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肃宗堂朱氏族谱》“圣谕十六条”释义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8/26|浏览量:1128

编者按:朱公材明,热衷于中华朱氏家谱工作,自从在“中华朱氏家谱库”注册永久会员以来,孜孜不倦,认真阅读,颇有成绩。在其翻阅家谱时,发现朱氏咸丰元年《肃宗堂朱氏族谱》首卷的记载的《圣谕十六条》,这十六条对家谱家族事业贡献显著,特进行了阐释。现转发如下,供参考。世界朱氏网希望更多的宗亲加入中华朱氏家谱文化研究当中,可以优惠注册会员。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另外,有了解朱氏肃宗堂的宗亲,请补充堂号的来源和发展情况。致谢!

“堂号”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标志,具有区分族属、支派的作用。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祖籍是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他将自己定居近五十年的旧居新宅命名为紫阳楼,其厅堂也被匾称为“紫阳书堂”,“紫阳堂”由此成为朱姓的一个重要堂号。

 

而“朱氏肃宗堂”也是朱姓的一个堂号。据相关朱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为朱盛,朱盛是朱公迁(字克升,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之子,于元明之际迁徙。朱盛有三子,分别是朱仁卿(徙罗田)、朱显卿(居蕲水)、朱和卿(留黄冈)。其中,朱仁卿一支的后人以“肃宗堂”为堂号。

 

例如在湖北罗田县,就有《朱氏宗谱》(肃宗堂),编修于清咸丰元年(1851 年),现收藏于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该谱记载了朱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字辈等信息,字辈有“世文维宿列 长盛毓贤英 端行遵训典 科第绍芳名”等。

 

不同的堂号反映了家族的不同渊源和发展历程,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肃宗堂朱氏族谱》译文

为贵州的一位寻根问祖的宗亲,查询了中华朱氏家谱库收录编号为00957~00965的《肃宗堂朱氏族谱》,点开看首卷首页就是这一圣谕。读数遍后感觉在家谱中载入很有必要,而在当今社会更有弘扬的重要性。特将此《圣谕十六条》译成白话文,供各位宗亲参考。

下图来源于《肃宗堂朱氏族谱》中


2.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原文:

聖諭十六條

敦孝弟以重人倫

篤宗族以昭雍睦

和卿黨以息争訟

重農桑以足衣食

尙節俭以惜財用

隆學校以端士習

黜異端以崇正學

講法律以儆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

務本業以定民志

訓子弟以禁非爲

息誣告以全善良

誠匿逃以免株連

完錢粮以省催科

聯保甲以彌盗贼

解讐忿以重身命

白话译文:

敦促族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以此来重视和维护人伦道德,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笃厚宗族关系,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团结,共同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与朋友和同僚相处时,要保持和谐,避免无谓的争端和诉讼,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重视农业和蚕桑业的发展,努力增加粮食和衣物的生产,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珍惜财物和资源,避免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重视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培养有德有才的人才,提升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

排斥异端邪说,推崇正统的学问和道德观念,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宣讲法律知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同时警示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

提倡礼貌待人、互相谦让的社会风尚,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鼓励人们专心从事自己的职业和工作,不要三心二意,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和民心。

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防止他们走上邪路。

禁止诬告陷害的行为,保护善良无辜的人不受伤害,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鼓励人们诚实面对问题,不要逃避责任或隐匿罪行,以免连累无辜的人受到牵连。

提倡民众按时缴纳税费和钱粮,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体现对国家的支持和贡献。

实施联保甲制度,通过邻里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协助来防范和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肃宗堂朱氏族谱》的撰写人用这一圣谕载入首卷首页,是为了族人们“倡导通过和解和沟通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怨和愤怒,避免暴力冲突和伤害事件的发生,珍视和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和人身安全”。使家族兴盛人丁兴旺的告诫,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撰著者。

从朱氏宗譜源流考紀,得知江西祖:公遷:翰林院官尙書(完全有可能收藏这一《圣谕十六条》),字克舁,配偶吳夫人,出生时间尚未注明,生一子:盛(是江西饶州一支始祖),在清代可以说是一支名门旺族,谱首载有皇帝的《圣谕十六条》完全符合家族资历,须没有详细记载(也可能是我还没查询到)但公遷的职位和一至三世都是庠生以上学位,当大清时有学位当然就有在朝廷任职的条件。

据考证,这一圣谕在《肃宗堂朱氏族谱》中没有注明录于何处,但是此谱修订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岁。经查寻,清代的《圣谕广训》就是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并颁发的,用于衍解康熙皇帝的《圣谕十六条》(网上的字句与谱写基本符合)。

(作者:朱材明,世界朱氏网重庆江津站长)

补充:

堂号”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标志,具有区分族属、支派的作用。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祖籍是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他将自己定居近五十年的旧居新宅命名为紫阳楼,其厅堂也被匾称为“紫阳书堂”,“紫阳堂”由此成为朱姓的一个重要堂号。 

而“朱氏肃宗堂”也是朱姓的一个堂号。据相关朱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为朱盛,朱盛是朱公迁(字克升,居江西饶州府乐平县)之子,于元明之际迁徙。朱盛有三子,分别是朱仁卿(徙罗田)、朱显卿(居蕲水)、朱和卿(留黄冈)。其中,朱仁卿一支的后人以“肃宗堂”为堂号。 

例如在湖北罗田县,就有《朱氏宗谱》(肃宗堂),编修于清咸丰元年(1851 年),现收藏于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该谱记载了朱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字辈等信息,字辈有“世文维宿列 长盛毓贤英 端行遵训典 科第绍芳名”等。 

不同的堂号反映了家族的不同渊源和发展历程,是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朱氏网补充)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济南炎黄朱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