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与家谱的区别和联系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7/24|浏览量:713

微信图片_20220323101037.jpg

一、家与族的概念

(一)什么是家?

家是指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通俗地说家是指“一门之内”同住一个屋檐下,同灶生火,同桌吃饭,由夫妻及其直系血亲组成的人类最小的集团单位。三口之家、四世同堂说的就是家。家是人生的归属和支撑,是每个人都要去拥有的一份温暖和历程。守护家庭也是每个人的必然担当和义务,更是我们最为幸福和愉悦的事情。

(二)什么是族?

族有三种释义。族,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族是会意字。从㫃,从矢。表示以旗帜招集军队之意,本义是箭头。《说文解字》中说“束之族族也”,所以也有聚集意。第三种意义是宗族。古代同一个家庭或民族聚居在一起,即聚族而居,组成一个战斗单位,所以指氏族或家族。家族,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群体。家是族的细胞,族是家的延伸。五伏之后是宗,再之后就是族,这就是家族。更确切地说,家族是由同宗共祖的许多家庭组成的血亲集团。

二、家谱与族谱的概念

(一)家谱

家谱是一个直系之内的家庭之谱。在古代,家谱是记载王候将相世系和事迹的谱牒,谱名往往命名为“某某世家”,例如我们曾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过的《陈涉世家》。汉朝以后,家谱名称一般称为“世本”。“世”是指世系;“本”是表示起源。帝王家谱称之为玉牒,是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神仙名籍。泛指典册、史籍。指佛道之书。

(二)族谱

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起源、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和家族繁衍生息、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的历史。族谱名称繁多,又称家谱、家乘、祖谱、房谱、支谱、门谱、宗谱、世谱、通谱、统谱、大宗谱、总谱、谱牒等等,虽然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三)家乘

 1.乘。乘是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马车为一乘。

2.家乘。家乘是记载家庭之事的文录。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但以家乘命名的家谱很少。但在对谱牒称谓的单位上很多地方使用“乘”,所以“乘”是谱牒定量的另一个别称。如:付梓一大乘,就是雕版印刷了许多谱牒之意。

(四)支谱、门谱、房谱、祖谱

1、支。支的本义是去竹之枝,就是主干之外的分支。

2、支系。支系是在同祖之下众多后裔中分出来的各有其世系的支派。许多家族因为繁衍、择业、迁徙等原因,游离在原宗地之外所发展而成的自成一体的分支。

3、支谱。支谱就是同祖之下各分支的谱牒。支谱属于族谱范畴。

4、门谱、房谱、祖谱。门谱、房谱、祖谱都是分支谱,与支谱的属性基本相同。

(五)宗谱、大宗谱

宗谱是记载同祖之裔的完全谱牒,如缺其一支,或只记其一支,都不能称为宗谱。与宗谱一样,大宗谱都是记载一个大家族的族谱,它记载的家族范围更大,记载的人口更多。它记载的是在同一个远祖下,跨不同字辈,跨不同支系的大家族。

(六)世谱、通谱、统谱、总谱

世谱、通谱、统谱、总谱基本上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记载同一郡望或同一家族发源地的跨本姓氏所有家族、所有支系的谱牒。

三、家谱与族谱的区别和联系

(一)家谱与族谱的区别

1.记载的群体不同。古代的家谱、家乘都是记载帝王诸侯世系、事迹的谱牒。也就是说,家谱是古代上层社会特权阶级的专利和奢侈品,是平民百姓可望不可及的精神食粮。而族谱是记载包括平民百姓在内所有姓氏宗族的谱牒。

2.确定的范围不同。家谱与家乘是一个“家”的历史记录,人口少,信息量小。而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录,它记载的范围广,人口众多,信息量巨大。

3.运用的体例不同。因为家谱产生于先秦时代,那时家谱的体例相当简单:“独记世谥,其辞略”。也就是说家谱只是按照世系的先后,简略地叙述家族的人名,交待人物之间的世次关系。家谱发展到清朝时期,已将家谱名称改为族谱的谱例和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格式体例大体包括:谱名、谱序、谱例(凡例)、谱论、恩荣录、遗像像赞、族规家法、姓氏源流、世系世传、传记、族产、契约、家墓、艺文、派行、领谱字号、祠堂、家训、堂号、目录(总目)、典制、世系图(世系表)等。

4.修谱的机构不同。古代的家谱与家乘是由皇室或官府公修或经官府审定认可的谱牒;宋朝以后,家谱由上层社会走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演变成族谱,是由民间主修、各姓氏主修的谱牒。

5.功能和作用不同。古代的家谱与家乘是官修谱,是上层社会的产物,同时也为上层社会服务。宋代以前,由于家谱的主要作用是“奠世系,辨昭穆”、“别郡望,辨婚姻”。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家谱成为政府选举、士族出仕和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族谱在宋朝由官府编修为主开始过渡到私家修谱为主,族谱(家谱)的功能上也由过去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至于明清以后,族谱的内容更丰富,功能更齐全。

(二)家谱与族谱的联系

1.起源相同。家谱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族谱则是由家谱发展演变而来,在古代一定时期内,家谱就是族谱,族谱就是家谱。族谱源于家谱,族谱包括家谱。

2.对象相同。家谱与族谱记载的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对象,记载的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信息来源:网络)

2024年7月24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