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亮: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05/13|浏览量:1229

朱诗亮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正高 2020-12-18 16:17:01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点击:5871 收藏本文

朱诗亮,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大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院长

        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1608638946490476.jpg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在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注重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结合。和合作者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量子网络和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做出了系列科研成果。如2006年提出了原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美国国家标准局科学家实验实现。提出可用光晶格的冷原子实现Dirac方程的理论,并发现各向异性的晶格可诱导拓扑量子相变,该理论结果被美国、瑞士、法国和德国等不同研究组的科学家实验证实。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被国内外多个实验组实验实现。实验实现了超绝热拉曼转移和光的偏振量子比特的高效率存储等。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s in Physics 24篇,Phys. Rev. A/B/E 60余篇。

    曾获得过系列学术荣誉。和汪子丹教授合作项目“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学术带头人(200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香港大学Daniel Tsui Fellowship (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11)、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是教育部创新团队的负责人。 

发表论文情况见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1759055/shi-liang-zhu/publications/

  朱诗亮,男,出生于1970年3月。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 ,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年~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教师,200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导师。2013年8月任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教授。 。曾在香港大学物理系、意大利ISI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他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在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注重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结合。他和合作者在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领域做出了系列重要理论工作。提出可用光晶格的冷原子实现Dirac方程的理论,并发现各向异性的晶格可诱导拓扑量子相变,被美国、瑞士和法国的科学家分别做的三个实验证实(美国、瑞士实验同期发表于Nature,法国实验发表于Phys. Rev. Lett.)。2006年首次提出了原子自旋霍尔效应,2013年被美国国家标准局科学家在Nature发表的实验实现。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被国内外5个实验组发表于Nature/PRL/PRA等的7篇实验论文实现。他目前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 15篇 (第一或通信作者),Phys. Rev. A/B/E 31篇。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到超冷原子和量子信息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 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

2)量子信息和量子网络

3) 量子精密测量

研究团队从事上述方向的理论和基于原子体系的实验研究

联系方式:slzhunju@163.com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