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清朝二百多年统治带给了中国什么?
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
一、《吕氏春秋·古乐》 五曰:乐所由来者尚也,尚,曩。必不可废。有节有侈,有正有淫矣。节,适也。侈,大也。正,雅也。淫,乱也。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昌,盛也。亡,㓕也。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解,落也。有核曰果。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采隂气,以定群生。士达,朱襄氏之臣。
江苏沛县为“两代帝王乡”!朱元璋的祖籍原来在沛县这里?
史料记载朱元璋先祖居沛 沛县为“千古龙飞地”,有“汉高故里、明先世家”之誉。说“汉高故里”,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史书有载,世人认可。而“明先世家”,指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沛县。据民国七年(1918)《沛县志》,清光绪间知县朱公纯在县团确曾建有“明先世家”牌坊。但对朱元璋是否真的祖籍沛县,有人还心存疑虑。
朱熹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关系
潮汕朱氏源流与世系的调研
导、各位宗长、宗亲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受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述贤会长的邀请,前来南雄参加族谱与源流研讨会,感到非常荣幸。首先,在这里向广东朱熹学术思想研究会和述贤会长表示感谢。对能有如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宗亲朋友共同探讨表示感谢,预祝这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是文公之29代孙,来自广东汕头,祖籍潮州。由于家族“朱昆记”在潮州从清代至民国时期有过辉煌且跌宕起伏的历史,所以这些历史必须保存和传承,源流和世系需要延续。而家族又曾多次发生重大变故,所有的历史资料毁佚殆尽。寻觅和整理家族历史我责无旁贷,亦非常艰难和复杂。这促使我在十年前开始研究家族的历史和源流世系。也由于家族历史跟潮汕朱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对潮汕乃至粤东的源流历史进行了调研。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和分享潮汕朱氏之源流历史与各宗支之间的关系。
朱氏白鹿堂及《邗东朱氏十四修宗谱》
该宗谱由朱上敦编纂,始迁祖是明朝的朱旺三公,民国8年(1919), 木活字本。 始迁祖旺三公(缺讳),明初大移民,自苏州迁扬州东乡,旺三公六孙,以成六房。卷一序文、例言、碑记、墓志、文翰录、义举十则、勉戒十则,卷二传记,卷三至十六世系表。以白鹿书院为号。
2022-05-30
贵州开阳《紫江朱氏家乘》及其价值
《紫江朱氏家乘》是民国时期贵州朱启钤编的家谱及著作的合集。书印制极其精美,原装大厚册,纸白如玉。著名家谱收藏家励双杰先生在其《中国家谱藏谈》中说此书是“印制最精美的传世旧家谱之一,把家谱编修印制得如此精致的确不多见”。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介绍到:“是谱除《家乘》载世系表、先世传略、家规,余多系纂者自述行实、自集艺文,于地方史研究颇具参考价值”。叹之不愧为传世家谱中的白眉。此谱包括《紫江朱氏家乘》、《先世遗文》、《听自然斋铁笔拓本》、《蠖园文存》。今之存世者,一函六册的全本最为难得。其中最稀者为《听自然斋铁笔拓本》、《先世遗文》二册,这二册影印朱氏所藏拓片、遗墨、书画、玉佛等文物众多,印刷质量极高。其中部分内容为珂罗版套色印刷,内有彩色所印若干叶。 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号蠖公,贵州开州人(今开阳)。北洋政府官员,爱国人士。中国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收藏家。清末曾任京师内外城巡警厅厅丞、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等。北洋政府时代,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9年退出政界,经营实业,1930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筑研究,是中国现代市政建设的创始人之一。著有《蠖园文存》《存素堂丝绣录》《清内府刻丝书画考》等。
2022-05-26
山东泰安朱丰雨寻亲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朱丰雨寻找本族朱氏宗亲。 朱丰雨现年63岁,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人,据其言,其始祖大概与明初或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前来,期间可能经河北枣强县迁往山东济南府泰安,现寻根。
2022-05-09
福建省永泰县朱氏居住及人口分布情况
永泰朱氏有三大支,分别是长庆镇中洋(洙汾)朱氏、梅楼朱氏和同安镇文漈朱氏,均系宋代名贤、大理学家朱熹之后裔。他们有的奉命率部征闽,有的奉诏迁闽,都是明初从外地迁来的。 第一支是长庆镇中洋村朱氏。始祖朱仁二奉朝庭之命授总旗都指挥使,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从浙江省湖州府长兴县随汤和元帅征闽,战功显赫,受到朝廷''铁卷”嘉封,后年老归籍。不久,其三个儿子亦随汤和元帅殿闽邦,分别驻守在福州万宜境、后曹、西门等地。次子朱官弟充总旗之职,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率部屯种永阳(永泰)嵩口山后、洋边等地,后也回原籍。朱官弟次子朱亚春袭父职,亦随汤和元帅转战入闽,任镇海左卫,战事平定后于明、宣德九年(1434)定居永泰县长庆中洋创业,为永泰长庆茱山(洙汾)朱氏肇基祖,至今已有580多年历史,传世23代,繁衍子孙2080多人。
2022-03-29
葛剑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提到根,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的故乡,想到祖先的故乡,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千百万移民及其后裔往往已经不知道祖先真正的出生地,只记下了他们迁来的地方。这些移民的发源地已经被移民的后裔视为故乡,成为他们心中的根。直到今天洪洞大槐树还牵动着无数华北人的心,南雄珠玑巷被众多岭南家族视为故里。麻城孝感乡为四川的湖广移民世世代代所纪念人,客家人以宁化石壁为发祥地,不少苏北人以苏州阊门为祖先的来源,安徽安庆一带的百姓念念不忘的是江西瓦屑坝 这些地名,有的延续至今,有的却早已在地图上消失,空令人梦魂萦绕。 这些地方,有的只是一棵大树,有的只是一座城门,或为一巷,或为一村,如何能有如此多的移民迁出?
2022-03-28
曹树基 葛剑雄:山东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