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朱子分会清明节前祭拜朱子祖先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3/28|浏览量:1416
【世界朱氏网站扬中讯】 2024年清明节前,江苏省镇江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扬中分会组织部分会员,赴福建省武夷山和江西省婺源地区,祭拜朱子祖先。
3月23日,扬中朱子分会一行6人从镇江出发,中午12时到达福建省南平火车站。午饭后租车先行祭拜朱子母亲祝夫人。
![]()
祝夫人墓地在福建建阳市莒口镇马伏村含泉林,是朱熹与蔡元定同参而定穴的。《人子须知》记其地名为寒泉岭,应是朱熹所取,乃指寒泉之思,典出《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之后,
接着驱车前往黄坑镇,步行上山,来到“宋先贤朱子夫人刘氏墓”前,按照中国传统的民间礼仪,进行祭拜。大家怀着祟敬的心情,有序站立在老祖宗的墓前,面向祖先三鞠躬,默默地缅怀祖先科学的理学精神,志在学习、传承和发扬光大。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和罩慧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
祭拜祖先朱子后,扬中朱子分会会员来到朱文公纪念馆,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朱文公雕像。大儒世泽开篇: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两位先贤并称为”北孔南朱“。孔子集上古学术之大成,开创了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人物。朱子崛起于南宋,继北宋道学兴起、儒学重光之后,融会贯通,成为儒学中坚人物。
24日,扬中朱子分会会员来到南平武夷山朱子故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交流成果展馆参观。
据了解,该馆面积近160平方米,展出版面25块,精选活动剪影80余张,展陈实物近50件,展示内容时间跨度达800余年。展馆以时间为脉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归,以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为己任,以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宗旨,充分展示了朱子文化在海峡两岸交流的成果和举措。该馆的建成,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峡两岸以朱子文化为纽带的交流成果,成为五夫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也将“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上发挥更大作用。
![]()
随后,扬中朱子分会会员来到朱子手植树前合影留念。
此树是(1145)正值朱子16岁生日,义父刘子羽为少年朱子举行一个正式的成人礼仪式(古称冠礼)。恩师刘子翚(屏山先生)传授他“韬光养晦“,取意《易经》中“木晦于根,春荣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一句,同时给朱子取字“元晦”。朱子亲手植下这棵香樟树以示纪念,寓意能如此树,扎牢根基,汲取养份,茁荘成长,成就大业。
![]()
上午10时许,大家来到高大壮观的朱子雕像前,合手祭拜。朱子雕像背靠文公山,面向籍溪水,高71尺,象征朱子71年的生命历程。周边荷田环绕;朱子面容慈祥,左手持卷右手捧心,似与造访者娓娓讲述: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25日,扬中朱子分会会员来到婺源,登上文公山,祭拜朱子高祖母。
多次回江西婺源文公山祭拜高祖母的朱熹,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 ),亲手在墓周围按八卦布局栽植了24棵杉树,以培脉护气。
在婺源,扬中朱子分会祭祖扫墓活动,得到了婺源朱子文化研究会朱海龙会长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同根同源,相见分外亲切,相交着实甚欢。朱会长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讲解了许多朱家历史和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故事,大家学到了知识,增加了对朱子历史的了解,增强了自信。
(信息来源: 世界朱子网扬中站 朱松华)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4年3月27日
同一个世界,追求不同的境界,世界朱氏网追求:创新、文明、祥和、拼搏!
(有事找站长,支持世界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