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彩焕家庭:81个孩子1个妈 用爱筑起温暖的家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0/29|浏览量:1319

						来源:全国妇联
 “我的家庭在今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得知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无比喜悦。因为这份荣誉,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还有福利院的孩子们,都为我感到骄傲。其实,我做的这件事很普通。”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儿童福利院的保育员朱彩焕说。

然而,朱彩焕所说的这件“普通”的事,并不那么普通。从16岁开始照顾第一位脑瘫弃儿算起,她将20年的青春芳华都献给了福利院的孩子们,一双勤劳的手,哺育了81个孩子。一颗善良的心,温暖了81个孩子。作为师宗县儿童福利院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家长,朱彩焕将自己的生活与81个孩子的命运紧紧相连,她的爱心善举也默默感染着爱人和孩子,使自己小家庭与福利院大家庭的幸福快乐密不可分。

1998年2月,师宗县的一位退休老人在街上捡到一名只有5岁的脑瘫弃儿。之后不久,老人向朱彩焕的父亲求助,希望他帮忙在村里雇个心细的人来照顾这个孩子。当时正值花季年龄的朱彩焕与父亲一起去看望孩子,让她没想到的是,孩子一看见她就开心地笑了起来。那一夜,朱彩焕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孩子纯真的笑脸。她下定决心,要帮忙照顾这个孩子。

朱彩焕打从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她每天给孩子洗澡,领着孩子散步,给孩子讲故事、读童话书。孩子总是对着朱彩焕笑,有时候还口齿不清地喊她“妈妈”。一年后,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这名脑瘫弃儿被安置到镇上的敬老院,老人们给她取名“小香”(化名)。可是6岁的孩子此时已然离不开朱彩焕,会哭着喊着找“妈妈”。朱彩焕也无法割舍与孩子的感情,于是她又做了一个决定——留在敬老院,照顾小香。

2001年12月25日,师宗县成立儿童福利院。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朱彩焕带着小香搬了进来,她成为福利院的第一名保育员,而小香也有了自己的“家”。


朱彩焕、赵世才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在一起

过去的18年间,朱彩焕先后带过81个孩子,他们中有的残疾病弱,生活无法自理,有的调皮捣蛋,有的嗷嗷待哺。朱彩焕陪伴着81个孩子走过了6000多个日日夜夜,孩子们知道,只要有“朱妈妈”在,“家”就在。如今,这些孩子有的被人领养,有的已经成家立业,还有的依然在福利院生活。

福利院是一个小集体,更是孩子们的大家庭,朱彩焕用年轻纤弱的肩膀承担起“一家之长”的责任。但作为自己家庭里的女儿、妻子、母亲,她却亏欠了很多很多。


两个女儿平时都由公婆照料

2002年5月,朱彩焕的父亲不慎跌倒,摔断4根肋骨,需要住院20天。她的妹妹还小,焦急的母亲多么希望大女儿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帮忙照顾父亲。可是当时,福利院接收的弃婴黄小梅正在昆明做心脏手术。一边是卧病在床的父亲,另一边是重病的孩子。如何取舍?朱彩焕的心被撕扯着,进退两难。最终,强烈的责任心让她选择留下来,照顾黄小梅。没能对父亲尽孝,朱彩焕也深深自责过,曾经有好几次她在梦里喃喃自语:“爸爸妈妈,我不是个孝顺女儿。我对不起你们,但我别无选择。”


为小女儿庆祝生日

让朱彩焕欣慰的是,爱人和大女儿都很理解她,家人们也用各自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她。在她的眼里,爱人赵世才就像福利院孩子们的亲爸爸,一有空闲,他就来到福利院给孩子们做好吃的菜,还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大女儿小婧今年12岁,也非常懂事,经常来福利院当妈妈的小帮手。有时候她问女儿:“妈妈没能在身边照顾你,你怨不怨妈妈?”女儿毫不犹豫地说:“福利院的弟弟妹妹们更需要妈妈的照顾,妈妈放心,我会和爷爷奶奶生活得很好。”

无论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福利院的孩子们,朱彩焕总是这样教导: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长大后要做对社会有用之人。

说到“家”,朱彩焕说:“我有三个家,一个在乡下,一个在城里,一个在福利院。”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她哪一个都割舍不下。因为三个家连着同一颗心,一颗为了给孩子们温暖的爱而炽热燃烧的心。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