路上。
“法援支持正义事,爱心帮助受害人”受援人张某送来锦旗,“非常感谢你们,帮我在法庭上维护我的正当合法权益。”该案在6次开庭、3次鉴定后,最终获得胜诉。受援人黄某赠锦旗“国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表示感谢。农民工黄某之法律援助案,历经二审、再审、抗诉、重审等程序,前后历时5年,反复协商最终促成调解结案,黄某获得19.8万元的赔偿。这些都只是朱锡新办理一百多件法援案件的缩影。
2017年4月24日,《新法制报》刊发《朱锡新:把法援案件当大事来办》,对其坚持法律援助的典型事迹予以宣传报道。
全国百优法律援助精品案例,全省百优法律援助精品案例,全省十佳民事法律援助案卷,……。2019年12月,江西省司法厅从全省报送的144篇优秀案例中选出58篇“精准法律援助精品案例”,朱锡新办理的3个案例入选。
公益普法: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每个角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在江西省青年联合会的组织下,朱锡新参与编写了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民法典伴我行》,参加了在南师附小九龙湖校区举行“百名青联委员(律师)、千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教育暨《民法典伴我行》新书发布会”活动,被聘为南昌市法治副校长,为该校师生送上精彩的法治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法治环境,朱锡新利用“瓷都空中家校”直播平台,讲授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防性侵等法律知识。每堂课都以精心选编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传递法律的温情,深受听众欢迎。景德镇一小、昌江区实验学校、景德镇五中、景德镇十二中……,朱锡新线上线下忙个不停,乐此不疲。
“朱哥又去做公益了。”每年的宪法宣传周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十多年来,朱锡新带着全所律师开展公益普法、法律咨询活动近百场,足迹遍布乡村、社区、工地、校园、信访局、部队、监狱、看守所、戒毒所等地,受众过万人。
2021年3月,朱锡新被评为全省律师行业公益优秀表现突出的律师。
(信息来源:泰方律师 )
中华朱氏网
2023年3月22日转发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