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简史及其后裔概况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2/08|浏览量:2949

						朱政简史及其后裔概况
        朱政,字颐德,号施家,公元817年8月15日戍时出生,山东莒(j u)州箕屋山人,(现山东莒县,滨海城市日照市辖区)。鼻祖乾健公后的第45代孙,家族堂号:沛国堂。公元879年8月15日酉时病逝,终年62岁,总管行军刺史(前线总指挥)。朱夫人,姓孙,名全节,山东孝源泉人(现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当地大户人家才女,政公夫妇二人共生育三个儿子:长子朱南强,次子朱南武,三儿朱南仲。忠良世家,政公父亲,朱鼎臣,唐朝督知兵马使(相当现在战区司令员)。后人给鼎臣公的评价:“气度森然立大唐,救徐平乱振纲常;忠肝义胆心王室,青史名标万古扬”。
        朱政,自幼聪颖好学,嗜好舞枪棒,受家庭影响甚深,武功基础扎实,饱读诗书,《五经》,研习大量古代兵法书籍,立志有朝之日同烈祖烈宗们一样,报效国家,是位文武全才,有抱负,有责任担当的人。
       公元840年6月,颐德随父从戎,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军事素质过硬,在军营中颇有建树,为人厚道正义,深受将士们敬畏,军中威望遐远。
        朱政,世居山东莒州西北九十里箕屋山,是唐朝都知兵马朱鼎臣之二子,唐末四方盗起,天下大乱,各路兵马甚多,逼索民财,民不聊生:黄巢造反,战事频繁,山东是首冲之区,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唐部将高骈领兵屡败黄巢,迫使黄巢率部南奔广西欲与苗族人一起图谋重返山东。 当时高骈与凤翔节度使郑畋商议,欲选派一员智勇双全的能人猛将率兵去广西击败黄巢兵。听闻山东莒州箕屋山朱政有将才,文武兼备,远近闻名,县、乡多次推荐他出来为官,可是他隐居不仕。若此人能出来担此重任,不愁黄巢不败。二人议定于唐乾符六年已亥(879)春二月,以重礼多次征请朱政出山,授总管行军刺史,政公临危受命并接受出师征巢檄文,其目光如炬,魁伟、钢铁般身躯如柱立群首,坚定地接受皇上指令。
        政公回家安抚夫人及其他家人后,阔别家乡,随行三个儿子,率领三万大军分左、中、右三路从山东出发,挥师南下,渡长江,跨黄河,所向披糜,发扬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果敢,坚决的作风,演绎了当代真实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风格,战争间息期,所到之处,政公号召部队将士帮助当地百姓兴修水利,颇为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公元878年12月,经过历时6个半月,艰苦卓绝地奋战,端掉了黄巢盘踞在河南,江西,江苏几个省的据点,之后插向福建,直逼湖北,湖南,广西。横扫湖北荆州后,下一目标攻入湖南衡州(衡阳)。
        公元879年7月,政公总部一位参谋建议政公在即将平息湖南衡州战场后,取道永安关,尔后挺进广西灵渠较为妥当,若途经永明县(今江永),要道"日月相会",是离天不远之地,寓意"快完了",是不祥之兆,政公听后不悦,说道:区区一条小河何惧之有,我部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何畏此地。"嗖"的一声,政公拔出宝剑,剑指日明相会之地,河中一群正在嬉水的鸭.忽然间鸭头没有,剑指所向,是股何等的力量!这条河就是今天经过新车的永"明"河,虽是民间传说,带有神话,但凸现出政公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唐朝政府,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早日平息叛乱,他殚精竭虑,置身死于不顾。
       7月16日,政公部队追击到贺州遭到黄巢叛军伏击。双方短兵交杀,刀枪声频频直响,呐喊声,哀嚎声混杂一片,震霄旷野,经过一番刀光,箭雨鏖战拼杀,政公不幸中一毒箭身负重伤,平定了贺州。据悉,没有扼住全歼巢贼,其残部溃逃蹿至广州。政公经过一年有余的南北征战,本人已年过花甲,加上身体已患重病,此时又负重伤,身虚危度之中!经随行军医确诊,当时的政公不但伤势过重,而且最要命的是患有癌症和恶性疟疾病(冒瘴,碑文记载),泣哭政公时日不多,兄弟三人和将领们商议后:暂时在贺州休整,准备待父臣箭毒治疗清除后,即刻启程班师回朝护送将军回首都洛阳。可是,兄弟仨人泪眼陪护伤势每况愈下的父亲,限于当时医术唯有爱莫能助,悲仇交加。
         政公于公元879年8月15日酉时终为国捐躯(卒于官),南强,南武,南仲三兄弟,率领部队,心粘悲痛,扶棺从贺州,途经营道(道县),回山东,到道县新车,大地沉悲,天则呜咽,下起狂风暴雨,道路泥宁坎坷,行走异常艰难,担架断绳子,又断杆子,兄弟三人决定休整,好不容易在新车圩,找到几间破旧民房,安顿下来。
       三天后晴,政公的儿子们观望新车周围环境,发觉此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卧龙藏虎之地,向北望,长长叹息,回归路遥艰辛,兄弟仨斟酌后决意:将父臣遗灵葬于这个地方,后辈人亦完全可以在此立足生活。
        葬新车顾山,地作巽山乾向,庚戌庚辰分针,坐东南朝西北,至今存有墓,碑。皇上同意兄弟三人,尽孝守墓解甲归田,躬耕新车,安家落业。政公南北征战,正值后唐倾衰期,他心系王室和民众,谋求社会稳定,民生发展,为人处事低调,但他的主要事迹,正史未有记载。一文豪陈王业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养全文武隐村居,被檄征巢名不虚;可惜玉楼促下召,千秋含憾遗史书”。
       随后,料理完父亲丧事后,南强,南武北上回山东接母亲,不料,待强、武兄弟到家时,慈母已辞世,享年59岁,葬莒州箕屋山,母亲丧事结束后,兄弟俩返回道县新车。后来,山东老家的家业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下落如何,一直杳无音讯,又无文字记载,直至今天都在猜测中。
      根深叶茂,树大分枝。随着社会进步发展,政公后人,湘西南都庞岭下,潇水河畔,广西贺州等地繁衍生息,遂行散居大小村落近50个,(广西贺州宗亲目前尚未联系到,还有湖南江永政公后裔一些村暂无联系)人口近3万:
         南强公后裔:新车村,八家,公坝沙仂江;
         南武公后裔:土墙,麦山洞,宝塔脚,老屋,新屋,中心坝,樟园里,新茶,李家山,禾塘,鸡公凉亭等;江华贝芝头朱家十八村:万室(石),贝芝头,白泉,老木浪,新木浪,小河边,油背岗,东冲岩门口,藕塘,西车,茶山园,大粟岗,角塘,马鹿洞,云梯山,下营,重树岭等;
        南仲公后裔:新车镇新车村等。
         有谱记载,字辈派语:
        “颐,南先东惟夫,希子孙邵能,枝汝为灯白,鹏宏淑应天,迅仁法思盛,宗珍文宏仲,大有嘉添献,仕开永学可"。
          同治11年(公元1872年),道县新车八家村与江华贝芝头村后裔重合修谱,其后增删字辈派语是:“建隆治恩显,承延万载光,纯修绍祖德,远代定荣昌”。
           南武公后裔有几个村没有统一字辈,
土墙字辈派语:
         世大 邦一尚正光,啟加登学龙,兴星彩芝林。
麦山洞始祖朱福通,字辈派语:
          万化德思,文玉世大,国泰应朝廷,加锡有安乐,必定长发绍。
           宝塔脚从麦山洞国字辈迁出,朱国曹为始祖,字辈派语:
           国泰应朝廷,加锡铭鸿景,运鼎胜正清。
      不仅如此,传承《朱家祖训》《村规》,孝父母,亲兄弟,爱家人,勤节俭,爱祖国;祖德流芳,传家之宝。透视朱氏家族遵纪守法,为人处世高风亮节,为官清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此的家族才能傲立社会,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文武精英豪杰:
     政公第16代孙南宋迪功郎朱十朋,端平二年榜进士(研究生);第20代孙官副使朱应雷。
         元朝:
    指挥将军朱必达。(土墙人)
         明朝:
     贡生(相当现中央党校进修学员):朱思敬,朱道生,朱万年多人;政公第30代孙举人朱珪和朱琯在弘治甲子科兄弟联科皆文渊公之子;朱万年系朱珪之子;进士朱琯,弘治甲子科亚魁,乙丑进士等。
          清朝:
    建威将军(相当现在上将军衔)朱希广(小洞口人)等;政公第35代孙贡生,训导朱世香(江华),正六品(地级市长)朱显辉(土墙人),正八品朱加灼(土墙人),太学生(一本生即重点本科生)朱锡璋,朱安明,朱乐俊(麦山洞人)等。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经济社会改革时期各行各业都有政公后代精英为之献出新贡献。于1952年朱鸿修(宝塔脚人)荣获省劳模,省政协委员之荣誉,现省农业厅,道县农委都保存他的档案。因历史原因遭到迫害于1961年5月自尽,享年60岁,原道县建设银行行长朱万先(1965~2005)因病英年早逝(宝塔脚人),官方是这样评价的"曾荣获团中央共青团荣誉称号,为道县工业园趋形融资改革及未来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功不可磨!",朱治平任湖南省纪委处长,朱恩涌博士学位天宫二号主体工程师,朱虹鑫考入清华大学等蟾宫折桂斐声都庞南岭内外;
       青山依旧在,几度西阳红;滚滚潇水东逝去,浪涛激进英雄。政公家族像潇水源远流长,川流不息,顺势社会发展,焕发新生机,我们更加地凝心聚力,众志诚城为家族事业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续写历史新篇章!
       "  俱往矣,数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朱公政四十代孙朱杰
朱公政四十一代孙朱波撰写
                             2018年9月
有这个族普的请联系我18874650514朱海明,寻找山东宗亲。谢谢宗亲们。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