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4/07/06|浏览量:942

马鞍山,简称“马”,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是皖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之一以及新兴移民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重要节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也是“第四届全球外包大会”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大会”的主办城市。 

马鞍山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与江苏省南京市接壤,北与滁州市相望,西与合肥市、芜湖市毗连,南与宣城市相接。全市总体地势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4049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鞍山市常住人口为2159930人。  2020年,马鞍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6.9亿元。

坐落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朱然家族墓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国家法定而庄严的昭示,充分肯定了马鞍山历史文物资源的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同时也说明了朱然家族墓的历史文化内涵。


江东子弟多才俊。在汉末连年战乱的特定社会条件下,在三国争雄,东吴政权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中,做为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当阳侯的朱然,以其特有的风采,成为众多功臣名将群星中的一个亮点,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马鞍山市有朱氏后裔。资料待完善。

当涂县

朱昌鲁


[公元1915年-1989年]

朱昌鲁(1915~1989),当涂县亭头乡沛南村人。民国27年(1938)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至次年3月,任中共当芜县委委员。是当涂县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当涂县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武装创始人之一。

朱昌鲁自幼读书,民国24年(1935)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挠,积极参加上海“一二·九”-,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八·一三”事变后,复旦大学被迫撤往重庆,朱昌鲁毅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家乡大官圩和青年邵时安徐德建等人组织了“当芜青年抗日救亡团”,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7年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进驻大官圩时,朱昌鲁先后与二支队领导栗裕、张鼎丞、-取得联系,并接受他们的领导。同年8月参军,入党。9月,他在二支队的帮助和支持下筹建地方武装,10月,新四军二支队特务大队正式成立,朱昌鲁任大队长。特务大队成立时,下设一个中队,120多人。在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战斗中,朱昌鲁率领特务大队积极配合,除派去一个班担任先导外,并带领剩余人员担任青山街一线的阻击任务。战斗结束后,特务大队受到粟裕的表扬。民国28年2月,特务大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特务营,朱昌鲁任营长。在此以后,他还先后担任过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参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后方留守处主任;皖南事变后,他先后任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教导大队大队长、旅部参谋、皖南行署第三专署当南办事处主任、宣当办事处主任、中共宣当县委委员、高淳县委委员兼军事科长、苏南第一军分区宣当警卫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八纵队七十团参谋长、第一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华东野战军四纵队教导团副团长、二十三军教导团副团长、宣城军分区参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区空军后勤部修建供应部部长、华东空军后勤部大建公司总经理。195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任南京市建筑公司副经理、江苏省建筑工程局副局长、江苏省城市建设厅副厅长、江苏省建材工业局副局长等职。1989年5月病逝于南京,终年74岁。

(2022年4月4日19:13:04)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微信图片_20220804184831.jpg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

朱府囍酒.jpg

中华朱氏酒9.jp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