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媒体报道>
政要活动>
朱氏新闻>
祝贺庆喜>
全国296种朱氏族谱及藏地!赶快收藏!太全了!(一)
太湖柘林朱氏宗谱[22卷,卷首末]24册┊著者不详┊民国8年(1919)┊安徽怀宁;朱(胡)氏宗谱[15卷,首末各1卷](复本1)15册┊著者不详┊清道光6年(1826)安徽怀宁;朱(胡)氏宗谱[15卷,首末各1卷](复本2)15册(1369页)┊著者不详┊清道光6年(1826)┊安徽怀宁
春辉鹿洞 学绍鹅湖——广东紫金朱氏源流志
朱姓历史源远流长,朱氏传人素有敬祖爱宗,写谱记志,不忘木本水源的优良传统。但是过去的族谱,一种是“单支”记述,只记直系,不记或少记旁系;一种是把所有同辈排在一起,致使直系不明晰。这次编纂采取一般情况由长至次逐支分述,特殊情况灵活安排的方式,较好地避免了过去族谱的缺陷。这是本志一个突出特点。因篇幅所限,本志不能完全代替各户自己的家谱。诚望各户自己能建立较详细的家谱,以弥补本志的不足。如发现错讹之处,请予恕谅,并自行更正之。本书后面附有家谱自记表,供各户参考。编谱工作不能一劳永逸。建议今后每五十年续修一次。要求逢五逢十的年份进行续修,即二修为2050年,三修为2100年,余类推。希各脉系都有人继续这个祖宗的事业。这样才能“一本万叶,而不致冒附于他枝”。
朱姓现存家谱
中国国家·大兴朱氏家乘五卷藏地:上海图书馆(清)朱锡庚撰河北省河北抚宁·朱氏谱图一幅藏地:河北抚宁县上庄坨乡未村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稿本上海市上海·朱氏族谱六卷藏地:日本美国(清)朱朝坤等修清嘉庆七年(1802年)刊本四册上海·朱氏族谱六卷藏地:上海图书馆(清)朱文忻修清道光七年(1827年)刊本四册上海·朱氏族谱六卷藏地:美国(清)朱文烈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刊本四册上海·朱氏家谱三卷藏地:上海图书馆(清)朱朝栋纂清道光间刻本三册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八十五)邹城朱桃园
本期,“鲁王文化”公众号继续推出《鲁王后裔今安在?》系列专题,根据走访记录,综合谱牒资料,本着客观讲述、审慎考证的态度,带读者去追寻那些几乎淹没于历史风烟中的坚韧力量,也从侧面展示在历史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家族祠堂的当代传承与运用
前言: 祠堂,作为中国人祭祀先祖的场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封建宗法社会,祠堂曾经发挥了慎终追远、敬宗收族、凝聚血亲、规范伦理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祠堂又是一种文化,是表现“孝”的地方,是后人对先祖的追思,教化后人的场所。后人了解继承先祖开拓创业的历史,先祖的品德风范与功绩,优良简朴的家风,知道过去,立志未来。 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都没有间断,这种宗族文化,最为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2020-02-15
世界上最早家谱与朱倪一家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块来自中国的古老而神奇的甲骨,它就是1903年流落海外的《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中,序号为1506的牛肩胛骨。
山东朱老大朱总率领员工亲赴武汉,20吨水饺发往火神山医院,武汉加油!
2020-02-13
朱显谟:黄河水清斯人去
10月11日上午,102岁的朱显谟在西安辞世,门生们聚集在朱家,悼念这位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的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翌日晚,身在美国的门生程文礼还没睡,打来视频电话慰问,并请求看看恩师遗物。当朱琳拿出父亲用了半辈子的一只饭盒时,万里之外的程文礼失声痛哭。 这只饭盒曾陪伴朱显谟无数次考察黄河流域。他的一生,和土壤、水土保持、治理黄河分不开。 上世纪80年代初,朱显谟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在该方略实施下,黄河流域治理已见成效,黄河流失土壤泥沙已由13亿吨减少为3亿多吨。如今,黄河水清,斯人逝去。
2020-02-1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再接再厉、英勇斗争,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0-02-11
朱子研究专家高令印教授喜获2020年“汤用彤国学奖”
在朱子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厦门大学哲学系退休教师高令印教授喜获2020年“汤用彤国学奖”。
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