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棣的朱氏菩提拳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1/05/06|浏览量:2236

						

走进山东滨州无棣县车王镇,沿千年古桑园一路向西,不足两公里便来到朱氏菩提拳发源地——朱家村。这个小村庄,于康熙年间从诸城迁入立村,自古盛行尚武之风,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历经朱法堂、朱德恒、朱登阁三代传承人二百多年的传承,朱氏菩提拳培养了一大批德艺双修的高徒,弟子千余人遍布省内外,在省市县都有深远的影响。


1.jpg


10.jpg

朱氏菩提拳第四代传承人朱树理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第四代传承人:朱树理

菩提拳是中国传统拳法的一种,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动作连贯,变化多样,刚柔相济,朴实无华,虚实有度,快慢相间,形神兼备,技击性强。该拳套路较短小,运动多为直线往返。“一字马一片身”是菩提拳独特的攻守方法。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菩提拳以自己的侧身对准对手的正中,前手似弓,随机应变以寸劲或防或攻;后手相随,或上或下,守中护肋,这种技击观念和当代格斗技术异曲同工。菩提拳在传承中融合了白猿拳形体轻盈、动作敏捷和点子拳短、平、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朱氏菩提拳,凝聚着历代传承人在实战中总结、在演练中提升的智慧结晶。朱氏菩提拳现有拳术12套,器械11套,对练12套。

9.jpg

10.jpg

 “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未来和希望,练拳得从娃娃抓起”。自2018年9月1日组建朱氏菩提拳少年武术队以来,朱氏菩提拳第四代传人朱树理、朱树胜免费义务教学,武术队从最初的十几名孩子发展到现在四十余人。每到周末,夜幕降临,这个以往静谧的小村庄就热闹起来。拳来脚往、刀光剑影,喊号声、喝彩声不断,朱家村朱氏菩提拳少年武术队开始了一周一次的训练。虽然习武设施简陋、场地窄小,师资力量薄弱,但拳法传承活动有条不紊、精彩纷呈。孩子们从最初对传统武术、对朱氏菩提拳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弓步、马步、歇步,正踢、侧踢以及菩提拳第一套、五步拳、太极扇、太极刀等有了初步掌握,提升了孩子们那种“我学菩提拳、菩提拳伴我成长”的自信心和精气神。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一个村庄,没有文化就谈不上凝聚力,没有文化传承更谈不上家族优秀思想的传承。朱氏菩提拳就是朱家村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村尚武精神的体现。朱姓家族同宗同族、同心同德,通过对朱氏菩提拳的传承活动,朱家村焕发了新光彩,优秀的拳文化融进了当下村民的日常生活,带动民风、村风向善向好,在全村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氛围。

两年来,朱家村武术队在省市县武术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9年,参加滨州市第二届、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比赛,获得个人一、二等奖和团体一等奖。2019年11月,15人次参加滨州市第十四届全民健身传统武术大会,荣获两枚金牌,九枚银牌,三枚铜牌。无棣电视台新闻节目、《无棣功夫》栏目组以及滨州电视台新闻节目文化旅游节目先后进行采访报道。 

17.jpg

17.jpg

2020年7月25日,无棣县朱氏菩提拳研究会成立,央视频、齐鲁网、山东电视台体育频道、滨州电视台、滨州网、无棣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学习强国也播发了活动的相关视频。如今朱氏菩提拳在朱树理、朱希祥、朱树胜、朱树儒、朱永贵等传承人的带领下,吸引了朱家村周边十几个村庄菩提拳爱好者利用晚上时间在一起打拳练武,交流切磋,形成了良好的全民健身发展环境和坚实的群众基础,菩提拳的传承更是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8.jpg

19.jpg

20.jpg

23.jpg

合影

24.jpg

文稿:朱树理 蒋文杰

录像:蒋文杰 张彦

摄影:蒋文杰 崔温平 张彦

1593851737996225.jpg

喝中华朱氏酒,练朱氏菩提拳!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微信号:19819884266)

image.png

如喜欢,邀请您到中华朱氏商城

点击:http://www.zhzhus.com/wap/store.html(手机版)


蝴蝶(飞舞).gif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