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研究会活动总结报告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1/09/10|浏览量:1945
明朝历史文化研究会,自开封市民政局2020年2月26批准成立以来,在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正确领导及关怀下,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之号召,在没有经费之情况下,努力开展工作,成绩可嘉,有口皆碑。具体工作成绩如下:
一、2020年9月21日,由本单位申请的大型中医药方剂类书《普济方》商标,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并颁发证书。
中医药方剂学家朱橚(1361-1425),续皇明七世、大明开封周藩始祖、第一任周王(周定王)。元至正辛丑(1361)二十一年秋七月丁巳(初九),母孝慈高庙皇后马氏于安徽凤阳出明太祖嫡五子,命名“朱橚”,其貌类太祖眉秀目炬、日月丽天、奇伟俊美;天生聪慧、好学多才;自命“蒨”(草长得茂盛之意);承释迦牟尼陀佛之志,法号“园真”,好布衣(世称布衣王爷);洪武三年(1370)四月初七,封吴王;十年(1377)六月庚申,册宋国公冯胜女为嫡五子吴王橚妃。十一年(1378)春正月甲戌朔(初一),改吴王封周王,藩国开封,“罢北京汴梁”留紫禁城宋故宫为府邸。十四年(1381)十月,周王年廿就藩开封,辖管“76郡、县”,以孝冶天下,风行方域烝烝;又哉于时肺腑之藩,罔不洒濯[zhuó](有冤枉而不洗刷),以承休德,以土旷衍,庶草繁芜,摭其可佐饥馑者,得四百余种,著《救荒本草》四卷,乃躬自绘图而注疏之;为中国植物、医药方剂、针灸学之大成者。周王于洪熙元年(1425)润七月丁巳(二十日),薨世,在位五十六年、享六十有五,大虑静民、安民法古。故,明宣宗即位宣德,赐其皇五爷谥曰“定”(称周定王);葬钧州明山(今禹州市无梁镇老官山)。
(一)“违规”迁镇云南
洪武二十二年(1389)十二月初十,以“周王橚擅弃其国来居凤阳,并私会岳父(宋国公)冯胜”为故,敕命周藩谪迁云南;遣使敕西平侯沐英曰:“周王迁镇云南,至日择第居之,应有军民之务尔英自理之”。洪武二十三年(1390)春正月初一,诏豫王桂(明太祖第13子朱桂)驻汴梁。因命豫王居其旧府,寻诏还命周定王世子朱有燉监其国。丁卯(年初三)敕河南右护卫及仪卫司曰:“周王迁镇云南应有官军、校尉、仪仗,俱遣赴云南参侍;命河南布政使司与道里费,由狭西连云栈陆路以往”。于是,指挥佥事李兴率军马5500人启行云南。周王橚徙云南途路不忘救荒济民。
周藩“迁镇”云南近三年期间,见老百姓有病,亲尝百草“九死一生”著述《袖珍房》为黎庶义诊;见老百姓没有饭吃,著述《野食》择荒充饥;鼎力以助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治理云贵河道、兴修水利,为云贵人民造福(有关周定王朱橚于云、贵善举史料,迄今仍有详细记载)。其著《袖珍方》于自“序”言称“予当弱冠之年,每念医药,可以救夭伤之命,可以延老疾之生,尝令集《保生余录》《普济》等方,至洪武庚午(二十三年即1390年),寓居滇阳,知彼夷方,山岚瘴虐,感疾者多。惜乎不毛之地,里无良医,由是收药诸方,得家传应效者,令本府良医,编类锓诸小板,分为四卷,方计三千七十七,门八十一。名曰《袖珍》”。《袖珍方》全书四卷三千多方医药方剂,周王朱橚于中国植物学、植物方剂学、汉医药、针灸学成就巨献。
(二)周定王著作影响世界
周定王著作严谨“因疾授方,以方司药”;总结历史医家用方经验“条方类别,详切明备,便于应用”。仅其《袖珍方》一书,于明代就被翻刻十次有余,可见医之所重。周定王庶民云贵期间,所著《救荒本草》《普济方》还未成形,仅带《袖珍方》一书,随行云贵。但对于我西南边陲疾患百姓,却带来了福音(如今犹在)。《普济方》被认为“采摭繁富,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明中叶李时珍于《本草纲目》既引用周定王414种偏方。清人纪昀(1724-1805)收编周定王《普济方》入《四库全书提要》全书共分168卷,计1960论,2175类,61739种药方,239图。对于所述病症均有论有方,进而保存有大量明朝周定王珍贵的医学资料,为后代学者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周定王著作之中《救荒本草》成就最为突出。如果说《普济方》重在整理综合前人的成就,而《救荒本草》则是以开拓新兴医学领域的标新。于今疫情肆虐世界之时,我等当以怀周定王朱橚医学之故,以望我中华传统医药之学普遍东方,为我子孙用、为华夏民族用、为大千世界用。
二、2020年11月3日,于南京举行《明太祖诞辰692周年纪念活动》。应南京市政府及明孝陵管委会之邀,自2018年(明太祖诞辰690周年)起,我单位携领全国各地市同类组织,每逢夏历九月十八日(明太祖圣诞日)照例举行纪念活动。
《明太祖诞辰692周年纪念祭文》
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盖自其托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时时用兵,时时禁谕诸将,无一字而非恻怛,亦无一字而不出于忠诚。故天下士咸愿归而附之,而乐为之死也!
明太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无古人。“不和亲、不赔款、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凡我中华昆仲皆必仿者也。
盖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我朱氏一族来世不易之今天,是祖宗忍辱负重、不惜生命而圣举。我等朱氏后裔,理当报本溯源,承先祖之优,传先祖圣德,记宗族之缘由,录先贤之故往,忠孝传家,爱国爱民!今,逢岁次庚子九月十八,公元纪2020年11月3日,我明太祖诞辰692周年之际,我辈该当铭记明太祖《治家圣谕》: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今于我中国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西方列强犹遏我中国发展、吞噬我中华之心不死。我辈决不等闲视之,时每牢记明太祖遗训,传我先贤之优秀,承我祖宗之文明,以加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今逢多事之秋,告慰圣灵,以鉴我心:我华夏儿女,缅怀先祖,开启新程;团结奋进,秉承先祖遗志,共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告慰我祖之圣灵,敬献素馐,伏维尚飨!行我华夏传统之大礼,再告慰我先祖圣灵!
岁次庚子九月十八公元纪2020年11月3日大礼告成!
——明朝历史文化研究会撰文
三、2020年11月30日应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邀请,造访《洪武大帝》剧本编委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受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之请,我单位加入《洪武大帝》剧本创作。
《洪武大帝》原作者周洪恩,伏案27年底稿基本形成,因技术问题,特受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邀请我单位加入编辑、校对、审稿等事宜。
四、2020年12月1日,由本单位编撰的《大明风骨》400万字巨著,喜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
本单位发起人及法人朱荣梼自2009年始笔,至本年度7月31号收笔,历时十年有二寒来暑往,《大明风骨》400万字巨著完稿,目前已进入河南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阶段,预计年底出版。
五、2021年春节正旦,由本单位编撰的《皇明后裔封丘宗谱》于封丘颁发。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撰国史、编方志、修家谱,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之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中华民族三大历史瑰宝之一;是祖宗之魂。没有谱者,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削了根的浮萍,无法感知传承的力量;没有收藏家谱者,缺乏教育传统文化的工具;没有家规者,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没有家训者,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标准。
正所谓刀有刀谱、枪有枪谱、剑有剑谱、棍有棍谱、琴有琴谱、棋有棋谱、书有书谱、画有画谱、家有家谱…。有谱的家庭方能实现:做人靠谱、做事靠谱、说话靠谱……。
我单位受封丘皇明朱氏之委托,费时一年时间,以助成《皇明后裔封丘宗谱》并于2021年春节初一正旦,亲临现场主持颁谱仪式。
六、2021年4月3日,为我单位编著《大明风骨·藩王篇》寻找素材,赴许昌禹州造访老文物局局长、国宝卫士、老学究教之忠老先生。
教之忠老先生,今龄九十有六,历官禹州市文物局局长30余年,曾对明太祖嫡五子“大明周定王之陵”之开发及文物保护,做有极大贡献,曾被河南省文物局命名为“国宝卫士”。其手中掌握大量有关中医药学家朱橚生平史料。为此我单位特于2021年4月3日至禹州造访,收获满满。
七、2021年4月4日(清明),于禹州市明山周定王陵举行《纪念中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活动》。
清明节,为我中华传统节日。自2017年起,我单位(时为明朝历史文化研究会筹备会)决议“常例每逢清明节祭奠周定王”。本年度清明节照常如例。
《2021年岁次辛丑清明祭周定王祖文》
今逢清明,祭告列祖列宗:
沛国震家声,亥仙示豪雄,折槛表忠臣,敬则廉哀荣;
师古育贤通,茶院润宋圣,句容袭日月,苦寒露英明;
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
洪武俭朴种,敬稷慎军政,清正藏领袖,仁义卧御龙;
承先光祖训,修德振家声,景福延龄绪,永世庆华宗。
维时公元,二〇二一,岁次辛丑,清明之际,举家共祭;
上应天时,下顺民意。皇明子嗣、周藩后裔,谨备礼仪,
青果素锦、清酌庶馐,爆竹香楮,奉祭祖茔,至孝至笃。
恭请祖宗,享我蒸黍。先祖陵前,万千思绪,重读训言,
铸嵌永志!
在列祖列宗面前,铭记我明太祖高皇帝《治家六谕》: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在列祖列宗面前,铭记我祖周定王训言:
为官不贪、为民不贱;医可救夭伤之命,药可延老疾之生;救百姓于水火、助黎民于安康,吾尝三复思之,惟为善迹,有益于世,千载不磨。
上列祖训,常念常想,发誓牢记,永世不忘,德善则兴,仁义则昌;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内忧外患,世道无常。赵宋末造,蒙忙拓疆;
神州陆沉,百年余殃。唯我太祖,高墙缓王;廓清中土,日月重光;
千古一帝,草芥为王;洪武移民,肇启农桑;惩治贪腐,重建纲常;
圣君爱民,抚度四方;万国和融,太平共镶。足历海岱,百业兴旺;
煌煌我祖,谋家国事,心劳尽瘁,万古流芳。
我祖讳橚,嫡出高皇,天之娇子,初封钱塘,御命吴王,避讳直隶,
改藩汴梁。自命草蒨,谥号定王。布衣自居,国事胸装;孝冶藩府,
烝烝风扬;哉于肺腑,罔不洗伤;以承休德,扩土为旷;庶草繁芜,
摭叶救荒;黎民之苦,昼夜不忘;治理黄河、云贵艺桑,兴建水利,
恩泽众广;中医方剂,普济万邦。懿德仁勋,万世颂扬。
华夏朱氏,源远流长。两朝天子,一代圣贤,两位廉相,国之栋梁。
英才辈出,谱写华章。我等后人,沐祖恩光;抚今追昔,感谢上苍。
几多自豪,无尚荣光;几多悲壮,酸楚心伤。沧海桑田,日月闪光。
大明王朝,朱氏辉煌,治隆盛世,远迈汉唐;万国来朝,豪迈雄壮。
扬眉吐气,华夏阳光。
我等朱氏,系出明皇,缅怀先祖,追思绵长。树碑缮坊,心铸圣像;
告慰先祖,恩泽家帮。祭拜祖先,诚恐诚惶;沮水盈盈,无限忧伤。
祖宗在上,后裔子孙,祖训不忘;重温训言,倍感激昂。爱国爱家,
节俭崇尚;修身齐家,世代安康。欣逢盛世,开启新航。士农工商,
新功再创;惟仁惟善,本固宁邦。励志守节,荣辱共当。团结进取,
经济荣昌。引领文明,共赴小康。
具茨巍巍,明山高昂。卧虎威扬,青龙莽莽。松柏凝翠,春花芬芳。清明怀祖,敬献心香。今此敬奠,告慰我祖,伏维尚飨!
——开封市明史研究会朱氏荣梼撰文
八、2021年7月5,由本单位申请的大型中医药方剂类书《普济方》,喜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出版。
自2020年疫病泛滥以来,中医在打赢“治愈、康复”战疫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其中就有《普济方》中治疗“瘟疫”之方。党和国家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和普及尤其重视,为此我单位在原版《普济方》基础上,补漏拾遗,并将周定王后裔家传《普济秘方》作为补充,以成千万字巨著《普济方》再版;以配合我国家中医药事业显现辉煌。
九、2021年8月16日(辛丑七月初九日)为明代中国医药、方剂、针灸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1361-2021),因疫情改为网上纪念。
《中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檄文》
2021年岁次辛丑七月初九即8月16日,为大明中国医药、针灸、药圣、布衣王爷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日。原本计划,届时举行的“大明中国中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活动,因疫情改为网上纪念。
自左年疫病泛滥以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礼先生为代表的、坚持中国传统中医药事业的战士们,在打赢“治理、康复”这场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并为世界瞩目。介于疫情再一次肆虐横行世界之时,我辈当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全面恢复中医药传统文化”以缅怀药圣周定王为故,期我中医药事业重放光辉。
垂此网上纪念,不拘文体格式,五言七言绝句、诗歌、散文不限,以择优筛选,录入再版《普济方》,流芳后世。凡本次入选者,经本“明朝历史研究会”同意,发放《明朝历史研究会研究员证》。敬期我朱氏优秀儿女积极参与,为盼(止于本月底)!
发文:中国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组委会
明朝历史研究会(8月14日行文)
附《中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征文选
《祭思周王爷》·朱广伟
大明布衣周定王,救民研创普济方。本草源出此魁宝,造福后世万代扬。
源出朱皇不争齐,淡泊名利独爱医。鞠躬尽瘁书丹青,千古良方为普济。
《忆周定王》·朱昭玉
每每今日,遥祭定王,感恩戴德,泪湿衣襟。生命延续,德以定王。
日月明天,遥思肇基;淌过江河,知祖浩恩;亘古以后,我辈是您。
《诉衷情·追思周定王》·周定王诞辰660周年朱荣楷填词为念
封藩建国古汴梁,重任扛肩上,中原流年多难,病疫兼饥荒。
尝野草,著济方,民敬仰,扶正祛邪,苍生受益,固国安邦。
《念药圣周定王》(药王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朱荣梼
七月秋九阳,天青野菊黄;岁岁逢此日,凤阳出周王;
弃爵拾布衣,摭叶佐饥荒;遇罔不洒濯,休德以土旷;
九死一生忞,绣苦民安恙;蒨气贯长虹,悬壶普济方。
七月二十浩然去,留有丹青垂世长。
《缅怀周定王》·朱圈才
两朝天子一代圣,大明帝国汉再统。太祖嫡五封开封,藩王讳橚领众藩。
文才武略超圣贤,为民亲试百草尝,万古流芳著医书,普济草本救疾苦。
镇守中原三变故,迁云迁凤迁南京。屡经困楚志不改,使得真才留万古。
谦虚谨慎创奇迹,保生余录珍袖方,药医针灸样样棒,子孙孝贤万载传。
《颂周定王》·朱长振
太祖提剑定乾坤,周王针灸疗疾根。尝尽百草著普济,汗青留有一丹心。
不慕君王在朝堂,布衣坦然山川旁。难承父业治天下,良医良王后人仰。
救世普济六百年,大明周王美名传。行医济民献肝胆,皇明精神照人寰。
《赞周定王》·朱爱民
布衣王爷出朱门,悬壶问世普济方;医者仁心救民苦,妙手回春响华夏。
有志布衣定王爷,赤足高山与小溪。遍尝天下千株草,愿除人间万年苦。
《赞周定王》·苏萍
贤德朱橚定王爷,遍寻山川小溪涧;尝尽丛林万株草,普世良方济千年。
《祭明朝周王公朱橚》·朱名好
大地藤草合万方,調配得当救病伤。鞠躬尽瘁济华夏,千尝百试为民康。
《水调歌头·缅周王》
(周定王诞辰660周年,朱剑甫填词缅怀)
大明周定王,就藩古汴梁。儒礼风范盖世,德正孝安邦。
救百姓于水火,助黎民于安康,长桑民乎万民敬仰。
尝遍百草药,汇集古今方。普济方,袖珍方,救命方。
救荒本草四卷,医方集大成。
辩证阴阳虚实,调理温凉热寒,扶正祛瘟邪。
泽被千秋代,我辈当缅怀。
《中医药学家朱橚诞辰660周年纪念词》·朱本喜
藩屏帝室立开封,一代周王起大明。万石皇恩承雨露,千秋药典护苍生。
身躬济世布衣子,名重救荒本草经。带砺山河辉五彩,众香国里绘丹青。
《重修周定王陵有感》 作者:朱荣梼
十轮甲子岁更迭,明周裔孙敬祖惬;万户同心向明山,摇晃旌旗填地阙。
九重陟降天庭近,壮哉兹陵自古懈;重门列戟园陵肃,乾坤再凝日月色。
《临江仙·定王陵抒怀》 作者:朱荣楷
巍巍明山定王墓,降青龙伏白虎,王橚功德惊世瞩。
救荒尝本草,深谙黎民苦。
悬壶济世悯苍生,安天下心不孤。皇权谗言耐我乎?
意蕴元宫词,方剂泽千古。
《沁园春•重修周王陵》 作者:朱均平
嵩岳余脉,雄壮威武,绵延起伏。
观具茨山麓,明山腹部,风光秀丽。
周王陵墓,吾辈先祖,长眠安寝在此处。
忆往昔,李贼率盗匪,冒大不韪。
珍藏全被掠走,使陵寝糟蹋不忍顾。
曾几去瞻仰,沾襟泪泣。
缅怀先祖,宗亲齐聚;
涌跃解囊,齐心协力,重把祖陵修复。
看今朝,塑像碑已好,但等揭幕!
秋祭•定王陵 作者:朱登平
玉龙飞遥九重天,官山之下王陵园。当年挥戈逐胡路,尝草扶民孝仁连。
风波亭上笑谈言,著书汴城方剂间。承继太祖一统志,七十二郡福泽绵。
秋祭•定王陵 作者:朱德仓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太祖创业垂千古,定王施政济民生。
钧山祥云绕祖陵,百万后裔奋力行。待到寝陵峻工日,后裔叩恩谢祖功!
十、本单位承若:虽有工作之喜,必戒骄戒躁,尚乃积极努力。我单位将在开封市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英明领导及关怀下,将不遗余力,紧密配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全面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及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努力工作!
具体工作计划为:(1)因疫情之故,自开封市民政局2020年2月26批准成立以来,我单位尚未正式成立,此为原因之一。其二,按计划,俟《大明风骨》《普济方》出版的同时,为开封市明朝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敬献贺礼。届时,乃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中国台湾地区明史爱好者都要参加;诚邀开封市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领导莅临讲话并指导工作。期盼贵单位光临!
此总结明朝历史文化研究会敬呈开封市民政局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