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12/10|浏览量:1075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9.31万人 。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2018年末数据),常住外来人口达794.3万人(2017年数据)。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置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
今北京地区曾是唐代昌平朱氏的兴起地,以后又不少外地朱姓陆续迁入,到明代已成为北方朱姓较密集的地区。明成祖朱棣(明太祖四子)初封燕王,坐镇北平。永乐元年(1403)他登帝位后,改北平为北京,这是北京之名的首次出现。棣公迁都于此,直到明末230多年,天皇贵胄,繁荣昌盛,衍射全国,更把朱氏推向一个光辉的高峰。
北京市朱氏在全市姓氏中居于大姓行列。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对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朱姓在北京据17位,占该市总人口的0.93%(《中华姓氏谱•朱姓》)。
朝阳区是北京市朱姓人口较多的地区之一。朝阳朱氏有朱熹后裔。熹公塾房27世孙朱其享(子会)迁居这里落籍。
昌平区朱氏
昌平朱氏历史悠久,古称幽州昌平朱氏。据有关资料记载:幽州昌平朱氏是东汉时著名的南阳宛县朱氏朱穆的后代。约在南北朝后期从南阳迁徙到幽州昌平定居(始迁祖何人无载)。
隋朝时,朱穆第18代孙朱鲸,生子原忠,时任隋晋阳宫正监,因助李渊起义反隋有功,任太子洗马之职。忠生三子:晋卿、汉卿、汤卿。晋卿,官至太原长史,其生四子:彦达、彦道、彦通、彦逵。彦达(武部员外郎)生二子:仲贤、仲能。仲贤,又名怀珪,生三子:泚、滔、源。幽州昌平朱氏传到这辈时,于公元8世纪后期迅速崛起,最后割据为王,称霸一方,家族势力发展臻于极盛。唐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在京师叛变,拥泚为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次年泚改国号为汉,自号汉元天皇。其弟朱滔被封为翼王,称皇太弟。但他们两弟兄为一介武夫,无雄才大略,加上生性好杀,丧失民心。因此,政权基础不牢固。称帝不久,朱泚战败外逃今甘肃泾川、宁县西北等地,被部将所杀。朱滔也因战败逃回老巢幽州,后抑郁而死。唐宝历二年(826)以后,随着朱滔之孙,时封吴兴郡王的朱克融及其两个儿子(一为卢龙节度使),先后因发生兵变被害,紧接又是斩草除根式诛灭克融家族及昌平朱氏。就这样,割据幽州卢龙一带称雄称霸八十多年的昌平朱族衰落、消亡了。
万幸的是老三朱源这一支,走了一条与父兄不同的路。资料载:朱源,字本清,当年没有投靠叛军,相反却投奔到唐朝大将郭子仪部下。因战功官升剌史。源生二子:根、杞。杞字国村,生燮。为避战祸,燮与家人向东南远逃,最后徙居安徽歙县黄墩。朱燮的后裔,后来便成为著名的歙县朱氏中的一支。
大兴区朱氏
北京大兴古时称顺天大兴。据载,顺天大兴朱氏始迁祖朱必名,迁自浙江萧山。必名公,字显之,清初远离萧山家乡,北游京师,谋求新的发展,据称他到北京后“结交贤豪”、“数次拥有千金,后来又散之”,到自己死时,竟无钱棺敛,就葬在北京。这样他的一支萧山朱氏便从此在顺天大兴定居下芝。
必名公生子登俊,登俊年轻丧父,却颇能发奋图强,康熙三十六年(1697)当上了湖北长阳知县,从此开大兴朱氏筮仕官宦的先河。萧山迁大兴的这支朱氏,从此兴盛起来。登俊后来做过四川琪县知县,最后官至中书舍人。其生子文炯、文炳。文炳,字豹采,即朱筠的生父。文炳曾任过陕西咸宁知县、盩厔知县,但数年后因公正刚直丢了官,回到顺天大兴,娶妻生子,四子是:堂、垣、筠、珪。并把全部精力放在儿子的培养教育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炳公的四个儿子全部中了举人,步入了仕途。而四人当中,是著名的又首推朱筠。筠公官任安徽学政,是《四库全书》的纂修官,著名的“乾嘉朴学家的领袖”,其弟朱珪官任山西巡抚,抚仁阁大学士。其两个哥哥及其的两个儿子(锡囱、锡庚)历官知县、知州。使顺天大兴朱氏一跃而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现存的清道光元年(1821)(大兴朱氏家乘》抄本,记载着大兴朱氏后裔繁衍史实。
(信息来源:网络,2022年4月20日)
朱丹西 (1913~1978)
笔名朱丹。北京人。中共党员。高中毕业。1938年任延安抗大二分校文工团团员、一大队宣传干事,120师战斗剧社社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军大艺术学院主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院长,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工团团长,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工团副团长。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电影文学剧本《猛河的黎明》(合作)、《长空比翼》(合作),话剧剧本《鞋钟迷》、《重见天日》、《旧恨新仇》,歌剧剧本《刘胡兰》等。
[唐][公元742年-784年]
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唐朝中期将领、叛臣。
朱泚原为幽州将领,先后效力于李怀仙、朱希彩,后被部下拥立为节度使,上任后改善幽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先派朱滔领兵入关中参与防秋,又亲自到长安朝见,并留居长安。唐朝先后任命他为陇右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等要职,加封中书令、太尉。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帝,国号秦,年号应天。兴元元年(784年),改国号为汉,年号天皇。不久,李晟收复长安,朱泚逃往泾州,因泾原节度使田希鉴闭门不纳,只得继续西逃。在逃到彭原西城屯时,被部将杀死,时年四十三岁。
节度幽州
朱泚凭借父亲的恩荫从军,武艺并不出众,虽然外表宽厚,但内心却很残忍。然而他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每次打仗得到奖赏都分给手下将士,因此受到部下们的拥护。
朱泚早年是李怀仙部将,任经略副使。768年(大历三年),幽州兵马使朱希彩杀死李怀仙,自领卢龙节度使,因朱泚与自己同姓,对他非常信任。
772年(大历七年),朱希彩被部下杀死。当时,朱泚驻扎在城北,其弟朱滔统帅牙兵,暗中派人到将士中大肆张扬道:“节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担当不可。”将士们本来无所适从,听后便一同推举朱泚。朱泚于是自领留后,并遣使呈报朝廷。同年十月,朝廷任命朱泚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幽州卢龙节度等使、幽州长史兼御史大夫,赐爵怀宁郡王。
773年(大历八年),朱泚命朱滔率兵到泾州(今甘肃泾川)防御吐蕃。自从安禄山造反以来,幽州军队很少为朝廷所用,朱泚此举,得到唐代宗的赞赏,并亲自写诏嘉奖。
入觐京师
774年(大历九年),朱泚升任检校户部尚书。当时,河朔三镇虽然归顺朝廷,却从不曾入朝觐见,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代宗大喜,命人修建住宅等待朱泚。
同年七月,朱泚行至蔚州(今河北蔚县),身患急病。当时帐下将领都劝他返回幽州,等病情好转后再动身朝见。朱泚道:“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尸体抬去朝中。”诸将都不敢再提此事。九月,朱泚到达长安,百姓争相围观,代宗亲自在延英殿设宴款待,赏赐甚厚。
朱泚入朝后,朱滔统摄幽州军务,却着手削除朱泚的影响力。朱泚自知被兄弟出卖,失掉兵权,于是自请留在京师。代宗遂任命朱滔为卢龙节度留后,命朱泚统辖汴宋、淄青的边防军队。
深受器重
776年(大历十一年),朱泚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出镇奉天行营。777年(大历十二年),朱泚升任检校司空,又接替李抱玉担任陇右节度使,暂代河西、泽潞行营事务。778年(大历十三年),朱泚改封遂宁郡王。
779年(大历十四年),唐德宗继位,加封朱泚为太子太师、凤翔尹。780年(建中元年),泾州守将刘文喜起兵叛乱,朱泚被任命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讨伐刘文喜。不久,泾州平定,朱泚进封中书令,回镇凤翔(今陕西凤翔),泾原节度使一职由舒王李谟遥领。781年(建中二年),朱泚进封太尉。
782年(建中三年),朱滔在幽州造反,派人送密信给朱泚,结果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截获,奏知朝廷。朱泚非常惶恐,向朝廷请罪。德宗抚慰道:“你兄弟二人相隔千里,当初并非共同策谋,这不是你的罪过。”但还是解除了朱泚的凤翔陇右节度使职务,将他留在京师,并增加他的食邑。
僣位称帝
783年(建中四年),泾原军发生哗变,德宗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姚令言对叛军道:“如今军中没有主帅,恐怕事情难以成功,朱太尉幽居在家,我们可以奉他为主。”于是派人到晋昌里迎接朱泚。当夜,朱泚张列火炬,前呼后拥的进入含元殿,并设置警戒。次日,朱泚移居白华殿,出榜道:“泾原将士长期身居边疆,不知朝廷礼仪,随便进入宫中,使圣上受惊,西出巡幸,朱太尉已经暂且统辖六军。神策军将士以及文武百官凡是领俸禄的,应当全部去追随皇帝,不能前往的,可到本官官署来。如果超过三天,查出两处都未具名的人,一概斩首。”百官无奈,只得去见朱泚。有人劝说朱泚前去迎接德宗,朱泚很不高兴,于是百官逐渐逃走。[14-15]
这时,源休陈述古今成败之理,征引符命之说,劝朱泚称帝,朱泚大喜。不久,李忠臣、张光晟相继前来,凤翔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也率军来投。朱泚自以为众望所归,下定了称帝的决心,任命源休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为皇城使,并对久失兵权的司农卿段秀实非常信赖。
朱泚派出三千精兵,名为迎接德宗,实则去攻打奉天。段秀实和刘海宾正密谋诛杀朱泚,担心叛军惊吓德宗,暗中伪造朱泚的命令,追回叛军。叛军返回后,段秀实与刘海宾去见朱泚,陈述应当效忠朝廷的道理,这时刘海宾从靴子里抽 ,被朱泚发觉。段秀实见无法用忠义来打动朱泚,夺过源休手中的象笏,挺身猛击朱泚,并大声喊道:“反贼碎尸万段!”朱泚举臂护住脑袋,李忠臣飞跑上去帮助,叛军也一拥而上,将段秀实乱刀砍杀。
十月八日,朱泚在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张光晟等八人的引导下从白华殿进入宣政殿,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秦,改元应天,又大封百官,并立侄子朱遂为皇太子,遥封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皇太弟。为了断绝人们的期望,朱泚杀死郡王、王子、王孙七十七人,诛灭留在长安的宗室。[18-19]
围攻奉天
十月十日,朱泚亲自领兵进逼奉天,使用的天子仪仗、随从、车辆,塞满道路,兵卒如蚁群般聚集,部队的声势颇为盛大。不久,朱泚在奉天城下被浑瑊、韩游瑰击败,只得退到奉天城东三里的地方扎营,大修攻城器械。次日,朱泚又分兵到乾陵扎营,察看奉天城内情况,城内大为震惊。
十一月三日,杜希全在漠谷失利,朱泚更加骄狂。官军利用城防设施作战,人人奋勇百倍,朱泚多次受挫。有时出城到旷野作战,官军又占上风。朱泚于是逼迫百姓填壕沟,并于夜晚攻城,但无法破城,只得撤退。
十一月十五日,朱泚军造成云梯,架上奉天城墙的东北角,引起城中惊慌。浑瑊命人挖掘大坑,做成地道陷阱,又燃起大火焚烧云梯,这时风向转变,大火扑向朱军。官军趁机从三个城门一起冲出,大破朱泚。当晚,官军再次出城进攻,朱泚再次大败。不久,李怀光从河北来援,朱泚大惊,军队溃败,奉天之围得以解除。
十一月三十日,朱泚逃回长安。当时,姚令言在城里设置防御木栅和投石抛楼,每条街道里巷都把居民组织起来训练。朱泚返回后,却命令全部撤除,并道:“打仗的事我自有办法。”每隔三五天,朱泚就派人假装从城外回来,满城跑遍地喊叫:“奉天已经攻克。”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偷偷哭泣,大街小巷一片寂静。当时,进入台省的小吏不过十几人,郎中员外六七人,朱泚下令按照往年规定推荐选拔官员,开始还有几十人递交推荐文书,十天后也都隐退了。
兵败被杀
784年(兴元元年),朱泚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这时,李怀光企图反叛朝廷,派人到长安跟朱泚和谈结盟。朱泚开始对李怀光刻意拉拢,称其为兄长,并约定平定关中后,各自为帝。但是当李怀光决定背叛朝廷后,朱泚却发出诏书,以国君对待臣下的礼仪对待李怀光,屡次征调他的兵马。李怀光被朱泚出卖,感到羞愧恼怒,带着军队返回河中府。
不久,官军李晟部、骆元光部、尚可孤部进逼长安,朱泚部下韩旻、宋归朝、张庭芝、仇敬忠等人先后被击败。五月二十八日,李晟等人收复长安。朱泚与姚令言、张庭芝、源休等人西逃,其余党羽有的逃亡藏匿,有的投降朝廷。
朱泚逃难途中,兵卒沿路偷跑,等逃到泾州,只剩一百多人。泾州守将田希鉴紧关城门,朱泚对田希鉴道:“我曾授予你节度使官职,你为什么忘恩负义?”田希鉴就叫人把朱泚授予的旌旗符节从城上抛到城外,接着又投火烧掉。朱泚无奈,只得再向西走数里,在一家客店休息。
朱泚部将梁庭芬进泾州城劝田希鉴道:“您当初杀死冯河清背叛朝廷,如今即使又归顺朝廷,日后也免不了遭受祸患。不如打开城门收留朱公,一起成就大业。”田希鉴同意了。梁庭芬赶到客店告诉朱泚,朱泚非常高兴,派梁庭芬再去泾州。梁庭芬趁机求取尚书、平章事官衔,被拒绝后不愿再去泾州,便随朱泚到宁州(今甘肃宁县)彭原县西城村,与朱泚的心腹朱惟孝一起用箭射朱泚。朱泚逃跑时,掉进一口地窖,被随从韩旻、薛纶、高幽嵓、武震、朱进卿、董希芝等人斩杀,时年四十三岁,首级传送梁州。
朱伯华,1947年1月9日生于北京,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画,1959年至1964年曾在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学习国画,在北京市朝阳区少年之家学习西画,受到马月华、杨景芝、董晓山、秦仲文、娄师白等先生的教导。少年时期的朱伯华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少年儿童书画大展并多次获奖。1964年考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在郭风惠先生指导下,书法进步显著。1968年毕业后到磁州窑陶瓷研究所工作,曾任该所美术室主任、副所长。1979年参加首都机场壁画的制作工作,1982年参加人民大会堂河北厅的装饰设计工作。同年7月到全国高等美术院校联办的进修班学习。他创作的大型陶瓷壁画《将相和》获全国壁画评比一等奖,他主持设计了《中美建交纪念》挂盘及外交部礼品瓷。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书画展中获奖,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国际友人收藏。1991年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介作了采访报道。他的书画理论文章《装饰绘画的空间》、《楷书四讲》、《墨虎画法浅谈》等发表在《美术》、《美术之友》等杂志上。他的书画作品被收入《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现代书法选》、《河北美术作品选》,他的生平被载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词典》、《中国书画家年鉴》、《中国文艺家传集》等。他现在是高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保险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花鸟画会理事,河北省根雕盆景协会副主席,磁州窑学会理事,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朱伯华睿智豁达,为人谦和,学识广博,对祖国的诗、书、画、印及陶瓷艺术的研究均有较高的造诣,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扬弃创新。近年来,他的书画及其他艺术创作都出现了新的气象。尤其是他画的墨虎,形神兼备,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具有强烈的个性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请熟悉情况的朱氏宗亲补充完善,联系微信:19819884266.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