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贺湖南朱氏文化研究会成立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2/03|浏览量:2370

						七律.贺湖南朱氏文化研究会成立

        朱昌盛
  潭城聚首问根由,旺族人文谱牒留。

  降世通儒传理学,承天圣主拓金瓯。

  群贤畅志千年约,俊彦舒怀万古筹。

  王府宗祠垂史笔,朱门赤子续风流。

         2019-05-02 12:56:55

                         



  衡阳各支朱氏源流考:

  2017-11-2613:11:28



  (源自《朱氏族谱》资料、宗亲提供、网上收集、《衡阳百家姓》、《慈利朱桂林博客》.....等)



  一.衡阳湾塘朱氏名宗堂派语



  1.始祖朱均玉,先世婺源人,宋元兵变以武职总戌卸官职籍于桂郡蓝田,生三子:昇左、昇右、昇甫;昇右生二子:文叔、清叔;清叔生三子:受可、通可、仁可;仁可迁居永兴长湖桥生一子:朱义万(1362年生),年青往外投军,更名朱鼎文字元吉,明初授千户职,加升将军,先择衡南铁官铺骑冲岭落籍,继迁衡北湾塘定居,递六世开派十大房,分布在衡北湾塘、云步町、莲花塘、高崧、长乐(郴州芙蓉乡)、松山、七里站、金甲岭、湘潭的中路铺、谭家山、板塘铺,常德陵醴县电业局等,还有远涉蜀、黔、滇、粤、北京、上海等地。

  2.派语:

  玉鼎定成,仁厚祖宗。

  守徳永远,世代兴隆。

  (明万24年立15字,原谱印刷“玉鼎定成”有误,应更正为“均昇叔可,鼎(义)定成,仁厚祖宗,守徳永远,世代兴隆”(括号内与前一个字同辈)

  时盛日光明,鸿章华国庭,

  英才启泰运,绩学振先声。(乾隆3年创20字,原世改盛、文改鸿)

  礼义传家本,忠良锡祚荣。(嘉庆5年续10字)

  丰盈登大有,黼钹佐升平。(咸丰9年续10字)

  前烈继述善,阜基程式增。(光绪26年续10字)



  二.衡阳松木塘金兰村与友谊村朱氏派语



  1.始祖据传来自郴州,具体待查考证。

  派语:

  俊良有经,

  朝廷嘉宾,忠孝承先,

  诗书启后,春满乾坤。

  按:旧谱及祠堂均毁,派语系老人口耳相传,与汝城津江朱氏派语大致相同。至于出自哪一支系,有待考证。期待旧谱重现,能追根溯源,续修族谱。这支朱氏后裔分布于松木乡友谊村、松梅村、金兰村、新竹村、新安村等地。

  2.衡阳松木乡金兰村与友谊村的朱氏,源于郴州汝城县津江村,为后梁太祖朱温之兄广王朱全昱之后,

  字辈是:

  毗万日,元珂少延。

  褒迁课彦,文士利端。

  克卿叟伯,仲国愈友。

  朱守永孔,世绍英明。

  俊良有经,朝廷上宾。

  忠孝承先,诗书启后。

  源远流长,根深枝茂。

  营丰学显,家裕民康。

  振兴华厦,宇宙宏章。



  3.你好,衡阳松木塘朱氏宗亲们.我是南街里(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新井村)如需寻祖归宗请联系15886569888

  我们的派语是:

  俊良有经,朝廷上宾。忠孝承先,诗书启后。源远流长。

  4.衡阳新安寺朱氏:松木乡新安村朱氏,源出江西。

  派语:

  名登科第,武绍文丛。



  三.衡阳篱泉朱氏(沛国堂)



  1.方康公房派语:

  方科莲子正,永武世尚基。

  必廷言庆广,应天锡鸿禧。

  续立班次:

  昌期新运启,学序毓名贤。

  邦家盛权位,爵禄远绵延。



  衡阳篱边朱氏:自豫章迁衡始祖-----方康公.字平安.行三。

  元至正二十九(没有二十九年)年庚子(1360年,应该是元至正二十年)八月二十一日午时生,寿六十四岁。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癸卯十月十九日戍时殁。葬十七都尧江壬山丙向。

  配:邹氏-----元至正二十八年己亥(应该为1359年,元至正十九年)九月初五日酉时生,寿七十五岁。明宣德八年癸丑(1433年)六月十七日午时殁。葬牛形山艮山坤向。



  生:科明.科逊.科尧。

  2.始祖(方康公)胞弟:

  方泞公:字平泰.行四。由衡城迁徙外处未详。

  配:颜氏。同夫处。



  3.乾元公房派语:

  乾坤立承继,汉与楚光明。

  荣华思宗祖,德世代兴隆。



  续立班次:

  国正添奇才,文章锦绣开。

  续立班次:

  昌期新运启,学序毓名贤。

  邦家盛权位,爵禄远绵延。

  【衡阳县上峰村朱运生供图】



  迁衡始祖:乾元公,邑庠生,世家新安,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游学衡州钟鼓楼,赘于陈家城鼓楼下,遂为楼底朱氏(泉地朱氏)。

  4.乾元公房,传至十六代德钦公、德铨公、德轩公兄弟迁居现金溪镇上峰泉地湾、改称“泉地朱氏”。德铨公成年后迁居耒阳雅江立业,遂称“雅江朱氏”,始祖朱德铨,字天锡,由衡西永福乡狮子桥迁入耒阳雅江上码头,人口已有1712人。(属于篱泉朱氏之泉地房,一九九五年篱泉朱氏合谱时未联系上,2012年已经合谱)

  派语:

  德贵佑本思,惟廷文向士,国家贞祥瑞,

  恩泽起俊英,忠信仁义立。

  5.民国二十年,篱边、泉地三修族谱时,已从“昌”字辈起统一班行字辈。一九九五年篱边和泉地四修族谱,经议定统称为篱泉朱氏。

  篱泉四修新编班次:

  恩泽荫后嗣,功勋垂千秋。

  雄威惊宇宙,翰墨灿全球。

  【朱昌盛供稿】



  四.衡阳“敦本堂”朱氏(六修本为‘培本堂’)



  1.迁衡始祖乃万珠之裔朱贤、朱安二公,朱贤为日兴一系,朱安乃日凤一脉,均为唐代五经公之苗裔。朱贤于明朝时由郴州桂阳榔木外沙从戎来衡州,居衡阳城西石礅头,生有五子名明雄、明敏、名纲、明鉴、名政,后裔现分布衡阳市两路口、衡阳县长乐阳泗庙,九里渡、樟山坪等地。朱安于明朝时从郴州桂阳之水东津江从戎来衡,居城北白竹町,生有五子名明道、明彰、明哲、名堂、明松,后裔分布白竹町湾、三里排、栗山、同桥、七里井、庙溪、珑琥村、富田、柴冲、托源等地。堂号为敦本堂。

  2.派语:

  道远启广如,公祚上云梯;

  永(文)名登官位,联达志相齐;

  诗书隆学校,忠孝重朝廷;

  良辅光景运,俊才钟秀灵;

  富豪千载盛,荣耀万年兴;

  祖德山同厚,昌炽世代承。

  【衡阳县朱亚民供图】

  旧谱世系:五经公----全昱----友谅---埙---毗---万珠---日熙、日燕(晏)、日盛、日远、日兴、日照、日凤

  日兴---仁福---、、、、、、----攀麒---思谏---英---守孚----珑----旻----继通-----永相----之贵---朱贤(迁衡)(桂阳外沙房)



  五.衡阳观底朱氏



  1.始祖朱君美迁湘,宋元间自江西泰和迁居湘乡滑石滩,数传至文贵公入赘桑林白氏,为桑林开派祖,今属双峰。文贵公子三,以仁公留居桑林,以侦公徙贵州,以信公失传。以仁生四子:元福、元禄、元正、元祥,衍派四大房。桑林祠始建于清乾隆12年(1747)。明万历、清康熙间纂有墨谱,乾隆5年(1740)与湘乡桃林、宁乡柳林合修,以唐山则公为宗。乾隆46年(1781)与衡阳观底合修,以宋安国公为宗。道光14年(1834)福、禄、祥三房三修,以君美公为迁湘始祖,以文贵公为桑林始祖。光绪元年(1875)、宣统2年(1910)福、禄、正、祥四房四修、五修,皆以文贵公为断。1948年六修,2003年七修,全族人丁48933人,男25897人,女23036人,又未上谱者约4000人。



  2.派语:旧班序:

  文以元明景仲廷,本允希仁盛德清,

  明士亨嘉应祉庆,世代荣昌乐太平。

  新班序:

  笃守典章,敦饬伦纪,

  灵瑞萃钟,英贤蔚起,

  用昭国光,联开科第。



  六.衡阳县九市客堂吉诃德观朱氏敦睦堂



  1.始祖朱逊是元代吏部尚书朱奕名的六世孙,后从广东乐昌迁来衡阳,始居市内朱亭巷,以教书为业,后迁衡阳县台源九市客堂观。改堂吉诃德号为“敦睦堂”。

  2.派语:

  文章正国光,诗礼绵书香,

  硕德祖为茂,家声继益芳;

  承启存忠孝,经纶裕纯良;

  世代传盛隆,宗支永吉祥。

  英才昭市阳,富贵克荣昌;

  立名联庆美,毓秀定纪康。



  七.衡阳县九市客塘町“敦睦堂”朱氏



  1.九市客塘町朱氏先祖名奕兰,元代吏部尚书,生子名朝惠,为礼部尚书,卒赠太保。朝惠生晁,晁生(钅寅),(钅寅)生斗。斗任如皋县令。生子名逊,从广东乐昌迁衡阳,始居衡阳市朱亭巷,教书为业,后迁衡阳县九市客塘町(现名朱秧丘)。传至光字辈有光勇、光琳、光琦、光玑、光珩、光相、光琼、光瑚、光金九人,枝开九房,后裔现居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爱民村、司林村及西渡、衡阳市区等。

  2.班行是:

  文章正国光,诗礼绵书香

  硕德祖为茂,家声继益芳

  承啟存忠孝,经纶裕纯良

  世代传隆盛,宗支永吉祥

  英才昭沛阳,富贵克荣昌

  立名联庆美,毓秀定纪康

  (朱方茂.朱方成供稿)



  八.衡阳三合桥朱氏(沛国堂)



  1.迁衡始祖朱松林,字长青,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生于宋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八月十六日,由进士授枣阳知府、均州知府,后为长沙府尹。年老西视,遂卜居衡西石虎町洞阳宫三合桥,其裔故称三合桥朱氏。后裔分为十摊,分布于陕西、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在湖南只有五个摊,主要分布在衡山、湘潭、湘乡与衡阳县,衡阳县以三湖镇为盛。



  2.派语:

  立光继承名思永,洪孔绍尧世代兴,

  仁信忠良邦守俊,荣华显贵定朝廷;

  敦崇孝友振家声,志尚修齐大学成,

  耀祖辉宗昭令德,文章黼黻庆治平。

  (朱宋芝供稿)



  九.衡阳伊山朱氏派语



  1.衡阳县杉桥镇伊山村朱氏,开派始祖朱月贵,号必成,是朱熹公之后,与衡南东阳渡朱氏同宗。曾在东阳渡堆子岭建宗祠。

  2.派语:

  元亨利贞祖,德彰月尚应,

  良仕久昌成,家荣富常胜;

  正避文明选,舒代永相传;

  才能逢世运,孝友效前贤。

  (尹立辉供稿)



  十.衡阳杨铺渡朱氏派语



  迁衡始祖朱明裔,字俊德,号建元,生于开庆元年(1259年)十月一日,因官任衡州推官,致仕后定居衡州杨铺渡(现衡南县泉溪镇杨浦村)。明裔生子二,开福、禄两支派。福房后裔居衡南县泉溪镇杨浦、新北冲、小冲、青山坳、腰塘、向阳、竹冲,冠市乡黄竹墟,茶市镇长明寺、板木塘,珠晖区酃湖乡国庆村,衡东县白沙高桥,临武香花岭,贵州大定府大定桥。禄房后裔居衡阳县樟木乡河江村、南塘村、高成村,珠晖区酃湖乡晒金坪,衡南县双林、渣冲、黄田。

  禄房原班行:

  禄贤如柽道,永光财定元,

  义士显国正,天星讲发祥

  福房原班行:

  福贤正奉茂,椬亨(恒贞)懋鸣滾,

  义士显宗良,学希孔孟祥

  两房合班:

  文明传美大,家运兆隆昌,

  世济读书泽,咸成祖德芳。

  盛朝仁孝治,常庆沐恩洋。

  衡阳石鼓区朱孝军供图

  (按:该支源于郴州汝城津江朱氏请与朱华平联系)(朱名栋供稿)



  十一.衡阳敦睦堂(沛国堂)朱氏派语



  迁衡始祖朱万一郎、朱文二郎,明初兄弟二人自苏州迁楚。万一郎任郴州都阃,文二郎任长沙参军,任满后兄弟二人来衡,定居衡城之西,编入重江二十一都二区,甲名文二公,并择衡州易赖街建祠堂,取名敦睦堂。后裔现分布栗坪、朱家堰、潇湘门、牌楼冲、耒河口、九里渡、石桥、铁炉塘、判官冲、英陂町、荷陂、水口町、竹丫桥、金兰、株树湾、秋塘、坳头、东山江、椒树冲、田心町、石牛嘴、长乐、春陂、黄泥岭、东陂町、碧崖等地。



  万一郎后裔原班行:

  添璜映源助辉班定肇祥才名饮锦绣

  文二郎后裔原班行:

  添璜谨志念必有先仲仁世代永明兴



  道光年间二房合班:

  诗礼家传久,继承善守之,

  修齐敦孝友,光耀启贤嗣,

  功德垂春秋,昌盛显达士。

  【衡阳县金溪镇金门朱秋生供图】

  (朱传志供稿)



  十二.衡阳紫阳堂朱氏派语:(衡阳县曲兰、井头镇、静云里面的)



  1.迁衡始祖朱时丁,号达,字习德,生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3月17日,宋太宗时封宣威大将军,继任都督。宋淳化五年(994年),与时通兄弟二人,由南京徽州婺源县紫阳之麓宦游来到衡。时通苗裔迁徙中湘唐兴湾,继迁上湘碎田大石。时丁遂于衡城中创业,继而择居金兰,故其后裔又称金兰朱氏。

  2.时丁十五传至国宝,值洪武升鼎治平编甲,始分一、六、八三甲,现称为一、六、八户。国宝任衡州通判时,将先祖时丁在衡城的旧址捐作府署,荷蒙国恩,赐赠义阳,故朱氏始称义阳朱氏,紫阳堂则为朱元璋所赠。

  3.派语:

  时闺兴仕彦,文子任念应,

  如大景宗国,仁德世思永;

  俊杰真奇秀,忠良绍嗣荣,

  孔信振尧天,清高定福元,

  庭裕名望显,继志启英贤。

  孝友光先训,书礼达乾坤,

  道义传家邦,品修茂华东;

  立本克勤俭,和顺尊彝伦;

  学能昌富贵,耀祖庆远洪。

  【衡阳县曲兰朱校钧供图】

  (朱天斌供稿)



  十三.衡山双峰江边朱氏



  1.始祖朱明仲,先祖朱通是南宋理学家,于宋开禧三年(1207)由江西吉安太和乡迁湘潭唐兴湾讲学。其长子朱大广由唐兴湾迁湘乡湖山边(今双峰县境)开基,并发展多支,朱大广五世孙朱明仲再迁双峰江边。



  2.派语:

  太平全盛中,海内崇道貌岸然风。福寿元昌继,文明代应鸿。

  续增:

  宽松恩照南公正,大朝国定兴隆庆。

  世德祚承启庭光,天其锡福争优胜。

  再续:

  计节绍祖训,忠孝辅皇酞。

  和善开长祚,疑仁翼远谋。



  十四.衡山渚头朱氏派语



  1.渚头朱氏第三代祖朱德昭之孙迁居塅里,称塅里房;其胞弟朱基迁居欧冲,称欧里房。两房各有派语,后来合谱,另订新派。

  2.派语:

  塅里房:

  永泰昭元庆,百世显声名。

  冲里房:

  世朝希拱宗,荣正显声名。



  合派:

  作述后先起,建修次序成,

  才与昌山秀,品同义泽清。

  怀仁嗣必盛,立志道能行。

  九重锡凤浩,万代颂治平。



  十五.衡山朱氏



  1.始祖为西汉大司农朱邑,其三十三派宏道公后裔派衍长衡两郡,开派衡山朱氏十三大房,其后裔主要分散在衡山,衡东,南岳,常宁,湘潭,攸县和醴陵诸县。清康熙年间首修宗祠(北门),乾隆年间重建宗祠衡山南街(今衡山县公安局内)。清乾隆二十八年十三派首修,民国二十九年为六修。其中二房(卜居衡东新塘)迁徙衡山开云白龙潭,龙泉;三房始祖仲文公(原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二十一都莲花寨)携三子,于明永乐(1410年)迁衡。

  长子崇邱公(卜居衡东踏庄大圫),其后裔迁徙今衡山永和永和村,黄周村,狮球村,后分散南岳,开云龙泉,跃进,农科村;六房始祖懋循公,任武昌知府,八代瑞书任重庆通判,解组迁徙衡山朝字区,今派衍白果,黄仑坝,东湖,江东,望峰灯山,衡东吴集,高湖,湘潭茶恩寺;

  七房始祖(卜居南岳水帘洞),其后裔派衍衡山开云农科村,跃进村;

  八房始祖懋虞(卜居衡东霞流大水田),其后裔迁徙衡山贺家湘江村;



  十房始祖懋极公始迁徙衡山城南,后迁衡山贺家美丽,其后裔派衍衡山贺家清水塘和湘潭茶恩寺和日华。

  2.这六支其派语:

  礼法先型懋,仁心德泽长,

  诗书昭简策,宗绪永垂芳,

  家学传经义,象贤振雅林,

  文光培善庆,祥发式南金。

  其中三四两房的派语是:

  道仲崇模万育朱,孔孟曾颜世代儒,

  绍祖继琮思本彦,文章华国必荣舒



  3.自1940年开始,十三房合议,三四两房的文字辈接通谱义字辈,以此类推。其中二房,三房,六房,七房,八房于新世纪前后进行房修族谱。

  (朱洪斌供稿)



  十六.衡东朱氏



  1.始祖为西汉大司农朱邑,其三十三派宏道公后裔派衍长衡两郡,开派衡山朱氏十三大房,其后裔主要分散在衡山,衡东,南岳,常宁,湘潭,攸县和醴陵诸县。清康熙年间首修宗祠(衡山北门),乾隆年间重建宗祠衡山南街(今衡山县公安局内)。清乾隆二十八年十三派首修,民国二十九年为六修。其中:

  长房懋震兄弟(卜居衡东大浦),其后裔居大浦铺司桥,堰桥,清康熙年间开派湘潭银湖塘朱氏;

  二房(卜居衡东新塘)分居衡东雷溪市,朱家岭,三樟乡;

  三房始祖仲文公(原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二十一都莲花寨)携三子,于明永乐(1410年)迁衡(卜居衡东踏庄大圫)其后裔居踏庄大圫,德圳,霞流,高湖,吴集,甘溪,荣桓,大浦等乡镇,其中迁徙衡山,湘潭(谭家山南泉,白石寺门前,易俗河),常宁西岭;

  四房始祖(卜居吴集五里坪),后裔居吴集,新塘;

  五房懋照公原茶陵州牧,爱好攸县山水,落籍攸县,后裔迁衡东草市,高湖;

  六房始祖懋循公,任武昌知府,八代琳书入赘大浦陈家,后回宗落籍吴集,其后裔派衍吴集,高湖,霞流,衡山湘江;

  八房始祖懋虞(卜居衡东霞流大水田),其后裔世居大水田素有朱家万花楼之传说;

  九房始祖(卜居甘溪石坳),后裔居石坳,甘溪,荣桓,明嘉靖年间开派醴陵栗山坝朱氏一支;

  十一房始祖(卜居衡东草市)原草市巡检司,世居草市上街;

  十二房始祖(卜居杨梓坪)其后裔派衍杨梓坪和霞流洋塘;

  十三房始祖(卜居甘溪大岳冲)



  2.这十一支其派语是:

  礼法先型懋,仁心德泽长,

  诗书昭简策,宗绪永垂芳,

  家学传经义,象贤振雅林,

  文光培善庆,祥发式南金。

  其中三四两房的派语是:

  道仲崇模万育朱,孔孟曾颜世代儒,

  绍祖继琮思本彦,文章华国必荣舒

  自1940年开始,十三房合议,三四两房的文字辈接通谱义字辈,以此类推。其中二房,三房,六房,七房,八房,十二房于新世纪前后进行房修族谱

  (朱洪斌供稿)



  十七.祁东县朱氏派语



  1.始祖朱德誉是朱熹公的后裔,元末明初迁入祁阳,散居四隅繁衍生息,乾隆五十年首修族谱,1995年五修,派分四支,人口发展到3000多人。

  2.派语:

  盛世名克建,敦本在其先,

  承启家声远,恩荣锡自天。



  十八.耒阳西乡杉树下朱氏派语



  1.始迁祖朱均玉,是江西婺源后裔,宋咸淳(1275)年间以武职迁桂阳北部上蓝田,其七世孙朱智进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从上蓝田迁耒阳西乡杉树下老屋坪。现有人口2381人

  2.派语:

  鼎列金山峻,咸和沛泽长;

  渊源崇宝训,集注肇前芳;

  诗书考亭耀,卓识存超凡,

  英豪淮右起,器宇表轩昂,

  建业知为首,吉事喜弘扬。



  十九.耒阳马水乡朱派语



  1.始迁祖朱大籍,朱熹后裔,祖籍江西莲花厅,元至正年间迁安仁设帐授錧定居。生三子:士良、士能、士奇。后来,士良迁耒阳关王塘(今亮源乡)士能行白马江(今亮源乡)。现人口4000余众。

  2.派语:

  大士一诚宣美,应福玉存庭淳,

  祖宗宏开文德,贤能瑞集维新。

  清和克守家训,俊秀永昭人伦,

  立场安邦定宇,登朝佐政方伸。



  二十.常宁朱氏北派朱陂塘派语



  1.始祖朱均玉,先世婺源人,宋元兵变以武职总戌卸官职籍于桂郡蓝田,五世孙朱义邦1372年生,后开居常宁朱陂塘,由此分居上码矮岭。

  2.派语:

  均升叔可义礼良(成)显佶文万国应廷一世永昌兴忠孝承先志诗(渊)咸(源)和沛崇宝训集註肇前芳鸿才宜高选家政贻传长。(括号内与前一个字同辈)

  (原常宁四修谱“口口口慎均礼良(成)显。。。”有误,应更正为:“均升叔可义礼良(成)显。。。”)



  廿一常宁朱氏南派派语



  1.始祖朱垫,字慎徽,是江西茶院公后裔,元末以武职守桂阳,其弟慎远随之。徽公生六子,远公生一子。明永乐年间,除徽公长子外,其余六人后裔先后迁徙常宁开基发脉。派语统一。现有人口13810。



  2.派语:

  昆仲相约聚,业绩韵潇湘,

  渊源崇宝训,集注赞前芳。

  鸿才宜高选,家政贻传长。



  [感谢鸿安宗贤提供的衡阳朱氏29房录稿!于2017.11.06号整理为22房、并逐步考证。拜托各房宗亲,提供迁衡始祖与由衡阳(衡州)外迁朱氏之流派的真实——堂号、族谱(宗谱、家乘、家谱、通谱......)、派语、谱序、及更多资料,以便精确辩证与定稿]



  恳请各房提供族谱图文!

  建议:凡是始祖、派语相同的流派,统称一房。



  



注明:部分族谱图片收集在本人的新浪博客——



朱昌盛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changshengzcs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