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 弘扬特色 开辟胶潍文化研究新气象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3/12/25|浏览量:40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隆冬时节,白雪皑皑,来自全省各地文化工作者、爱好者齐聚胶潍大地,欢聚一堂,共同见证成立山东省历史学会潍胶历史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研讨胶潍地区历史、地理、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可喜可贺!山东省历史学会又增添新成员,我谨代表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对会议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崇高敬意,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祝福。

胶潍地区是一块历史悠久、经济发展的热土。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八千年前,潍坊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块大地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历史书籍中,大禹治水,禹划九州,其中,胶潍地区便是青州的一部分。夏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昌乐境内),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齐国。齐国从公元前1046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存在了八百余年,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国,是秦王嬴政最后灭亡的战国七雄之一。胶潍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秦朝便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明清以“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机,十万织布机”闻名遐迩,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1904年,潍坊开埠,开启了中国商业化的近代历程。胶潍地区的国际名城潍坊是中国风筝文化的发祥地,国际风筝联合会组织总部所在地,是“国际风筝会”的固定举办地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染散地,又被称为“世界风筝都”。

胶潍地区人文荟萃,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潍坊大地自古以来不缺乏文人学者。上古之际,字圣仓颉在这里造字,虞舜在这里农耕,四千年前,太公在这里称帝。汉相公孙弘,高密的晏子和郑玄,农学大师贾思勰、书画名家韩熙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范仲淹,著名画家、艺术大师张择端。明代名臣刘应节、明朝万历状元、礼部尚书赵秉忠、学术界有“苏州李府半红楼”之说的李士桢,清代的刘统勋刘墉父子,陈官俊陈介祺父子,还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第一个状元曹鸿勋和第二个状元王寿彭都出自在胶潍地区;近现代革命时期,烽火遍地,革命英雄辈出……,他们或出生于胶潍地区,或为官一方,造福人民,都在胶河、潍河两岸留下了经久不灭的印记。

专委会成立,恰逢其时。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于传统文化,弘扬历史精神,定能创造出辉煌的成绩。在此我建议,专委会成立以后,能不能加强三个“高点”研究

一是加强对经学大师郑玄的研究。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山东省高密市)人,中国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儒家学者,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曾位列二十二“先师”,配享孔庙。郑玄毕生精于经术,其囊括大典,综合百家,遍注群经,使经学进入了一个“郑经时代”,其所注经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对当时及后世经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要突出特色,加强对“郑学”弘扬与研究

二是加强对明代山东藩王“衡王”的研究。这个课题属于家族变迁史的研究,明朝的衡王府位于青州城南门里西侧,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他的第五子朱佑楎为衡王;弘治十二年(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明清之际灭亡。藩王“衡王”是明代的第一家族,通过对“衡王”的研究,可以丰富胶潍地区的家族史研究。

三是加强胶潍地区水文化研究。胶潍地区处于海岱之间,河流纵横,河湖众多,大小河流上百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55条,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小清河等纵横其中。胶莱河南北分流,南入胶州湾,北入莱州湾,历史出名;胶莱运河历史悠久,又是山东的第二条大运河,曾经起到漕运的作用。建国以后,胶潍地区兴建了峡山水库、冶源水库等水利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修建时,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的水利精神至今影响深远。通过整理历史水利文献,充分挖掘水文化,弘扬水利精神,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省历史学会潍胶历史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人力物力,对该地区历史地理、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史前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工商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变迁、文献搜集、整理、考订等工作,工作重大,意义非凡。

山东省水文化工作者愿与其一道,弘扬齐鲁水文化。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业委员会愿与贵会和合与共,携手同进,共创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之辉煌。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召开!

山东省历史学会邾国文化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朱汉明

世界朱氏网编辑部

2023年12月25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