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乘谱牒
家谱概况>
现存家谱>
家谱大观>
家谱修撰>
安徽朱氏源流编纂工作第二次会议
朱汉桥: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汉桥.朱汉桥,硕士文化程度,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12月入党,
朱礼彬:山东莒南县坊前镇朱家洼子村的来龙去脉
山东省莒南县朱家洼子村坐落在坊前镇南六公里。龙王河南岸,三河交界(龙王河,龙头河,砚柱河)五岭之中(刘家岭,东南岭,榆树岭,东北岭,摩天岭)近水靠河,土地肥沃,要岭有岭,要河有河,要川有川,林茂梁丰,有坊前小江南之称,几百年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因地势低洼朱姓居多,故名朱家洼子村,因连年遭遇水灾,1974年迁移南岭、北岭、南湖,建立新村,仍沿用原名。
朱氏家族,4000多年的历史:从西汉到新中国
西汉时,沛国(今安徽淮北市相山区)是朱氏的郡望地。沛国朱氏分衍出三大支:以朱濞为开宗始祖的鄢陵朱氏,以朱濞的弟弟朱轸为开宗始祖的昌侯朱氏,以朱进为开宗始祖的邑侯朱氏。朱濞、朱珍、朱进都是随刘邦起兵而成了气候的。 西汉武帝年间(前140年-前87年),吴郡朱氏逐渐走向兴旺发达。吴郡朱氏的朱买臣(?-前115年),字翁子,勤奋好学,后拜为中大夫。
【特稿】朱元璋与朱熹的宗族关系
朱熹与朱元璋,是中华朱氏的两座高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座丰碑,是中华历史的两大“圣人”。一个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E
临沂市河东区瑞鹊堂《朱氏家谱》
临沂市河东区瑞鹊堂《朱氏家谱》,由十六世孙朱时岱于1962年壬寅季春月编修。竖排,折页。河东区八湖镇沂自庄朱孔茂藏有复印本。 临沂市河东区瑞鹊堂朱氏族人系出于高阳,自明季六世祖朱应荐(字守志)公,因荒年由赣榆之沙河街迁临沂新庄后,于临沂沭东之双槐树,又分支到汤泉之东南沂自庄,三百余年,传十五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沙河十五世朱世崑、十六世朱时垚、十七世朱崇元的帮助下,借助带来的宗谱,对照沂自庄西北岭的祖茔之谱碑,匝月编纂而成。
2019-10-11
祖谱牒——河北省(永平府)乐亭县冯哨朱庄
祖谱牒——河北省(永平府)乐亭县冯哨朱庄;名谱:洪天传世广,兴家庆乃昌。裕民延国富,维兆震云翔。
朱氏宗谱(七)
唐,介公(朱熹为介公十二世孙)之十八世孙万四公在南宋末迁桐城罗塘洲,后第三代朝二、朝四、朝六、朝九四兄弟迁会里(现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会宫镇)。成为现遍布全球朱姓之始。这一支已于2011年完成会里朱氏忠恕堂九修家谱,共二十二本。
2019-09-29
朱氏宗谱(六)
解放以后,祖国大陆朱姓修谱一度中断,但港、台地区则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谱问世。时至今日,修谱之风在祖国大陆又悄然兴起,就笔者所知就有多处朱姓在新修族谱。如湖南平江岑川紫阳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谱》,1993年湖北应城紫阳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谱。
朱氏宗谱(五)
明清之世,朱姓修谱之风更盛,并产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这样的谱学名家。朱次琦在继承前人谱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编纂体例,强调重实证的修谱方法,编成了一部清代谱牒的典范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谱》,被誉为“清代谱牒学发展中的一个大家”(见《谱牒学研究》第三辑所载冯尔康文《清代谱牒学家朱次琦》)。
朱氏宗谱(四)
理学大师朱熹也非常重视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后,曾率领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寻根访祖,又亲自编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谱》,并撰写谱序。他的这种重视家族历史的态度,为后世朱氏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