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文化
典章制度>
朱氏堂号>
朱氏精神>
家风习俗>
湖南郴州汝城朱氏
朱氏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以赤心木和蜘蛛作为血缘徽记,称为朱族。朱氏由北到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演绎了辉煌的历史。最早迁到汝城的是后唐时期的砀山朱氏,而后是北宋仁宗时、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2018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与王晓老师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暂用名)工作开展情况
各位朱氏宗亲,各大朱氏组织: 近年来,国家推行脱穷扶贫攻坚计划,全国各地朱氏宗亲积极响应,针对各地区存在的朱姓贫苦户和极端贫困宗亲进行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新时期发扬中华朱氏互帮互助精神的具体行为,其精神高尚,其行为可嘉! 为把全国朱氏宗亲奉献的爱心行动联合起来,汇集成“川”,中华朱氏网拟依托《雷锋》杂志、《学雷锋网》和“学雷锋精神万里行组委会”,拟成立“中华朱氏学雷锋服务志愿团”。
山东沂南红色堡垒村巡礼:光荣的朱家里庄
朱家里庄村地处山东沂南县依汶镇东南,抗日战争前期属沂水县西南乡,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
朱志忠书作入展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2022-11-17
朱清│以新思想为引领推进传统书院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再次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017年 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战略工程”的高度,提出相关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任务内容及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强调“传承中华文脉”“阐发文化精髓”和“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求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城乡基层,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传统书院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重要载体。国家文物局曾开展全国性书院普查,对书院的保护开发利用实施整体推进。
2022-11-16
明代朱元璋家族 在南阳有多少“王”
2022-11-07
朱安:鲁迅的第一任妻子
人们提起鲁迅,那多数都是对其赞誉有加,毕竟他用自己手中的笔在努力唤醒那个时代人们的良知,而且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生却愧对一位女性,那就是他的原配妻子朱安,一位在旧社会出生的女性,接受的是我国传统的思想,这可以说是其悲剧的源泉。 鲁迅虽说在思想上非常的先进,但是在行动上却没有反抗父母的力量,这在其对待婚姻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他本来对朱安一点感情也没有,自己也明知道这一点,但是当母亲让他娶这位女性的时候,因无法违背母亲意愿,而将这位女性娶进了家门,这也给这位女性带来了一生的伤害。
2022-11-02
明永乐皇帝《敕赐侄鲁王肇煇诗》译注
胡 玥 偶然了解到《明史》中关于鲁王朱檀的记载,对这个王爷有了一些兴趣,从《诗意鲁王府》中看到他唯一的儿子——朱肇煇开创了鲁藩发展的新天地,深得朱棣的喜爱,就将朱棣给第二代鲁王写的长诗做了简单的译注,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探讨。 ——题记 敕赐侄鲁王肇煇诗
2022-10-31
清代仙居朱氏一族的文人及其落魄境遇
仙居朱氏徙自临海黄沙埠头。据《乐安朱氏宗谱》载,唐宪宗年间(806-821),朱永自湖北襄阳之义阳迁徙到温州永嘉。历四世转徙金华。第五世朱仁涛,自金华迁徙台州临海黃沙埠头。此后,有第八世朱邃迁居十三都下陈;第十世朱寿翁于宋建炎年间迁居社山;第十二世朱养直自黄沙埠头迁徙至东门河桥。又有第十三世朱仲旸,自东门迁徙至双楼。此外,东门朱氏又有分支至朱溪。截止目前,朱氏主要聚居在朱溪、小园、社山、双楼、新路、吴家井、后求、城关东门、李坎头、下朱、寺前等村。历史上,朱氏曾是仙居的望族,在科举上人才辈出。如明代时,有洪武年间的朱季用和朱焯,前者由人材,授福州州守,后者官至太常少卿。明永乐年间,有朱棐 ,由通经,被授授予仙居县训导。入清以后,仙居文教式微,诸多大族都转向尚武以求取名位,然朱氏一族却仍恪守文教以取功名,实为诸大族中所少见。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