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海县朱氏源流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1/14|浏览量:1953

						

  据载,秦汉时沛人朱濞、朱轸兄弟后裔南迁吴郡。

 《紫阳朱氏武陵派宗谱》说:朱熹八世祖其先居吴郡,唐时避乱徒歙州皇墩,后迁婺源和建阳。朱熹三子朱在裔孙朱祖玉复迁苏州。因宋朱熹祖居婺源县紫阳镇而得名紫阳堂。东海属紫阳堂的有张湾乡撂车沟朱氏,系明初洪君赶散时从苏州阊门专诸巷迁来至守字辈已14世,分居灌云、沭阳较多。

 还有白塔埠朱氏系明初从昆山县迁来。平明朱氏原籍苏州阊门水朱庄二孔桥,始迁祖朱洪系明洪武年探花,官封海州总兵,举家迁海州,越150年散居四处,一支迁朱顶,又50年后朱洪12世孙朱瑞始迁平明埠上。朱洪16世孙朱路为清光绪进士。现19世为江、同、兴辈。

紫阳堂分支还有白鹿堂、紫云堂、紫芝堂。黄川镇张桥和沙河系朱氏明朱梓之后,因盖房上梁落喜鹊另起名“瑞鹊堂”。驼峰乡董马庄朱氏,寄籍昆山二、三世至元至正初年,朱旺全以武科授淮安游击,寄居安东(涟水)古寨。四子之后朱瑛于康熙20年迁到董马庄,到清末15世孙朱萃声有八子,长子举人,四子进士,三、六、七子武生,五、八子纳粟。朱萃声受五品荫衔,未尝以荣,啸歌游戏乐其中,曾著《所好所所编》、《四书八百联》。

 朱氏常贴春联:“紫阳世泽;白鹿家声。”白石岭朱氏,祖居山西洪洞喜鹊窝。始迁祖朱惟赞于宋靖康年金兵南下时避难来海州白石岭居住。约过400年至16世朱夏文、夏武兄弟,又遇明末战乱逃到安东(涟水),17世朱秋法又回白石岭守祖茔,至今又传22世。19世为福、光、守、宗等班辈字。分散于桃林林庄、彭庄、南芹、徐庄、东石埠、小白岭、官草汪、古木、郭马、阿湖、徐塘、洪庄阳春、陈栈、陈西、薛团、双店东池头、安峰镇古河、南山、大稠、曲阳曹庄、沭阳县庙头镇冷庄、阴平镇扎埠、赶埠、贤官乡兴庄、茆圩乡和睦、乔囗等地。       其宗谱记载为“紫阳堂”,可能有误。因靖康(1126)年早于得“紫阳堂”号的朱熹诞生的建炎(1130)年之前,不符合紫阳堂世系。(民俗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