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10/27|浏览量:2880

朱凤瀚 男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及籍贯19477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淮安

生活剪影:

学历: 
1982年6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8年6月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886月,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012月,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199310月,任博士生导师。

199412-19956月,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考古学教研室任客座研究员。

19951月,任南开大学人文学院(含中文、历史、哲学、东方艺术、图书情报系及日本史、拉美研究室)副院长。

19954月,兼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

19987月,调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

20007月,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党委副书记(同年兼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2月,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党委副书记)。

200512月,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以来兼任“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负责人)。

现兼任教学、学术职务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考古学报》顾问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出土文献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7年-2002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6——2000年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

所属机构: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先秦史、古文字、青铜器、考古学
通讯联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邮编:100871
担任本科教学:

论著:

1、《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增订版,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先秦史研究概要》(与徐勇合作,为第一作者),1996年,天津教育出版社。

4、《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研究丛书·甲骨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月(与沈建华联合编撰)

5、《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月版。

6《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卷《苍頡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0月(本卷由本人独立编撰,内含论文《北大汉简(苍颉篇)的新启示》)。

7、《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中的《儒家说丛》、《阴阳家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0月(与陈侃理合作编撰)。

论文:

1、《夏文化考古学探索六十年的启示》,《历史研究》2019年第1期。

2、《宗人诸器考》,《青铜器与金文(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3、《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简牍概况》,《文物》2018年第11期,集体合作,署名“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

4、《殷墟西北冈大墓年代次序再探讨》,《考古学报》2018年第4期。

5、《叶家山曾国墓地大墓之墓主人身份与曾侯与钟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曾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

6、《试论师组卜辞的的异体》,《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

7、《北大藏秦简<教女>释文再探》,收入谷中信一《中国出土资料の多角度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18年。

8、《北大藏秦简<公子从军>再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9、《鲁国青铜器与周初鲁都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青铜器与山东古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0、《叶家山曾国墓地诸大墓之墓主人关系再探讨》,《青铜器与金文》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1《金文所见西周贵族家族作器制度》,《青铜器与金文》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2、《多卷本“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简评》(与杨博合作),《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2期。

13、《关于春秋金文中冠以国名的“子”的身份》,李宗焜主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五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17年。

14、《重读小臣墙骨版刻辞》,《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华书局,201610月。

15、《中国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征集的西周有铭青铜器续考》,收入《近藏集萃》(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艺术系列丛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67月。

16、《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光明日报》201675日第九版。

17、《商周金文中“亚”字形内涵的再探讨》,《甲骨文与殷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集刊)第六辑——罗格斯商代与中国上古史文明国际会议论文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6月。

18、《清华简〈系年〉“周亡王九年”再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期。

19、《释“献羌”》,《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五辑,201512月。

20陳昭容主編寶雞戴家灣與石鼓山出土商周青銅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12

21、《三种“为吏之道”题材之秦简部分简文对读》,《出土文献研究》(第十四辑,“秦简牍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特辑),中西书局,201512月。

22《北大藏秦简〈教女〉初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期。

23、《北京大学藏汉简<苍颉篇>的新启示》(日文)(北京大學藏漢簡蒼頡篇』かうられる新知見出土資料研究19,(日本出土資料學會2015年3月。

24、《殷墟卜辞中的“侯”的身份补正——兼论“侯”、“伯”之异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四辑, 20152月。

25《新见商金文考释二篇》,收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月。

26、《由殷墟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英文),收入《中国考古学》英文版(CHINESE  ARCHAEOIOGY)第14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德国沃尔特·德·格鲁伊特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201411月。

27、《大保鼎与召公家族铜器群》,收入《琉璃河遗址与燕文化研究论文集》,20156月。又收入《琉璃河遗址与燕文化研究论文集》(略有订补),科学出版社,201510月。

28、《关于西周金文历日的新资料》,《故宫博物院院刊》20146期。

29、《关于西周封国君主称谓的几点认识》,收入《两周封国论衡——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6月。

30、《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笔谈》,《江汉考古》20134期(201312月)。

31、《北大秦简〈公子从军〉的编连与初读》,武汉大学简帛中心主办《简帛》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月。

32、《清华简〈系年〉所记西周史事考》,收入《出土材料与新视野》(台湾“中央研究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201310月。

33、《出土文献与考古学》,《光明日报》2013911日“理论、史学版”。

34、《关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国家博物馆所藏楚大师编镈》,收入《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8月。

35、《论西周时期的“南国”》,《历史研究》20134期。

41、《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研究的六个重要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0日(A-05)。

36、《论清华楚简〈金縢〉兼论相关问题》,收入《简帛·经典·古史》,(香港浸会大学“简帛·经典·古史”国际论坛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8月。

37、《黄组卜辞中的“□巫九□”试论》,《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三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月。

38、《由殷墟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考古学报》20131期。

39、《读清华楚简〈皇门〉》,《清华简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西书局,201212月。

40、《对与晋侯有关的两件西周铜簋的探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42、《西周王陵的探索》,收入《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中华书局,2012年6月。

43、《北大藏秦简〈从政之经〉述要》,《文物》2012年6期。

44、《北大新获秦简牍概述》,与韩巍、陈侃理合作执笔(“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名义),《文物》2012年6期。

45、《论梁带村芮国墓地出土青铜器与相关问题》,收入《梁带村里的墓葬——一份公共考古学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46、《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的人物关系再探讨》,收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三辑,2012年4月。

47《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笔谈》,《文物》201111期。

48《汉中城固、洋县出土商代青铜器综论》(中、英文版),收入曹瑋主编《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巴蜀书社,20118月。

49.《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与韩巍、陈侃理合作执笔(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名义),《文物》2011年第6期。

50《北大汉简<仓颉篇>概述》,《文物》2011年第6期。

51《读<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收入《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张政烺批注,朱凤瀚等整理),中华书局,20113月。

52《琱生簋与琱生尊的综合考释》,收入《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成果。。

53《简论与西周年代学有关的几件铜器》,收入《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成果。

54、《□器与鲁国早期历史》,收入《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成果。

55《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谈》,《考古》2011年第2期。

56、《射壶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28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

57、《滕州庄里西滕国墓地出土□器研究》,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58、《鄂尔多斯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综述》,收入《鄂尔多斯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12 

59、《再读殷墟卜辞中的“众”》,收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二辑,200912月。

60、《新发现古文字资料对先秦史研究的推进》,《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学专栏,2009924

61、《卫簋与伯诸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成果,《南开学报》2008年6期。

62、《由伯父簋铭再论周厉王征淮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青铜器铭文综合研究”成果,《古文字研究》第27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

63、《近年来发现的重要西周有铭青铜器》,收入《文津讲演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1月。

64、《湖南出土商后期青铜器探讨》,《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四辑,岳麓书社2007年12月。

65、《试论殷墟卜辞中的“春”与“秋”》,收入《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66、《悠久なる文明の结晶——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品展の青铜器(日文)》,《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品展》,东京国立博物馆20071月。

67、《西周金文中的“”与相关诸问题》,收入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古文字与古代史》第一辑, 20079月。

68、《武丁时期商王国北部、西北部的边患与政治地理》,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研究丛书·甲骨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9、《公簋与唐伯侯于晋》,《考古》2007年3期。

70、《论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内涵》,《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4期。

71、《柞伯鼎与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5期。

72、《再论有关短茎曲刃青铜短剑的几个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2月。

73《<召诰>、

74、《作册般鼋探析》,《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1期。

75、《陕西眉县楊家村窖藏出土の器と西周貴族の家族形態》(日文),《中国国宝展》,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编集,2004年。

76、《读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出土的非王卜辞》,《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77、《论小屯东北地诸建筑基址的始建年代及其与基址范围内出土甲骨的关系》,《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78、《师酉鼎与师酉簋》,《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1期。

79、《大辛庄龟腹甲刻辞刍议》,《文史哲》2003年4期。

80、《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6期。

82、《论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出土的短茎曲刃青铜短剑》,《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

82、《盨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6期,又收入保利艺术博物馆编《盨》,线装书局,2002年10月。

83、《论祭》,《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

84、《曲沃北赵晋侯墓M114出土叔方鼎及相关问题研究笔谈》,《文物》,2002年5期。

84、《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历史研究》2003年1期。

85、《记中村不折旧藏的一片甲骨刻辞》,收入《揖芬集——张政烺先生90华诞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

86、《士山盘铭文初释》,《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1期。

87、《论殷虚卜辞中先公高祖的祭日》,《南开学报(增刊)》2002年1月。

88、西周青铜器与铭文考释:《史爵》、《史尊》、《应侯见工簋》、《应侯壶》、《应侯见工钟》,收入《保利藏金》(续)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89、《试论中国早期文明诸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文物》2001年2期。

90关于北赵晋侯墓地诸墓年代与墓主人的探讨》,收入《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91、《说殷墟甲骨文中的“龙”及相关诸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6期。

93、《从生产方式看商周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讨会笔谈),《历史研究》2000年2期。

94《论周金文中“肇”字的字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2期。

95、《论商周女性祭祀》,收入《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96《房山琉璃河出土之克器与西周早期的召公家族》,收入《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97、《有关其三卣的几个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4期。

98、《西周诸王年代研究述评》,收入《西周诸王年代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之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99、《先秦时代的农民》,收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彭炳进教授学术讲座第一辑),台湾馨园文教基金会,1998年2月。

100《论殷墟卜辞中纪时用的“岁”》,《南开大学历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101、《<燕史纪事编年会案>评介》,《中国史研究》19972期。

102、《金石目录初探》,收入《古典目录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月(与贾洪波合作排名第二)。

103、《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历史研究》,19971期(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104、《张政烺先生在甲骨文、金文考释方面的成就》,《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壽辰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105《商人诸神之权能与其类型》,《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壽辰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106《僕麻卣铭考释》,《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107、《评<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史研究》1995年3月。

108、《中国史前时代的宗族》,收入《中国宗族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

109《臧孙钟与程桥墓地》,《王玉哲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110、《商周时代社会结构的变迁》,收入《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111、《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4期。

112、《商代晚期社会内的商人宗族》,收入《华夏文明》第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

113《论卜辞与商金文中的“后”》,《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114《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行政组织与居民状况的变化》,《管子与齐文化》(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

115、《殷墟卜辞所见商王室宗庙制度》,《历史研究》1990年6期。

116《金文日名统计与商代晚期商人日名制》,《中原文物》1990年3期(殷虚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专辑)。

117《论殷虚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6辑(中华书局),1989年9月。

118《战国时期手工业者状况》,《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状况比较研究论文集》(南开大学历史系、天津师大历史系、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历史研究》编辑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3月。

119、《从周原出土青铜器看西周贵族家族》,《南开学报》1988年3期。

120、《卜辞所见子姓商族的结构》,《殷墟博物苑苑刊》创刊号(殷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9月。

121《琱生簋铭新探》,《中华文史论丛》1988年1辑。

122《先秦时代的“里”—关于先秦基层地域组织的发展》,《先秦史研究》(中国先秦史学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123《关于春秋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史学集刊》1986年3期。

124、《秦都雍城考古述要》,《历史教学》198611期。

125、《关于殷墟卜辞中的“周侯”》,《考古与文物》19864期。

126、《论商人诸宗族与商王朝的关系》,《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专辑)19852月。

127《由西周农业劳役的性质看西周贵族的阶级属性》,《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9

128、《关于春秋鲁三桓分公室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841期。

129、《商人族氏组织形态初探》,中国先秦史学会编《民族论丛》(第二辑,先秦史专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

130、《商周青铜器铭文中的复合氏名》,《南开学报》19833

131《殷墟卜辞中的“众”的身份问题》,《南开学报》19812期。

132、《吉林省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3期。

 

主编论文集与著作:

1、《西周诸王年代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内含所撰《西周诸王年代研究述评》长文)。

2、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2007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3、《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月。

撰写的教材、整理的著作:

1、《文物鉴定指南》中的《青铜器》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国家文物局《中国古钱币》中的《先秦钱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中国通史教程》,第二章《夏商西周时代——早期国家阶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月版。

4、主持整理《张政烺批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中华书局,20113月。

参编与主编辞书:

1、《中国历史大辞典·先秦史》分卷,撰写“战国考古”部分词条(计六万余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并担任该卷编委。

2《大辞海·文物考古卷》任文物分科主编并撰写“中国古代画家”辞条,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12月。

科研报告:

1、《文献中夏商西周积年及诸王年代的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第一课题第一专题研究报告,1996年-1999年间完成。

2、《西周金文年历表》,“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项目,19982000年间完成。


 

获奖情况: 

个人获表彰情况:

19911月,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2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5月,获天津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19993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20114月、201412月两次获北京大学“2010年人文科学科研成绩突出”、“20132014年人文科学科研成绩突出”荣誉证书。

20149月专著《中国青铜器综论》获“2014年首届华人国学大典”之“国学成果奖”(长沙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2016年获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论著获奖情况:

1、《商周家族形态研究》1990年出版,1992年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1994年获天津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增订版,2006年获天津市优秀图书一等奖。

2、《古代中国青铜器》1995年出版,1996年获天津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7年获天津市优秀图书一等奖。1998年获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考古类)二等奖。200110月在《中国文物报》举办“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图书评选活动”中被专家评委评为“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论著”。

3、《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中、下)2009年出版,2010年获第25届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113月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34月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考古学,著作奖)。

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与赴国外及港台地区进行学术活动情况

11999年至2005来多次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艺术大学、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与历史系、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作学术讲演,并多次访问欧、美、亚洲诸国大学与博物馆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22000年、2001年先后两次赴埃及作学术考察。

32004年应邀在法国卢浮宫作关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学术报告。

42005年在巴西参加“国际历史博物馆馆长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

52005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参加“国际古文字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召诰>、

6、2006年9月赴蒙古考察北方青铜文化遗存。

720069月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讲演,论文已刊,即《西周金文中的“取 ”与相关诸问题》。

82008年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二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讲演,论文已刊,即《再读殷墟卜辞中的“众”》。

9、2009年4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讲演,论文已刊,即《滕州庄里西滕国墓地出土 器研究》。

10、2010年11月参加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古代青铜器:最近发现、最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讲演论文已刊,即《简论与西周年代学有关的几件铜器》。

11、2011年3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三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已刊,即《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的人物关系再探讨》。

12、2011年6月在清华大学参加“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已刊,即《读清华楚简〈皇门〉》。

13、2011年11月参加在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商及上古中国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讲演,论文已刊,即《由殷墟出土的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

14、2011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参加“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大会主题报告,报告已刊,即《关于以色列耶路撒冷国家博物馆所藏楚大师编镈》。

15、2011年11月——12月参加香港浸会大学“简帛·古史·经典国际论坛”并担任主题演讲嘉宾,演讲论文已刊,即《读清华简楚〈金縢〉兼论相关问题》。

16、2012年5月在美国参加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与美国耶鲁大学共同举办的“北大汉简工作坊”,作讲演《北大藏西汉竹书〈苍頡篇〉的学术价值》,并担任主持人。

17、2012年6月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作学术报告,报告已刊,即《清华简<系年>所见西周史事考》。

18、2012年8月参加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学术报告,报告已刊,即《关于西周封国君主称谓的几点认识》。

19、2012年11月参加香港浸会大学“吉金与周代文明”国际论坛,作学术报告,报告已刊,即《论西周时期的‘南国’》。

20、2012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主持了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武大簡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简帛学国际论坛——秦简牍研究”,并作学术报告,报告已刊,即《北大秦简〈公子从军〉的编连与释读》。

21、2013年8月参加在美国举办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和美国达特茅斯大学联合举办的“清华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关于《系年》的学术报告。

22、2013年11月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四届古文字与古代史学术讨论会”,作学术报告,报告已刊,即《殷墟卜辞中“侯”的身份补证》。

23、2014年9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中心与旅顺博物馆举办的“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报告已刊,即《释“甗羌”》。

24、2014年11月,参加北大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秦简牍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报告已刊,即《北大藏秦简

25、2015年3月13日在日本东京女子大学举行的“出土资料与汉字文化研究会”例会作学术讲演《关于中国简牍的辨伪》。

26、2015年3月14日在日本东京大学举行的“中国出土资料会”年度大会作学术讲演,演讲论文已刊,即《北大汉简

27、2015年10月17日参加在香港大学文学院举办的“《出土文献与先秦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大会主题演讲“关于春秋金文中冠以国名的‘子’的身份”。

28、2016年1月参加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五届古文字与古代史研讨会”,作学术报告,即“关于春秋金文中冠以国名的‘子’的身份”。

29、2016年5月在美国参加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耶鲁大学合作举办的“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工作坊”,并担任主持人。

30、2016年5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参加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分中心名义与芝加哥大学东亚系顾立雅中心联合举办“青铜器与金文”学术研讨会,作学术讲演《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西周有铭青铜器续考》。

科研项目: 
近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
(一)具体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汉竹书整理与研究”(09JZD770041)。
(二)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大学藏秦简牍整理与研究”(10&ZD90)的首席专家。
(三)担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子课题“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项目批号2010BAK67B14)北大项目的负责人。
(四)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项目“北京大学藏秦简牍的保护与整理”首席专家。
(五)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西周重要有铭青铜器研究”,该项目已于2010年结项。
(六)国家文物局委托北京大学承担项目“海外收藏中国青铜器调查”,任项目负责人。
(七)主持上海辞书出版社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大辞海”文物考古分卷的编撰工作。该分卷已在2014年出版。
(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与历史文化资料整理研究”(项目编号:16@ZH022)子课题“海昏侯墓出土简牍研究”项目负责人。
附:自2014年始担任“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暨“金文与青铜器”平台主任。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