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泥湾朱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0/12/27|浏览量:2483

树有根,水有源,追根塑源,我们邵阳泥湾朱氏家族,应该从唐朝开始。             

始祖朱衡公,字持平,河南开封府,于唐朝贞元年(785年)进士入闽,初受延平通判,后升任订洲刺史。长庆辛丑时,致仕回家,道经吉水(江西吉安),见地广肥沃,溪水环合,遂留居吉安白水,为白水朱氏始祖。衡生哲,哲生乐,乐生叙。乐为唐大中戍进士,受大常寺寺丞。叙为度乾符乙末进士,官居华阴县令。叙生子四,元、孟、仲、季四公。元迁居峡山,孟仍居吉安白水,仲居泰和吉平,季迁居庐陵古巷。                                     

我祖季公,字正辞,析庐陵,后又回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翁家村。季公(出生应在公元900年左右),时代变迁。            钦公(1038年左右),字戒庵,官通判,先世祖季公回籍河南,自唐递至宋世年代,世系难以尽稽,中间相差4一5代,现无从考查,(据史书记载庐陵初修族谱为1419年)(根据世修族谱记载年代推论而定相差4一5世,后续记载正版正宗,无一缺漏),故以钦公为宋代始祖,为一世,生子鉴,为二世。                             

鉴公,字尚古,太学博士,生子胜非,三世。                     

胜非公(1082一1144年),公字士信,(字臧一),宋微宗 崇宁二年癸末进士,初任江州知州,高宗朝时两拜右相,封怀王,谥忠靖,其姑钦成皇后,生子伯才,四世。

伯材公,武康节度使,封福国公,谥僖靖王,子六,孝庄系第六,女二,长女宋仁怀皇后,次女郓王妃,此因有孝宗皇帝御赐〈一门三作后,二世两封王〉的金钉牌匾。胜非公,伯材公在庐陵建祠供祀,南宋文公朱喜,亲自作词堂祀。          

五世孝庄公,讳希颜,字禺斋,宋孝宗淳  熙十三年丙午进士,官居吉州刺史,复家庐陵南街,立家庙祀其祖祢,有朱家园即其遗址。                    

第六世,九府君,七世二十府君,八世二十二府君,九世二十一府君生子元藻。

十世元藻,行小四,号颐轩,官居学谕,迁居彭塘,生子 霓、云。               

我远祖霓公,十一世,讳涣,号约山,宋宁宗嘉靖进士,初为大理寺寺丞,后为衡州知事,风流文采,名重一时,文信国公尝师事之,有诗文集行世,载县知。生子三,千三、明之、仲伦。          

我祖明之,十二世,行千四,号悟庵,由上舍生选授郡。

十三世,淑才,讳植,号东湖,宋理宗(1224一1264年)宝石四卢丙辰进士,生子八,即(士可、圣可、仁可、贤可、文可、 复可、元伯、诚可,元继钓源欧阳氏)。 

庐陵八可,与其他各房散居庐陵各地,形成了十八派,相互呼应,每个居住地 都有派名,故有(十八派西南竞爽,两万卷先后争辉)。并 有名典名著考证,如《世系阙疑》《彭塘考》《胜非公宦迹》《朱氏大宗祠记》《朱子治家格言》等著作。         

我十四世远祖,复可公,行五,号后湖,乡饮宾,居彭塘,析枫林,为枫林派,子二,务渔、务樵。

十五世务樵,行十二,号翠峰。生子三,公临、公礼、公义。

十六世公临,行定八,号临轩,子贵远。

十七世贵远公,行复一,子礼忠。

十八世礼忠,行容二,字道周,子四(伯郓、仲郇、叔郢、季曾)。

十九世,仲郇公,行非二,号樵隐,生元朝未(1368年左右),子二(淇清,澳清)。      

 自1271年宋灭建立元朝,至1368年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中间近百年,我庐陵朱氏家族只因是宋朝的皇亲(?),元朝下令不得参与科考,不得入仕为政,还要躲避各种追查,所以在此其间,庐陵朱氏一族无一人有功名,这还影响了以后朱氏家族的根因,后期入仕为官者并不多。自唐至元未,入仕为官者只有17人。            

我邵阳泥湾朱氏沿袭庐陵始修族谱记载:始祖衡公一哲一乐一叙一元,孟,仲,季。    钦公为宋世称为一世,钦一鉴一胜非一一伯材一一孝庄一一九府君一一二十府君一一二十二府君一一二十一府君一一元藻一一霓一一明之一一淑才一一复可一一务樵一一公临一一贵远一一礼贵一一仲郇一一淇清(二十世)。                           

淇清公,邵阳泥湾朱氏远祖,二十世祖,行济十一,号洞墅,诏赐冠带,生明永乐十六年(1417年),子二(绍铨,绍锡)。

二十一世,绍铨,讳求,号自然,子二(循公,居湖广武昌府望门山,复公,住宝庆府门前)。

二十一世绍锡,子五(宪,宽,安,字,溉,宪公宽公字公后裔现都在江西吉安古巷,溉公失传。安公就是我泥湾朱氏远祖,其后裔大部留在邵阳及周边省市)。  

我邵阳泥湾远祖,安公,二十二世,行显五,字显恭,号舒齐,一身清贫,子四(芾,中,纸,卓)。     

我邵阳泥湾朱氏始祖中公,二十三世,行二,生明嘉靖元年(1522年)。自幼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境平寒,在庐陵老家找不到媳妇(据当地人说的),就前来宝庆府投奔其堂叔复公,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左右),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古巷彭塘出发,徙步到宝庆府(邵阳市),风餐露宿走了十来天。到宝庆后在离宝庆府数十里的一个叫老银铺(岩口铺上)的地方教书落脚,在那里聚妻生子,因略懂风水,并在当地一个叫扶把冲船形山的地方,买了一块风水宝地做坟山(鲤鱼上水猪婆地),中公殁万历元年(1573年),葬隆回老银铺扶把冲船形山。(谱书上有详细介绍坟山图型及文字记载)。     

后又迁居宝庆东乡泥湾(现邵阳市板桥乡泥湾村),子三,曜公、晓公、昭公,晓兼承广公后(广公为复公之子)。

二十四世,曜公,居现邵东横田及周官桥。昭公失传。

二十四世 晓公,行三,讳国赞,号绍山,生明嘉靖三十一年(1553年),在当地有:温恭闻于里,孝友著于家,义方教子,朝夕不离倦,时逢郡大饥,公施粥于城隍祠,赖话者甚数,当道以隐德于市,义琢额嘉旌,今子若孙,簪缨济济,佥称仁者之食报方兴云。            

我祖晓公,由于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并为以后的泥湾朱氏家族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并于万历年间,在石桥乡株木村象形山买了块风水宝地,约五十余亩的山地作为祖坟地。后人又在其附近买了田地,修建房屋,并派族人看守坟山。(家谱上记有方位图和文字记载)。绍山公及各房先祖都葬在象形山坟山上。     

我祖绍山公,生七子:自旭(夭)、自成、万祺、万宁、万年、万象、万礽。现邵阳泥湾朱氏自江西庐陵迁邵始祖开始(复公,中公),其子孙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现有族众近二万余人,大体分为九大房,现将各房人数及居住地大略表明。

     1.万祺房(卷七),人口约近9千人,居住在大房头、邱家冲、歇场岭、磨石塘、横冲、酿水坪、烟塘、板桥、五十亭、高江桥、砂子场、金家坳、双江口、邵阳市区,荫望公后裔涉川(不详),睛轩公后裔有居东北吉林四川贵州等。

     2.万宁房(卷八),人口约1千以上,居住在横冲、再来庵、长源,邵东周官桥,新邵及市区。  

     3.万年房(卷九),人口约6千人,居住在李家山,蔡锷村,新林村,歇场岭,云岩观,邵阳市区,岳家弄子,谷洲乡鸟山覃家,武冈,新宁,祁东,广西,贵州,云南,靖洲,四川等。

      4.万象房(卷十),人口约1千人,居住在双江口,石凹里,清风亭,香铺,广西全州,文市及市区等。

      5.万礽房(卷十一),人口约近1千五百人,居住在大水田,五房头,邵市铁砂岭,现重庆,四川等。    

     6.自成房(卷二),人口约400人,居住茅栗山,范家山,滩头,通道县等。     

     7.明公房(卷十二),人口约35人,主要居住在枫树坪,八茅冲。            

    8.曜公房(卷六),人口约700人,主要居住在邵东横田,周官桥。         

    9.庆公房(卷三),人口约25人,主要居住在武冈蔡塘,另有陟川的(不详)。 

还有许多迁外的族众,由于以前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多年失去联系,在四修谱没有上谱,无法估计人数。 

现邵阳泥湾朱氏从第二十世淇清公算起,淇清公一一绍铨,绍锡一一复公,安公(二十二世)一一中公一一曜公,晓公(绍山公)一一生五万等七子(二十五世)后字辈为一一永一一克一一嘉(二十八世),(二十九世起字辈派语是)文章启荣名,学成登大廷,鹰锡思祖德,世泽庆恒新。 

后家族族众自益发展壮大,真正所谓人丁兴旺,到康熙45年(1706年)开始初建宗词,于道光4年(1824年)复修。又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族先正荣碌公等对原宗祠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宗祠规模。祠院长50米,宽47米,地面建筑2400平方米,规模壮观,是一座相对独立的院落,座西朝东。宗祠前有约3000平米宽的广场,一进正面,中为正大门,飞檐高耸,上书 :〈朱氏宗祠〉牌匾,正门两边是双龙抢宝石雕,上方是鲤鱼跳龙门石塑,正门内向为戏台,左右两偏门,上方分别书有〈入孝〉〈出弟〉正门两边门石柱上雕有〈传家礼传格言垂宪乃后,为忠臣为孝子追配于前〉,左偏门石柱上有门联〈吉水源深流泽远,枫林本固发枝荣〉,右偏门石柱上有〈十八派西南竞爽,两万卷先后争辉〉。二进中为正门,上书〈旌直遗风〉,两侧分别书有〈聚族〉〈明伦〉,墙体均为三重飞阁,〈凤阁〉〈鸾台〉高悬其上,进入二进为大厅,三进为祭堂,正中为迁邵始祖位,上方为两重牌匾〈永言孝思〉〈雍睦一堂〉,后墙为三重飞檐,祠院左右厢房为两层,整个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前院露天,后院为天井式四合院,是厅堂,大柱支撑天面覆盖。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庄重,廊庑,堂阶,梁柱,楼榭,斗拱等巧夺天工。红泥、青砖、青瓦、彩绘、石阶、石门、石柱等古香十色。

亭台楼阁,雕饰精美,惟妙惟肖,斗拱梁柱,设计精妙,巧夺天工,飞檐翅角,跃跃欲飞,栩栩如生,其结构之完整,装饰之巧妙,工艺之精美,今人叹为观止。

绍山公  (晓公)后裔就是万字辈(各房房谱都有记载,就不详谈了,万,永,克,嘉(必),再后就文,章,启,荣,名。学,成,登,大,廷。鹰,锡,思,祖,德。世,泽,庆,恒新。大家都熟悉了。

根据泥湾朱氏2000年四修族谱记载,我泥湾朱氏是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与江西庐陵分修族谱,修好后再派人送到庐陵,在此之前都是与庐陵合修。公元1916年二修,1943年三修(由于战争原因没有修成)。

2000年四修族谱,记载有:我邵阳泥湾朱氏系出江西庐陵,明嘉靖年间,中复二公徙居邵邑泥湾,是为迁邵始祖,前数届宗牒修辑,与庐陵合修,后因派繁地阻,乃与庐陵分辑,始制〈文章启荣名,学成登大廷,鹰锡思祖德,世泽庆恒新〉,二十字以区尊卑,兹因历时过长,繁衍生息甚速,昔制班次有限,乃乘四修之便,继以四语,以续后用:〈智勇济贤良,科教导族强,博爱通广宇,紫阳亿代昌〉。  

       四修谱上还 记载着名人录近千人,皇帝圣旨十余谝,名人名著近百谝 ,其中有《晴轩公莅任陕西商州协功德碑》《绍山公传略》《显荣公传》《殿元公传》《南丰公传》《节母马孺人行略》《横 田万安君赠明轩小序》《朱翁饶裕赞》《少廉公著述录》,名诗,名词,多不胜数。

近代名人有《阳林事迹》、《 复合型人才一一周夫》、《奋发向上的典范一一亮辉》、《大魁事迹》、《慕克事略》、《静安二三事》、《学安 事略》《崇文事略》《剑宇事略》等 ,近代的诗词编章等,现不一一例来。从宋朝至清末,进士举人、大夫、将军知县的近百人,从民国到解放,入政当官者县长团长有近20人,从解放初到现在科级以上的有近百人。     

我泥湾朱氏,人口众多,能人辈出,千万以上的老板企业也有近百人。我泥湾朱氏家族在整个邵阳乃至西南地区称得上名门望族,人丁兴旺,财源恒通。

注:泥湾宗祠抢修日记,事、人物将会全部记录,留着五修族谱备用 (待续):

(信息来源:朱氏群,请作者联系)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