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朱樉后裔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19/11/05|浏览量:4144

						

秦王朱樉后裔


秦王朱樉后裔


秦王朱樉后裔

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各地为王,其中二儿子朱樉被封到西安镇守陕西,号为秦王。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西安的秦王朱樉、太原的晋王朱棡以及之后发动“靖难之役”、把皇位从自己侄子手中抢夺过来的燕王朱棣,都手握重兵,其中尤以秦王朱樉的兵权最重。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所以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嫡第二子朱樉为秦王,并下令他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到西安建国就藩,朱樉的后裔,便繁衍形成明朝宗室的第2房。

    第1代秦王朱樉(公元1356--1395年),在太祖的24个亲王中居长,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任宗人府宗人令。两年后,因建造王宫太过奢华和其他过失,被召还京师受责,两年后才回到西安藩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率兵镇压兆州(今甘肃临潭)少数民族叛乱有功,受到朱元璋赏赐。同年,因病去世,谥为愍,故史称秦愍王。}:

    朱元璋为二房秦愍王朱樉后裔制订的20个派字是:“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o

    秦愍王朱樉原配妃王氏、次妃邓氏,共生六子,均封王:嫡长子朱尚炳,嗣封为秦王;嫡二子朱尚烈,封为永兴郡王;嫡三子朱尚煜,嗣封保安郡王;庶四子朱尚烐,封兴平郡王;庶五子朱尚灴,封为永寿郡王;庶六子朱尚炌,封为安定郡王。

   第2代秦王朱尚炳在位时,曾镇压过沔人高福兴暴动。燕王篡国称帝,曾派使到西安,朱尚炳初时傲慢无礼,后被明成祖威胁,才谢罪归服。明永乐十年(公元1411年)去世,谥为隐,史称秦隐王。生数子:嫡长子僖王朱志堩,嗣封为第3任秦王,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去世,无后;嫡二子怀王朱志均,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嗣位为第4任秦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去世,无后;庶三子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为系),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进封为第5任秦王。

   秦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为系)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死后,由嫡长子朱公锡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袭封为第6任秦王,这便是秦惠王,而封他的弟弟朱公铭为临潼王。临潼王朱公铭生的庶长子朱诚澫袭封临潼王,二子朱诚润封为镇国将军。*

   秦惠王朱公锡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去世,由他的庶一子朱诚泳(原封镇安王)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袭封为第7任秦王,此即秦简王。秦简王朱诚泳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去世,无子继位,改由从侄朱秉欆嗣封。

    秦昭王朱秉欆,本是临潼王朱诚(氵+粲)庶一子,初袭封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改嗣封为第8任秦王,但第二年便死了。他死后,由他的庶长子朱惟焯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袭爵为第9任秦王。秦定王朱惟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去世,也无子嗣位,改由他的再从侄朱怀埢袭封。

    秦宣王朱怀埢曾祖是镇国将军朱诚润,朱诚润生辅国将军朱秉栿,朱秉栿生奉国将军朱惟燫,朱惟燫生子朱怀埢,初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二十七年嗣封为第10任秦王。

    秦宣王朱怀埢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他的儿子朱敬镕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由隆德王袭封为第11任秦王。秦靖王朱敬镕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去世,生数子:嫡长子朱谊澡,嫡二子朱谊(氵+巛头+夕),三子朱谊漶。

   秦敬王朱谊澡,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封世子,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袭封,为第12位秦王,十四年(公元1586年)去世,无子嗣位,改由弟弟朱谊漶袭封。

    秦王朱谊漶,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封奉国中尉,十四年(公元1586年)加封紫阳王,十五年(公元1587年)改嗣位为第13任秦王。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朱存枢于万历后期袭封为第14任秦王,也是最后一任秦王。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大军攻入关中,西安沦陷,秦王朱存枢被俘,投降起义军,被大顺政权封为权将军。此后,大顺义军失败,朱存枢下落不明。至此,建藩西安长达273年的秦王藩国灭亡。秦愍王朱樉的后裔也在这场浩劫中或被杀戮,或被迫逃亡,下落不明。

秦王朱樉后裔

来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c4b9760100g8kv.html,请作者联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