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历史
朱姓寻根>
朱姓源起>
朱姓流布>
历史专题>
朱晓峰:牡丹江医学院院长
朱晓峰 男,1963年12月出生,黑龙江集贤人,汉族。199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牡丹江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委,牡丹江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黑龙江省第十二届政协常委。 1980年至1985年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任佳木斯医学院教师。1987年至1990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神经病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2年历任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至2007年任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2005年至2012年任佳木斯大学副校长。2012年至2016年任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6年至今任牡丹江医学院院长。 曾任九三学社佳木斯市第六、七、八届委员会主委;黑龙江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常委,佳木斯市第九、十届政协副主席;佳木斯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朱德元帅世家族谱(最新补充)
朱氏本颛顼之后,焕公居于沛国徐州府沛县,自唐懿宗元年焕公身进士出任十七年加授光禄大夫及昭宗即位,赐諡懿国公,生子朱环,字良玉。环公生诚公,诚公迁居宋州设立学校,继往开来,人称多才之士。 朱德乃焕公二十五代孙,文公(三子在公之后)十六代孙。朱德祖先仕耀公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从广东韶关乳源县龙溪枫树坪入川,在广安州龙台寺务农,后迁居至仪陇县乐兴梁惠山居住,乾隆三十一年(1766)再迁至仪陇县东部的马鞍场大湾,随着家族的繁衍,当地乡亲称大湾为“朱家大院”。
三都朱氏“一门三进士,十载两登科”
江西省黎川县潭溪乡三都村朱氏,始祖为万一公,是朱熹六世孙。从万一公到朱民表,又计四世。所以,三都朱氏将民表列为四世祖。请注意,三都,据说又称前盈、石城。 朱民表(1264-1343),原名用中,字子贤,号环溪。通五经,长于诗,学识深粹,隐居乡间。这个人相当于明代县城的邓元锡和清代中田的鲁九皋,不仅施善于人,而且学问高深,以培养人才为已任,在当地尤受人尊重。
湖南氏族源 流(朱氏卷)
黄元四七零四年小春月念三日 湖南氏族源流 朱氏卷 湘潭渚头桥朱氏(同族) 始祖通公,字圣基,宋开禧时自江西泰和县梅子坡圳上游学湖南,卜居湘潭城西唐兴湾,生七子:大儒徙善化;大清、大福、大麓徙湘乡,大福裔孙梦江又于元至正间分迁宁乡;大广仍居唐兴湾;大文徙居本邑渚头桥。大文公,字象先,号默轩,晚号渚头居士,后更名为大一,为渚头桥始祖。宗祠在永安乡瓦子坪,重建于清康熙57年(1718)。乾隆21年(1756)始修族谱。至1948年,全族人口15000余人,多分布于湘潭十四都石鼓湾以上,歇马以下及湘乡、宁乡、益阳、澧县、长沙等地。派语:作述后先起,建修次序成,才与昌山秀,品同义泽清,怀仁嗣必盛,立志道行能,九重锡凤诏,万代颂治平。
山东邾国国君迁居黄州
邾城遗址今称禹王城遗址,位于今黄冈市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境内。邾城在战国至汉晋六百年间,是江淮名城大邑,相继担负过城邑、郡城、王都、县城等历史角色,经历过先秦至汉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身影与功业,并形成地方政治中心与重要军事重镇的鲜明特色。但它名动天下之源,则是战国后期位于今山东地域的邾国国君南迁定居于此。 山东与黄州一北一南,相距千里,君临今山东地域的邾国国君为什么南迁定居黄州地域呢?说来话长。
2021-07-28
明代山东地区枣强裔移民考
2021-07-20
山东聊城茌平乐平铺镇温坊朱氏
温坊位于乐平铺镇东北6公里处,周边相邻村依次东为常杨西、南为齐常、西为英布刘、北为宋庄。现有3个村民小组,456口人,总面积约1500亩,其中耕地1158亩,村庄占地约200亩。村落呈东西长方形,主街道东西向3条、南北向3条。全村多为李姓、张姓、殷姓,同时还有朱、付、于、温、金、马等姓氏。
2021-07-15
山东聊城茌平胡屯镇北朱庄朱氏
山东聊城茌平区乐平镇朱庄朱氏
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镇朱庄朱氏家族
2021-07-12
四川三台县黄坭井朱氏家族字辈考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没有根,就没有未来。” 据三台县黄坭井朱氏家族碑文记载,现居四川省三台县刘营镇转江办事处黄坭井等地的朱氏家族,是大清乾隆年间,湖广填四川人口大迁徙过程中,由湖南长沙湘乡移居黄坭井的,至今已有两百五十多年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