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伊朗的前世今生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5/22|浏览量:734

编者按:2024年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直升机事故中不幸罹难,世界朱氏网刊登伊朗历史与现状,特此纪念!

微信截图_20240522085925.png

伊朗国土面积168万4千平方千米,在世界上排名第17位;人口约7900万,差不多也是第17位(与另一中东大国土耳其在伯仲之间)。其北靠里海,南临波斯湾,俯瞰中东最重要的新月沃地。按照政治地理学的理论,占据新月沃地一直被视为称霸中东的关键,这也是为何短短三十几年就几乎不间断地发生两伊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以及仍如火如荼的叙利亚战争的主因。目前新月沃地内部已被诸小国分割,其中伊拉克、叙利亚与以色列三强鼎立;而环绕新月沃地的则有四大地区强国:伊朗、土耳其、沙特与埃及;地区强国之后又有美、俄、英、法这几个世界大国的影子,他们之间的合纵连横,是理解中东政局的重要钥匙。

1.webp.jpg

波斯帝国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时在公元前525年,冈比斯二世征服埃及之际,史称波斯第一帝国,或阿契美尼德帝国,巅峰时期其领土面积达到8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中国周王朝的两倍之多。波斯帝国的君主自称万王之王,这也是第一个类似于皇帝的称号。

2.webp.jpg

波斯帝国原来的国教是诞生于伊朗高原的本土宗教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称为祆教或拜火教,以后又演变出了摩尼教,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教。但阿拉伯帝国扩张中,波斯的萨珊王朝于公元642年灭亡,波斯人逐渐改信伊斯兰教。一开始是以逊尼派为主,1502年波斯人推翻了土库曼人的外族统治,建立萨法维帝国,立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为国教,逊尼派招到排斥与打压,最后慢慢演变成了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v2-8f9c0cfbc5c500591c09522b74c48082_720w.webp.jpg

4.webp.jpg

中东地区的教派分布,伊朗与伊拉克国内都是以什叶派信仰为主;叙利亚国内的什叶派(阿拉维派)虽然占少数,但居于执政地位;此外受叙利亚影响的黎巴嫩,什叶派是与基督教马龙派、逊尼派、德鲁兹派并列的重要力量,并且以黎巴嫩真主党为推手,将影响进一步辐射到巴勒斯坦地区。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与巴勒斯坦都位于新月沃地,伊朗通过构建什叶派新月联盟而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引发了中东的逊尼派霸主沙特的不安与警惕,2015年之后相继爆发的也门战争、卡塔尔断交风波以及以色列与沙特之间的“魔鬼联盟”,都与沙特与伊朗这两大地区强国的争雄有关。(2023年中国调停了两国关系——编辑部注)

5.webp.jpg

伊朗国内的民族与教派分布,虽然波斯人占主体,但有两个比较强的少数民族,即阿塞拜疆人与库尔德人,他们各自聚居在国家的边陲地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与境外的本民族同胞更亲近。这也是为何伊朗的地缘对手,逊尼派大国土耳其却在近年来的冲突中屡屡支持伊朗的原因,因为他们都要面对严峻的库尔德人问题。

6.webp.jpg

1878年的政治漫画,描述了中亚的统治者(此处为阿富汗)在熊(俄国)和狮子(英国)之间瑟瑟发抖。这个就是史称的“大博弈”,英国与沙皇俄国在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在包括伊朗在内的大中亚地区为争夺霸权而展开长期的斗争。伊朗夹在两强之间,不断丧权辱国(如将阿拉斯河以北的全部领土,包括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北阿塞拜疆全部割让给了沙俄),但也正因为两强对峙,伊朗与满清一样没有彻底沦为殖民地,成为了所谓“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07年8月31日英俄两国在圣彼得堡缔结《英俄协约》,对中亚和近东的势力范围做了全面划分:波斯北部约7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为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35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为英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为中立地带。

7.webp.jp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俄解体,英国元气大伤,伊朗获得了喘息之机。1921年大军阀礼萨·汗发动政变推翻恺加王朝,并于1925年自立为王,建立了巴列维王朝,自此在伊朗国内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二战后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利用激增的石油收入推行更大胆的西化政策,同时也致力于复兴古代波斯文化,但这个激怒了国内保守的教士阶层,包括霍梅尼在内的宗教领袖开始呼吁推翻国王及恢复伊斯兰传统。上图是1971年10月,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之际,巴列维国王在古都波斯波利斯所举办的盛会,全世界的首脑纷纷莅会祝贺,整个活动耗资超过2亿美元。下图是70年代伊朗以女性为主题的广告海报,与西方的流行时尚非常接近。

8.webp.jpg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是伊朗现代史中的转折点,世俗的王权被推翻,一个神权共和国取而代之,而付出的代价则是国内的现代化进程被打断,妇女被强制戴上面纱。上台的教权领袖霍梅尼提出:“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口号,导致伊朗长期被世界所孤立。以下两图分别为伊斯兰革命中群众高举宗教领袖霍梅尼的画像,以及1979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抗议活动,约有10万女性上街抗议强制带头巾的法令,但随后遭到了强制驱离。

9.webp.jpg

10.webp.jpg

伊朗目前所实行的是以领袖制为核心的二元政治体系。神权与政权的顶端是最高领袖,他既是国家的政治领袖也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武装力量总指挥,是国家大政方针的最终决策者。世俗的行政权由总统执掌,并负责协调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关系,主持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一个四年制的议会负责立法工作。而司法权则掌握在由最高领袖任命的司法总监手中,其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均由其委任,司法部长则由司法总监推荐后由总统任命。最高领袖除了任命司法总监来指导司法之外,还任命宪法监护委员会来审查法律,任命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来监督总统的施政,此外在军队之外还有“国中之国”的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宗教法令的落实,以及对外输出革命。唯一对领袖构成制衡的是由教法学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其由选举产生,理论上有罢免领袖的权力,但候选人资格受制于宪监会的批准。

11.webp.jpg

(信息来源:网络)

编辑部评论:伊朗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宗教盛行,面积大,人口多,同时面临的矛盾多、。起冲突不断的原因是宗教信仰问题、民族问题和地缘政治问题。这个国家的破解之处就是统一国内的思想,正确处理历史与传统、宗教信仰与世俗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内外部关系,坚定自己的政治体制信仰,带领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可以利用其悠久的历史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明教)为中国提供宗教思想的来源,融汇于大同信仰中。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5月22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