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逢海:河南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5/02/26|浏览量:587
受“湖北黄冈朱氏宗亲理事会商城分会”和“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编委会”之委托,由我为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作序。我深感此次宗亲重托责任之重大,加之本人才疏学浅,倍感诚惶诚恐。然既受之,必殚精竭虑,多方考证,广泛征求各宗亲的意见而熏沐拜撰。所言之事皆有出处,望我朱氏宗亲后世子孙研考传承;所提之希望以及未尽之事宜,望朱氏宗亲后世子孙和热心宗亲事业者努力解决之。
宗谱乃宗族之家史,同族之纽带。无谱之家族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七十年以来,传统封闭的农耕社会已走向开放,每个家庭都会因求学、经商、务工、婚姻等原因离开故土而在世界各地安家落户,离开故土唯一能带走者是“家谱”,唯一能向后世交代者是“根在哪儿”,三代无谱者不知其祖,绝不能因在世者的疏忽而使后世子孙无谱忘本、断代失考,使自己成为无根之浮萍,此为对先祖之大不孝,有愧于后世子孙,望宗亲切切谨记!
为增强商城县朱氏宗族之联谊,经商议并征求部分在商城有一定威望之宗亲同意,于2010年成立“商城县朱氏宗亲联谊会”,联谊会宗旨皆在增强团结,扶贫济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联谊会公推朱杰任会长,我(朱逢海)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后陆续推选朱明洋任副会长兼鄢岗分会长,朱明海任副会长,朱大印任副秘书长,朱逢超任观庙分会长,朱行政任余集分会长,朱孝运任汪岗分会长。联谊会成立后,朱(逢)子、朱时革、朱时鹏、朱时华、朱大吉等部分宗亲积极踊跃筹资捐款、捐物,所捐款、物用于联谊会联谊、奖励优秀学子、慰问宗亲等。2013年5月,“湖北黄冈朱氏宗亲理事会”派名誉会长朱邦华、会长朱逢伟、副会长朱汉(逢)清等来商城与“商城县朱氏宗亲联谊会”联系续七修黄冈朱氏族谱事宜,并要求我们在当年十月份以前信息采访完毕。
“湖北黄冈朱氏宗亲理事会”安排后,加之商城县黄冈朱氏宗谱自1992年六修以来已20余年,已到了续修的年份,于是商城县分会积极响应,立即启动了续谱事宜,并由商城县朱氏宗亲联谊会总理,朱杰、朱逢海、朱明洋等具体组织实施。但由于黄冈朱氏宗亲陆续徙商者后裔近万人,且散居于世界各地,从组织采访到成谱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为不影响湖北黄冈老家成谱时间,经联谊会商议,湖北黄冈朱氏续七修族谱只登记商城县黄冈朱氏续六修宗谱信息,待商城县朱氏续七修宗谱成谱后,由商城朱氏宗亲联谊会将“商城县黄冈朱氏续七修宗谱”赠送10套给“湖北黄冈朱氏宗亲理事会”和其续谱委员会,待其续八修时一并纳入。
商城县朱氏宗亲多为朱熹三子在公之后,大部分在明末清初由湖北黄冈(现武汉新洲区)、麻城等地迁徙而来,初期徙商者达10余支,自清朝以来陆续徙商者络绎不绝,分别散居于商城县城关镇、观庙、汪桥、鄢岗、双卜、汪岗、四顾墩等地,后又复迁光山、罗山、潢川、固始、安徽金寨以及世界各地,现有男丁近万人,统称商城县黄冈朱氏宗亲,为商城县之名门望族。我们的老家在湖北黄冈(今新洲),自徙商以来与老家的联系从未中断。我黄冈始祖聪一、聪二公系熹公第三子在公之后裔,谱载在生铸、铸生济、济生椿、椿生文甫、文甫生钧,钧祖始迁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钧生大名、大名生杞公、杞公生万四、万四生华三、华三生祥四、祥四生聪一、聪二、聪三、聪四,聪一、聪二公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自江西饶州府乐平县随父祥四公奉调入楚,迁居黄州府黄冈县,同迁族18人。聪一公卜居三店,后世散居于蕲、麻、浠水、孝、汉、景陵、德安等大江南北。聪二公卜居阳逻之中和里,娶吴氏,生子一:寿乡 。以上世系我黄冈老家自一修宗谱以来详加考证,记载详细,未有断代,后世子孙不得妄加改动。
2014年9月,有湖北麻城一支“朱氏宗亲理事会”来商城县拜访,联系参加世界朱氏宗亲大会事宜,会长朱长良言:“其支脉为万四公第三子升远公之后,其谱载万四公为熹公第二子朱埜公之后,万四公、华三公、祥四公葬在麻城”。对此“湖北黄冈朱氏宗亲理事会”在续七修宗谱谱序中专门提醒各黄冈朱氏宗亲支派:“此为一家之言,断不可信,应相信我祖上之智慧”。
商城县余集、吴河、冯店等一支脉属熹公长子塾公之后裔天辰公之后,系由湖北罗田迁徙而来,其支派统计现有男丁200人左右,其在世现有辈份为长、盛、毓、贤、英、宽、行(厚)、贻、安、善等,经按其普载世系考证邦与贤、逢与英、时与宽、明与行、大与益、道与安、秉与善等平辈,后面派言依次延续。商城县余集、吴河、冯店等一支脉塾公之后续七修宗谱在朱行政分会长等主持下于2012年已成谱发放。待商城县朱氏宗亲八修宗谱时可以考虑合普同修。
商城县汪岗、四顾墩、安徽金寨、固始等地周边朱氏宗亲据其谱传是由湖北黄冈阳逻,麻城等地于明末清初徙商,熹公三子在公后裔,由于原来信息和交通之不便,加之其族谱失落,中间断代失考,且从未与黄冈朱氏宗亲取得联系,其曾经与商城县余集、吴河、冯店等一支脉塾公之后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进行联宗,联宗在熹公长子塾公之后裔天富公之下,后又自起派言,分分合合。商城县余集、吴河、冯店等一支脉塾公之后续七修宗谱时考虑到其确属在公之后,且为黄冈朱氏宗亲,断代失考,再联宗不妥,因此在续七修宗谱时未再将其纳入联宗。
2015年9月5日,汪岗分会长朱孝运带本族德高望重者朱光田、朱远堂、朱孝运、朱孝安、朱孝忠等到“商城县黄冈朱氏宗亲联谊会”和“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编委会”商议认祖归宗事宜,并要求参与商城县黄冈朱氏宗亲续七修宗谱。其现有在世辈份派言为:心、光、远、孝、友、全、家。经按其普载世系考证“心与邦、光与逢、远与时、孝与明、友与大、全与道、家与秉”等平辈。经理事会同意其支派本次续七修宗谱现有姓名不变,新出生姓名辈份按“逢、时、明、大、道、秉、义、启、忠、良”等60字派言延续。
商城县城关镇东向三里庙周边一支朱氏,经谱载考证为聪二祖后裔继统公四世孙天佑公之后裔,清末“天佑子庆有公”由鄢岗曹寨村小凹组迁至河凤桥朱大竹园,后迁至城关镇三里庙等地,与鄢岗失联。由于其“丰、功、泽”三代断代失考,后从“万字辈”自起“富、贵、荣、华、万、世、昌、盛”八字派言,此次续七修宗谱认祖归宗从荣(逢)、华(时)、万(明)、世(大)等以下新出生人员按“逢、时、明、大、道、秉、义、启、忠、良”等60字派言延续。
商城县伏山、汪岗另有一支朱氏支脉同属熹公第三子在公之后,其商城县一世祖亦由湖北黄冈等地迁徙而来,其原与商城县余集、吴河、冯店等一支脉塾公之后进行联宗,2013年又与固始部分朱氏宗亲联宗,其不再参与本次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待续八修时望后世子孙帮其详加考证,和族同修,认祖归宗。
商城县四顾墩(现金刚台镇)、苏仙石、安徽金寨等地一支朱氏支脉自叙谱载“为黄冈聪二公之子寿乡,寿乡子文政,文政子永新公之后,永新公于明末清初(公元1636年前后)由黄冈迁徙来商城,徙商后自今已近380年,历10代左右,现庆、丰字辈在世······”。“商城县黄冈朱氏宗亲联谊会”经与黄冈老家续谱委员会共同考证,其自叙谱载与黄冈朱氏宗谱记载和事实不符。我黄冈朱氏宗谱载《文智公遗训(皇明成化七年四月二十日立)》、《四世祖文礼公复立遗训分关(皇明景泰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立)》分别详细记载:“文政公娶李氏生一子永新,永新娶妻胡氏,永新得田产一份,”,由此可见永新公在明景泰三年(1452年)已娶妻胡氏并分得田产,年龄应在20岁左右。在明成化七年(1471年)仍被“文智公遗训”提及,年龄应在40岁左右,有后。所以永新公应为公元1430年左右出生,与四顾墩(现金刚台镇)、苏仙石等地一朱氏支脉自叙谱载之“永新公”相差230年左右,如其确为永新公之后,中间应断代7代左右失考。其现有与余集、固始等支派联宗辈份下延为:“长、盛、毓、贤、英、宽、行(厚)、贻、安、善”,按中间应断代7代左右失考其支派与我黄冈朱氏“长与明、盛与大、毓与道、贤与秉等平辈”,依次类推,此考证已经黄冈老家续谱委员会确认。在本次商城县黄冈朱氏宗族第七次续修宗谱的过程中,其支脉派朱盛宝、朱盛海等曾来联系联宗事宜,但未达成一致意见。
此次修谱得到了各支脉具体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他们认真采访信息,积极收钱,他们应是我宗族之脊梁。特别提出表扬和后世子孙应该铭记的是负责此次续七修宗谱总采访和总编校的朱逢文、朱时永叔侄二人,他们不畏寒暑,披星戴月,四处奔波,劳心费力地采访和编校,可谓劳苦功高。
商城县湖北黄冈朱氏二十一世孙朱逢海
公元二零一四年五月
(信息来源:朱逢海)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5年2月26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