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图文热点

湖南宁远梅木塘、祁阳牛头湾、新田新上凤5000余李氏或为建文帝后裔

首先,建文帝在宁远有后裔,却不能入编县志。 《宁远县志》:有,但不能载入县志!《宁远县志·卷第十二·流寓传》开篇时写道:“往者方志列流寓传,以张游迹,侈美谈,即得失,何观焉?今兹所录率乔寄此土子孙,遂为县人。然行事莫详,只传梗概,庶几原民族者有所稽焉。若夫讲学之士儒,谈文之士,履綦所及,风尚或移,故不可无纪也。至于遁迹沙门,厕身傭保,较然不欺其志。有足多者,并箸于篇。”在流寓传篇首最后一句话十分明白:这里补充说明一下,那些藏身佛门,转变身份成为雇工的人(他的后代成了宁远人),明显不能违避他们本人的意愿(不能记入县志)。也就是说,县志编修者知道宁远有“遁迹水沙门,厕身傭保”者有后代成了宁远人,但不能把他们的这个秘密公布出来,违背他们本人的意愿。 那么,在宁远“遁迹沙门,厕身傭保”的人是谁呢?梅语在梅木塘族中找到了蛛丝马迹。“慎斋公为邑名士。早游泮水,旋食饩廪,学行兼优。掌教乡学,循循善诱,来从学者一经提示辄得解以去,一乡之士奉为臬。以龙门高隐拟之,因偕其弟子贤公公行游邑东乡大观岭脚向东一里许,见一宅场烟火几家,殊廖廖也。然山环水绕,宅后峙一土岭,约高十余丈,古木森森,左右略低,联络如交椅形。宅前平敞,计腴田约二百亩,井塘灌溉,四水归池,无不拱向宅前,罔或遗流他处者。公曰:‘此胜地也,略为开辟,可成一大院落。’谋及龟筮,卜云其吉。越一载即挚家由大山腹迁居于斯。名其宅曰‘梅母堂’,二公遂为此地开派之祖……” 李德胜是因为“龙门高隐”请他来同居,而后才成为梅木塘李氏的开派始祖。这们“龙门高隐”是谁呢?为啥在他逝去后修谱都不言明呢?“龙门高隐”意为皇家隐士,即智眉禅师梅,为记住他的恩德,所以命“龙门高隐”的住宅为“梅母堂”。这完全符合县志中所叙的“遁迹沙门,厕身傭保”的条件。而我们实际的考证则证明这位“龙门高隐”实为建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