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概况
现存家谱
家谱大观
家谱修撰
世进士第 翰墨流芳 ——山左平阴朱氏家族纪略(一)
山左平阴朱氏家族自迁至平阴,迄今已近四百年。其间繁衍生息,传续多代。在清朝时期,累世诗书传家,道德文才并著,功名仕宦不绝。其中,顺治年间曾任工部尚书的朱鼎延,同治年间曾任浙江道、湖广道监察御史的朱学笃,尤为族人中之杰出者。他们居官清正,声望日盛,家道日兴,名列缙绅之列,使朱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昌盛一时。迨至清帝退位,民国成立,政体革新,族人昧于时势,脱离现实,不知顺应时代潮流,家运渐趋衰微,昔日荣耀,黯然失色。回顾其既往由盛而衰的历史,堪为后世子孙之教训。同时,也启示后人,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要认清形势,奋发有为,建功立业,以光大祖德。
2021-08-06
台湾地区的朱姓家谱
家谱是研究朱姓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第一手资料。朱姓编修谱牒的历史由来已久,各地朱姓家族历代所编的家谱可谓数不胜数。近几十年来,一些地区的朱姓又先后展开修谱活动,使朱姓家谱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其中就保存数量而言,以大陆地区最多,台湾和海外也为数不少。其中海外的朱姓家谱绝大多数是近代以来陆续流传出去的,也有部分是外迁朱姓群体编修的。它们分藏于各国有关图书机构,少数流传于民间。以美国居多,日本次之,韩国和东南亚也有一部分。本篇主要介绍大陆(公元1949年以前)和台湾地区的朱姓谱牒情况。
2021-07-23
中古早期谱系谱牒与墓志关系辨证
中古早期谱系 谱牒与墓志关系辨证 范兆飞 内容提要:中古谱牒已经亡侠,仅有数件敦煌氏族谱残卷得以存世,传世文献同样也保存着中古谱牒的残篇断章。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古谱牒,应该包括近世祖先的婚娶职状,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首叙、志尾或志阴等特殊位置,还包括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铭序和志铭等正文部分,近世祖先的官职也经常出现在墓志正文。中古墓志在抄录并改写谱煤之时,呈现出“功能分区”的特点。近世祖先的婚宦出现在首叙,还是志尾等特殊位置,与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家族呈现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中古谱牒内容具有“公”和“私”的属性分野。墓志所载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史源驳杂,包括汉代碑刻、前朝姓氏书,抑或先秦两汉的典籍等内容。当然,也有大量墓志没有首叙和志尾,但相当一部分墓志正文都记载家族谱系。中古墓志记载谱系的形式与内容,与前朝相比,既有因袭,又有变化。 关键词:中古早期 谱牒 墓志婚娶职状 姓氏起源
江西坪塘朱圣全《朱氏族谱》
清光绪九年首修《朱氏族谱》,又名《朱氏合修族谱》、《朱氏始修族谱》。该谱修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为南康万七郎公(子玉公)后裔自康熙年间由广东徙居蓉江、朱坊、龙岭等地后首次修谱。 主修蓉江嗣孙恩贡生启玉公、总理主修嗣孙郡庠生扬镳公。
2021-07-02
朱能传稿
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怀远(今安徽怀远)人,明朝初期名将。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 永乐四年(1406年),朱能担任征夷将军,征讨安南,不幸病死于军中,追封东平王,谥号武烈。
2021-06-29
安徽五河朱氏
紫阳堂朱氏宗谱 编修:朱永熙,朱永昌,朱安蟠,朱仲堂 1998年.1册(约410页):插图,世系表,人像. 注:此谱为卷一.仅含世系表,不含行传. 一世祖:(南宋)朱熹,字之晦,一字仲晦,号晦阉,别号紫阳. 安徽派祖:朱在.朱熹第三子. 14世祖:朱贤臣.下有二子:朱丰硕;朱丰果.为二大房祖.
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