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朱子学会孝文化弘扬大会筹备工作会议在政和召开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3/26|浏览量:1181

						

    时空政和 

【品牌建设•朱子文化】

3月25日晚,政和县委书记黄爱华主持召开会议,商讨筹备10月17日将在政和举办中国朱子学会孝文化弘扬大会相关事宜。县长张行书等县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

1.jpg


此次会议是继3月19日,南平市武夷文化研究院原院长、中国朱子学会常务理事吴邦才,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志等一行到政和调研朱子文化品牌建设、商讨举办孝文化弘扬大会相关事宜后,政和县组织召开的一次细化落实筹备工作会。

会上,黄爱华对孝文化弘扬大会筹备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她表示,本次大会不仅要把朱子婚礼等朱子文化特色元素,还要把茶灯戏、四平戏等政和非遗文化融入其中,办出政和特色,推动朱子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提高政和知名度与影响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明艳解读了中国朱子学会孝文化弘扬大会工作方案,与会人员提出相关意见。

政和县是“朱子祖居地”,有“先贤过化之乡”美誉。朱熹之父朱松到政和任县尉,举家迁到政和。朱熹祖父朱森、朱熹祖母程夫人死后葬于政和,朱松注重发展政和教育,培养人才,朱熹常借回政和祭祀扫墓的机会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注重朱子基础建设,弘扬朱子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宣传朱子理学,取得了一定成效。

记者:徐钊

延伸阅读


云根书院与朱子文化渊源

政和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系浙西南、赣东南的交通要冲。宋政和八年(1118),朱熹的父亲朱松,徽州婺源(江西婺源)人,进士及第,授政和县尉。宋宣和元年(1119),朱松携其父母朱森、程氏夫人及胞弟朱柽、朱槔,两个妹妹等人入闽来政和寓居。

朱松的父亲朱森是位满腹经纶的老儒士,他常邀当地儒生在铁山凤林村护国寺谈经论道,传授理学。他屡屡告诫朱松兄弟说:“政邑山明水秀,风光如画,只可惜地域僻隘,教学荒芜,尔等要涵濡教泽,以开化邑人子弟,使之成为名贤诞毓之乡。”2.jpg

云根书院朱子祠中悬挂朱熹(左)朱熹父亲朱松(中)朱熹祖父朱森影调像


朱松任政和县尉期间,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他秉承父嘱,先后创办了“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开创文化教育之先河。他的儿子——宋代杰出的思想家朱熹,是在朱松调离政和不久后在尤溪县出生,故有朱熹“孕于政和,生于尤溪”之说。

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是位诗人。一生写过几百首诗,其著名的《韦斋集》中写政和就有四十多首,他的《将还政和》《题星溪书院》等诗,都视政和为自己的故乡。

宣和二年,朱熹的祖父朱森病故,时因道梗,葬于政和铁山镇凤林村护国寺西莲花峰。绍兴四年,朱熹的祖母程氏夫人病故,次年朱松扶柩到政和,择地葬母于星溪乡富美村铁炉岭。朱熹幼年,朱松常携其到政和祭扫祖坟,留宿云根书院,或数月,或半年,在此刻苦读书。朱熹成年,常在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讲学布道,传承理学。

3.jpg

云根书院建设前旧貌,摄于2004年。(翻拍)

4.jpg

云根书院新貌

据相关史料记载,宋时朱松始建云根书院于县署西的黄熊山麓。云根书院历经数百年不衰,历代都进行过不断的修葺、扩建、重建。

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俞时歆移建云根书院于黄熊山半天堂之右,建朱子祠,安设朱子牌位,每逢朱子诞生之日,邑人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明隆庆间火灾。云根书院经历明万历十九年(1591)义民赵桁等重建大厅一,两傍书房五、堂下长池一,上设小桥,前亭一。清雍正三年(1725)知县刘庭翰捐俸倡修,邑绅刘玺友独自备齐材料,重建一新,祠右增筑灶房二。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谭垣的增建,学舍二栋,厅一,书房九,大门一,并作《增建云根书院学舍记》。清嘉庆十二年(1807)山长丁日恭倡议停膏伙一年,刘庭元族重建,募题重建书院,并作《重修云根书院碑记》。

5.jpg

半天堂旧貌,摄于2009年。(翻拍)

6.jpg

半天堂新貌

黄熊山半天堂右云根书院和朱子祠旧址尚存,由于当时黄熊山交通不便,2004年上半年政和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南青龙山重建云根书院,采取民办公助筹集建设资金。

“从宋代始建开始一直到清末,云根书院修葺、重建有六次,到清末的时候基本上不存在了,所以我们这次是第七次重建。”政和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县朱子文化研究会顾问、云根书院研究会名誉会长魏万能说,书院于2004年8月动工兴建,当初选址青龙山重建云根书院时,还是一个荒地,道路也没有,我们就从基础设施做起,凿山开路,一步步建设起来的。”

7.jpg

8.jpg

云根书院新貌

9.jpg

云根书院朱熹塑像

“朱子三代与政和渊源颇深,政和人民为表达朱子三代在政和兴办教育、传播文化的功绩的怀念和崇敬,先后建启贤祠以祀朱森,建韦斋祠以拜朱松,建朱子祠以敬朱熹。”魏万能表示,云根书院凝结了朱子三代人对政和的深厚感情,这也是重建云根书院的意义之所在。

10.jpg

小学生们在朱熹雕像前,听老师讲解朱子的故事

如今,重建后的云根书院仿宋建筑风格,体现理学文化,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周围绿化山地120亩,主体有朱子阁、先贤祠、天光云影楼、涵修楼等,院内还设有历史名人室、革命人物室,并有百米碑廊等。书院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园林绿化、院景相融,蔚为壮观。政和云根书院已成为纪念朱子三代和传播与弘扬朱子文化的重要基地。

(作者:李隆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