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中子是宇宙起源的种子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朱神翁 | 2020/04/28|浏览量:1450

2.jpg

对宇宙起源感兴趣的人们、大家好,我是核神朱神翁,现在就宇宙起源的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

 远在古代,就有道家圣人商耳窥探天地之后,对宇宙起源就这样描绘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道生玄,玄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天地之间,矛盾对立、有无相生、正反相克、阴阳相辅,冲气以为和,道法皈依自然。

 而易家学派对宇宙起源也这样描绘:玄极生无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家和易家这两家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宇宙起源的探索! 和中国古人同时代的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在探索宇宙起源时,也提出这样的观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构成宇宙空间的粒子。

 古今科学家在观测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水的形态变化、光的波粒二象性、电磁中的量子纠缠、放射性金属元素衰变之后,发现自然界存在这类奇特的物理现象:玄态生粒态,粒态生波态,波态生气态,气态生液态,液态生固态,固态生玄态。玄态、粒态、波态、气态、液态、固态这6类物质形态的存在,正应验古人所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同理物不过六,六物之变,奇象万千、不可胜奇;物象不过阴阳,阴阳之变不可胜穷;宇宙之中、天地之间,存在的万物万象,对我们探索宇宙的起源,大有裨益!

525d97a1269572350b5b94d6d4e3bc29.jpeg

 当我们把思想和视野遥溯到宇宙未诞生之前,宇宙的初始状态处于无形无状的状态,温度处于绝对零度零下--273.15℃,这个绝对零度--273.15℃连地球上最难液化的气体~氦气也会成为液体、固体;而此时充斥宇宙空间的微粒就是玄中子;此时的宇宙可以称为玄极宇宙或者冰态宇宙。玄极宇宙中的绝对温度--273.15℃就是宇宙诞生的温度,玄中子就是宇宙起源的种子! 玄中子由中子和反中子这两种微粒组成(中子衰变会产生氢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反中子衰变会产生氧原子),不知道宇宙发生什么缘故,玄中子分化出中子和反中子;宇宙中大部分原子基本上由中子、氘原子、氚原子和氧原子衍生的;所以玄中子衰变的形态:   

   {中子衰变→氢原子、氘原子、氚原子} 玄中子衰变                                                                  {反中子衰变→氧原子  } 两类原子结合衍生→《元素周期表》中大部分原子 当宇宙出现中子和反中子微粒状态后,宇宙开始向着比绝对零度--273.15℃更低的温度运动,反中子凝聚运动成反中子星(黑洞),而中子凝聚运动成中子星。

反中子星(黑洞)和中子星属于宇宙产生的最早一代星体;又由于反中子和中子的凝聚运动,而产生宇宙空间,而宇宙空间的出现,决定了宇宙时间的开始。反中子星(黑洞)和中子星的出现,产生了宇宙红移现象和微波背景辐射现象,同时也开启了宇宙200亿年的时间运动和宇宙空间半径的200亿光年空间运动! 反中子星(黑洞)和中子星在宇宙中诞生后,宇宙合核规律开始了发生作用;在宇宙合核规律下,黑洞(反中子星)吞噬中子星衍生类星体(太阴),中子星吞噬黑洞(反中子星)衍生白矮星,中子星吞噬类星体(太阴)衍生红巨星,类星体(太阴)吞噬红巨星衍生彗星,白矮星吞噬彗星衍生类太阳(黄矮星)恒星,红巨星吞噬彗星衍生星云,彗星吞噬星云衍生行星等各种现象。随之而来,中子和反中子衍生出各种原子、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