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罗田朱氏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19/12/10|浏览量:1565

						湖北罗田朱氏

我们罗田是位于大别山南麓,有50多万人口的一个小县,号称中原第一峰,大别山的主峰天堂寨也位于罗田境内,这里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是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胜地。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罗田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建设,把这里的山山水水治理得更好、更美丽。1996年以后,国家已批准天堂为国家森林公园,把这一古老的天堂变成了现代化的崭新的人间天堂,人们赞美“江浙有苏杭,大别山有天堂”的美誉传说。
我们朱姓氏族是占居全国前十四位的大姓旺族,有着辉煌的历史。根据罗田朱氏家谱记载,我们大别山朱氏族姓里,大都出自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嫡长子塾公之房支下:第一支为朱熹祖的第六代孙朱盛公支下。盛公在元季至正年间,携康氏夫人即三子:仁卿、显卿、和卿一家人从原籍江西乐平县黄泥塘,渡鄱阳来到湖北黄冈境内,见大别山山川秀丽,物产丰饶,就落户在此,长子仁卿卜居罗田骡走河(今河铺镇牌形地);次子显卿卜居今浠水县华桂乡尤河;三子和卿随康老夫人定居黄冈上巴河标云岗,侍奉母亲,盛公后仍返故里,卒于原籍。如今社会有“朱落三河”的传说,盛公后裔昌炽,遍布鄂豫皖三省边陲十几个县市,大约发展到十五万人之多。我们罗田仁卿公一户,自迁居六百余年以来,约发展到三万余人,本县境内今有两个自然行政村,如朱源洞村、河铺镇贺家冲村,全都是朱姓村民,占朱姓村民50%以上的有六至七个村。长房仁卿公一传必贞公,元末大臣大理寺少卿;再传德润公,明督学副宪,其子有四:天辰、天富、天工、天申,其后裔子孙历代名仕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长房天辰公后裔孙一统公,是明万历甲午年科举及第,官任陕西秦州刺史,其子孙有文鲁、维鳌等几代为官,至今所居住的村垸地名叫“六官冲、官府垸”等。第二支为朱熹的第五代孙,炜公之长房埙公后裔迁罗始祖正心公,居住骆驼坳镇朱家垸、十里铺村、白庙河乡、大河岸镇、安徽金寨等,现已发展到1500多人。第三支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后裔迁居在本县大河岸镇杨家坪、凤山镇龚家河等村,大约发展到300多人。建国后本县朱氏姓族后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也发挥了积极的骨干作用,他们有在党和政府任职的干部先后有5000多人次,副县级干部以上有200多人次;还有从商经营的大老板,有办企业的企业家,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有出国留学的,有加入外国籍的,有大学生约一千余人,其中,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300余人,当今最有代表性的是天富公支房下后裔,武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朱英国。总之,这些朱氏后裔,他们遵从祖训,传承祖业,继承美德,才会有着光荣的业绩和成就。下面我就将罗田籍的朱姓氏族,近十几年来为祖事族事做的一些事情,特汇报如下:
一、迁罗朱熹后裔二十四世正心公房、四世祖“天”字辈及以下各支房,明太祖朱元璋后裔支房对祖墓、坟椁进行了立碑、修复工作。各大支房,据初步统计,大小祖墓树碑、复建工程有一百五十多座,计资八十多万元,其中规模巨大、复建最好的是正心公、天辰公、天富公、天功公和迁河南省商城列权公之墓,仅天辰公墓就花费了十万多元,其亭碑墓台,气势宏大,十分壮观。
二、各大支房自发建有香火堂十二殿。为了祭奠祖先,打造便利处所,朱姓宗族各支派自发组织建设香火堂12殿处,预约费资24万余元。最有典型代表,大家敬服的是三里畈镇车潭畈村官府垸朱发珍宗亲,他一人投资3万多元建造了本房支的香火堂一殿,他的行动楷模影响了本县宗亲一大片,对敬祖重宗起到了积极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三、复修了进山老祖母康氏夫人之墓。在1986年由本县朱乔、朱达三、朱恒、朱品仙、朱毅(以上五位都是副县级干部离退休的)、朱明舟等十几个宗亲组织发起的,当时花费了六千多元,并联系各市县三大公卿宗派协助合修而成。本县还将我祖仁卿公墓迁建完成。
四、2007年上半年组织复修了文公宗祠。位于罗田县河镇镇土门湾村,先祖于清乾隆24年所建的文公宗祠,历经了二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留存,只是年久失修,多为蚁患,如不及时抢修,将有垮塌之危。全县全体族亲们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整修会议,组织专班,落实集资捐款,并上报县文物管理部门,列为了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族人们齐心协力,一致认为:祠堂是祖先留给我们后辈的宝贵财富,要立刻动员族众筹集资金进行抢修。在宗亲族人的努力下,祠堂按计划筹足了资金,按古老的建制进行复修,耗资35万多元,历经十个月,终告竣工落成。
五、天辰公祠堂重建。在本县四世祖天辰公的发祥地朱源洞村,原辰祖祠,始建于明朝中叶,后年久倒塌无存,朱源洞村朱氏宗亲们于2009年闰5月,召开了有来自三省(河南、安徽、湖北)的十多个市县宗亲代表70余人的筹备大会,成立了宗祠重建委员会,落实了建祠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经两年的齐心协力,艰苦的工作,于2011年3月初7日,一座钢混结构,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平方米,耗资60万元的新祠堂胜利竣工。在庆典大会上,会议隆重而热烈,参加人数达3000多人,并收到捐款10万余元。
六、各大房各支续修宗谱。近几年来各大房各支续修宗谱积极主动,集资筹款、采辑、走访、寻宗,已续修宗谱成功的有:天辰公房、天富公房、天功公房、迁罗始祖正心公房、明太祖朱元璋后裔房等,这五大房共计大约耗费资金140多万元。
七、联系和走访了朱氏宗族的人和事,密切了氏族关系,了解了支脉基本分布情况。我们本着建设和谐社会、和睦宗亲,互帮互助的原则,联系和走访了三省周围的十几个县市的朱氏宗亲们,密切了宗族亲情关系,经常集会谈心,互相解决族事的困难和问题,近几年来我们联系组织朱氏族人参加各类活动达50多次,参加人数约2万多人次,涉及到三省十几个县市。
综上所述,我们罗田朱氏宗亲,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中华民族文化、遵祖爱族,从1986年起至2011年止,共为宗族事业,集资筹款及耗资3396000余元。
八、罗田朱氏联谊会积极参加了世界·湖北朱氏联合会的重大活动。2008年10月18日至20日庆祝世界朱氏联合大会成立15周年暨第七届世界朱氏代表大会在江西婺源召开,罗田朱氏联谊会派朱华元、朱定平、朱白麟、朱授嵘、朱贤桃、朱贵书、朱叔华、朱艳红八人参加,并在大会捐款。
2008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宜昌市夷陵区香山大酒店召开了“湖北朱熹理学研究会暨朱氏宗亲联祖会”筹备会议,罗田朱氏联谊会派朱天柱会长、朱白麟秘书长参加。
2011年10月8日至9日在台湾召开世界朱氏联会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当时罗田县去台湾农业考察团县常务副县长朱华清、县土地局副局长朱建平参加了8日的大会,罗田朱氏联谊会副会长朱授嵘代表罗田朱氏宗亲随湖北朱氏宗亲联谊会代表团参加了本次大会。
虽然我们为社会、为祖事和族人做了一些事情和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要求和希望还相差甚远。我们今后要做的事情和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如:一是还有些祖坟祖墓没有找着,找着了还要继续修建恢复;二是还有各大支房的分派祠堂,在明清时就已建成,以后由于战乱,历史长久,人为和自然倒埸、毁坏的祠堂庙宇,根据家谱所记载的地理位置、规模、格式、风俗,要复建的祠堂初步摸底有十五座;三是祠堂、社庙、香火堂、坟台、墓基的附属设施、配套工程,如道路、桥梁、石岸、拜台、碑文、纪念亭塔等等,都要恢复和协调、造建;四是要调查了解朱氏后裔在近代历史中远徙近迁的、外出谋生落户的宗亲,这些不知其下落的,不知其嫡系支派的,我们要想方设法找到和联系上,使他们知其根脉,祖有所属,有家可归;五是要继续团结在籍的和外省外市县的朱氏宗亲,和睦相处,经常往来,互通信息,互相关怀;六是要成立和健全朱氏联合、联谊组织机构等,选好和用好有组织有能力的人才,做好朱氏族事工作,并完成好世界朱氏联合会、省朱熹理学研究交付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一是资金的问题。目前罗田分会初建阶段,是一穷二白,无任何经济基础。二是祠堂复建问题,六大房的祠堂,只复建两处。三是朱文公等祖人和后裔名人的资料、墨宝、简介、碑文和其他事宜还需补充完善的。四是罗田分会的成立组织活动的开展,办理族事,其活动经费筹集、收取,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和实施方案;五是“文公宗祠”上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要进一步落实和督促工作。
以上陈述的事情,我们通过召开宗族和朱氏联合会议,经研究和讨论,想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办法来解决:
一、我们在自愿自为的前提下,充分宣传和发启所有朱氏亲宗的名人、名士、企业家、商业老板、生活富裕的家族进行捐资捐献,并刻碑立传,标册留名,放入祠堂碑阁,激励来者和后人。
二、赢得政府和有关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援和扶助,向县分管领导和有关单位汇报工作,讲明情况,推介我们本氏族祖先是文公后裔和朱子文化的特点和特殊性。
三、办好“文公宗祠”、名胜古迹的大别山森林公园的人文观光旅游景点,发展旅游事业,办好农家庄园、农家旅馆,打出朱文公、朱子名胜品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文明美德,办出大别山风气风味的农家乐市场,为大别山区建设、经济发展作出我们朱氏族人的贡献和力量,利用旅游业这一资源,把我们的朱氏族民先富裕起来。
朱天柱、朱发珍、朱授嵘等撰稿
【转载,仅供参考】(信息来源:朱长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