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12/10|浏览量:1259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 ,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幅员面积2.63万平方千米 ,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福建省委曾经几度驻在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
南平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平市常住人口为2680645人。
南平市是福建省朱姓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南平朱氏是朱鉴的后裔。朱鉴卒后葬于南汾常里焙口八仙,其部分子孙迁居于此。並发展成为建安派南平支派。
南平还有一支朱氏是古惊公的后裔。位公于唐朝末年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随王潮入闽。景福二年(893)受命任建宁军节度判官。后来,他乐于延平(今南平)溪山之美而择居焉。今南平延平区南山镇大坝村有惊公后裔500余户,1000余人。还有迁居沙县、尤溪、建瓯、建阳等地,远播福州、闽南。
纪念熹公逝世800周年的活动,于2000年10月在南平市举行。其中以研究朱子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为主题的“朱子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引为广泛关注。
邵武市朱氏 邵武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上中游。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建县,后沿之。1983年改县为市。全市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8镇7乡,人口30万人。
邵武市是福建省朱姓人口最多的19个县之一。邵武朱氏是朱在后裔。奉朱在5世孙朱煃为始迁祖,聚居于城东关及屯上乡等地。
武夷山市朱氏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朱姓人口最多的19个县市之一。崇安曾是朱熹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元代末年朱塾8世孙朱池从建阳黄坑迁居崇安星村乡大源,是为崇安黎新紫阳朱氏。至清末,朱姓已成为崇安三大姓之一。塾公10世孙朱 成为星村镇麦窠村始祖。以后,27-31世孙分别居住在武夷山市的小角仔、小际、湖桃、巷下、枫步、下梅、新洋、南庵、文水、盘屯、吴墩、上梅、茶景以及城关温岭街等地。
建瓯市朱氏 建安朱氏始祖是塾公,后称建安派。在婺源朱氏众多的支派中,影响最大,子孙最为繁盛的当推朱熹一族。熹公的三个儿子:塾、埜、在,后来都发展成为庞大的支派。其中,朱塾一支为建安派,是朱熹的嫡传正支。后来又分衍出尤溪、建瓯、崇安、南平等支派。塾公后裔扩散到全国各地及海外。
建瓯市是福建省朱姓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不少塾公后裔仍在市辖范围内居住,其中28—29世孙不少居建瓯市城内。
建阳市朱氏 文化遗址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考亭书院,原为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著书处。素有“南闽阙里”之称。全市朱姓人口约5000人,均为朱熹后裔。
顺昌县朱氏 顺昌朱氏是塾公的后裔。塾公的10世孙朱添,元末因避兵,由建安移吉溪王墩乡。再迁顺昌吉田殷坑、漈百、周坑、夏坊。后来,塾公27世孙朱源也迁居顺昌建西安下村立业发族。
浦城县朱氏 浦城县朱姓人口约4500人,居全县姓氏18位。
松溪县朱氏 松溪县朱姓人口约3000人,居全县姓氏20位。
政和县朱氏 政和县是福建省朱姓人口最多的19县之一。朱厝楼朱氏始祖朱文会,系朱在次子朱铸9世孙,明时由建安迁居政和上八都朱厝楼,继而又迁居荣林洋山下。
(2022年4月4日20:01:42)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明][公元1443年-1520年]
朱钦(1443~1520),字懋恭,明邵武人。青年时代,朱钦在建阳县考亭书院攻读理学;后至江西临川,受业于吴与弼门下。成化四年(1468)中举人,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授职宁波府推官。任职期间,严于律己,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平反了不少冤假错案。宁波(今浙江宁波)农田常受潮卤之害,他亲自到海滩审视地势,观察海潮涨落规律,带领百姓修筑佗山堰,使农民大受其利。巡抚张公曾写诗称赞他“捍潮有力能回海,立政无私可问天”。由于朱钦政绩显著,被提升为御史。成化后期,黄河泛滥,沿河两岸村庄被大水冲毁,农田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此时,朱钦奉命出督漕运,开仓赈济灾民,掩埋尸骨;带领百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后巡按河南和整饬广西军队,此间,朱钦严惩贪赃枉法官吏,一些凶暴的不法官员害怕朱钦,弃官而逃。
弘治年间,朱钦先后出任山东按察副使、浙江按察使。弘治十五年(1502),吏部表彰6位政绩卓异的大臣,朱钦属其一。同年,他入京晋见孝宗,佥都御史林俊举荐他接替自己的职务,于是提升他为湖广左布政使。
武宗即位后,掌司礼监刘瑾专权,指派亲信到山东,向当地官员0彩缎五百匹。其时,朱钦正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获悉此事怒斥道“吾闻惟正之供耳,未闻剥民以贿奸也”,责令地方官拒付。因此,触怒了刘瑾。不久,中官王岳被贬,刘瑾把他押送到临清(今山东临清)处死。朱钦愤然上 书,为王岳申辩。从此,刘瑾对朱钦结怨更深,朱钦认为山东人喜欢酗酒闹事,下令严禁卖酒,派济南(今山东济南市)推官张元魁监察此事,有违犯的,诛连里邻。由于下属官吏在执行中过于严峻,以致发生一起因恐惧自缢的事件,死者的母亲准备上诉。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张元魁和知府赵璜,用重金买通死者家属,企图掩盖自己的过失。刘瑾侦悉此事后,便向朝廷检举,下令逮捕朱钦等3人。嗣后,勒令朱钦引退,赵璜除名,把张元魁流放到边远地区。刘瑾还不解恨,又抓住朱钦在湖广时的一些小故和他在曲阜(今山东曲阜县)修缮孔庙时的“靡费过失”,把他逮交巡按御史审问,削职为民;以及他在巡抚山东时遣民夫为尚书秦纮家服役事,再次把他交给巡按御史审问。朱钦遭到一系列打击,直到刘瑾受诛后才官复原职,正德十五年(1520)病故,享年77岁,葬在邵武城南曾保坑。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