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朱氏概况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2/12/10|浏览量:2129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08°12′之间,东连重庆,南邻云南、贵州,西接西藏,北接陕西、甘肃、青海。
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中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三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构成。四川省分属三大气候,分别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川西北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总体气候宜人,拥有众多长寿之乡,如都江堰市、眉山市彭山区、长宁县等90岁以上人口均超过千人。
四川省总面积48.6万平方公里,辖21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55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105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183个县级区划。街道459个、镇2016个、乡626个,合计3101个乡级区划。
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四川省常住人口8367.4866万人 。
全省朱姓人口约60万人。据20世纪80年代的抽样调查,朱姓为该省第17 位大姓。朱姓迁入四川,有史、谱可查的:(一)元朝仁宗延佑年间朱朝选以武承袭万户侯,由湖南入蜀。其裔孙分居乐山、资阳、资中等地。(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十一年(1378)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12年后朱椿到成都就位,朱元璋亲赐二十字作为后辈的字辈“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 端居务穆清”。(三)明末清初,长达34年战乱和瘟疫,使四川人丁锐减,几乎丧失殆尽。清康熙十年(1671),清政府鼓励各省贫民入蜀开垦,自此,拉开了 “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序幕。“湖广填四川”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止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川西北的金川之战,历时105年。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艰辛、悲壮、欢欣、痛苦与惆怅,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12个省的移民怀着各自的理想和对夭府之国的憧憬,匆匆踏上背井离乡之路。在这支迁徙的人流中,有不少古邾国后裔……。
随着朱氏入蜀后裔人口的增多,他们在各自所在地建起了祭祖家庙。省会成都,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复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断显现和提 升,朱氏后裔中的有识之士决定建立省会中心祖(总)祠,以增进氏族凝聚力,昭示宗功祖德,教育子孙。
首先由广东入蜀的朱熹次子埜公后裔中的珍公之子及真、文、君、祖卿四公之裔孙为主,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倡首鸠族聚金置基创祠。乾隆“癸卯乡试”、“丙午乡试:”由举子们商议“构宇立祠”及“祠街巷名”之事,决定取 “物科中甲”中的,“科甲”二字作为立祠之巷名。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六月二十九,以“朱祖文即朱熹”之名用纹银七百两,购“成都府华阳县城内北打金街科甲巷(诸葛庐)范、刘两姓七人之宇立祖祠”。成都“科甲巷”从此得名。
其次,由朱熹三子朱在之玄孙大郎公(字嘉端),福建入蜀后裔以“朱永祥” 之名,于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十六购成都石灰街钟姓四人之宇立祠。
第三,清嘉庆乙亥年(1815)朱廷禄、兆扬、凤苞、道镐等发起的总祠统修 《族谱》工作正式启动。并首倡制定自文公以来28世后28字世辈法则。后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春,择城东三十里的半节河宗祠为总祠之陪祠。该陪祠及现 “朱熹宗祠”已于2003年7月被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本省各市、州、区、县朱氏概况中入川始祖,断限时间为清末。清末民初在总祠登记入川始祖达120余支。时至今日,全省183个县(区、市)基本都有朱氏后裔。
(信息来源:网络,2022年4月17日21:49:28)
688-四川资阳朱氏,朱普通(周代)将邾字去邑为朱以为姓始迁祖朱子锦(清代)乾隆二年率子庠兰公等由广东惠州府嘉应州长乐县徙居四川简州
689-四川内江朱氏,始迁祖,朱维爵,字再喜,先公次子,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寿九十四,配王氏,生子二女五。楚之新宁人,幼时随公大父光先公迁蜀卜业邑南高坝
690-四川容县朱氏,荣县朱氏,族谱记载始祖于明朝洪武二年自“麻城孝感”迁四川。
691-四川简阳朱氏,宋朝殿中丞、工部贠外郎朱台符为四川眉山人,其弟朱昌符、其子朱公佐亦登进士第。 据简阳《朱氏家谱》载,该支朱氏始迁祖为朱子锦,清乾隆二年率子庠兰公等由广东惠州府嘉应州长乐县徙居四川简州。 据成都金堂《朱氏族谱》载,该支朱氏始迁祖为朱舜成,于清康乾之际,迁居四川金堂。
692-四川成都金堂朱氏,始祖
朱熹(南宋)字仲晦,号晦菴,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始迁祖,朱舜成(清康干之际)清康干之际人,迁居四川金堂。子文明、文瓒(字含章)、文锦(字采章)分启三房
693-四川宜宾高县朱氏,始祖朱复斗(明嘉靖间)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迁四川北道墟川府乐治县普安乡双路口鸳鸯溪西流冲落户,生三子:文先、文举、文复
694-四川广安陵水县朱氏,始祖朱楚松(清朝年间)原藉湖南省桂东县大唐乡始迁祖,朱世清(清朝康熙五十八年)世清祖与八兄弟,携同两祖母从湖南桂东至桂阳,然后在康熙五十八年,从湖南麻城县入川到四川邻水县西天乡八角嘴安家立业
695-四川绵阳朱氏,始迁祖,(明代)因匪患迁来一支住擂鼓,字辈,儒正光大志士名登家邦锡瑞继之允升诗书中道礼乐文明治隆亿万世代维新
696-四川达州朱氏,始祖,朱秀,字辈,登正永天元开启大占洪兴幼尔自子昌
697-四川还有一支朱氏,始祖,湘潭渚头朱氏宗谱:“始祖通,字盛基,宋末自江西泰和县梅子坡圳上迁居湘潭城西唐兴湾。” 邵阳邵陵朱氏族谱:“始祖斗斛公,其先世居婺源,自公父由婺源迁江苏扬州府江都县,建宅杨石壩。公随父征贼有功,授指挥使,升调宝庆卫,告老袭职,落籍郡东乡瓦子屋场,昔称张家冲,今名为朱家冲。” 湖南溆浦]安化朱氏宗谱:“始祖诚毅,一作格天,唐末宋初人。明清之际,族分三宗,景荣、景先居溆浦黄溪,后又支分水隘支;梦麟居溆浦朱湾;再兴居安化龙塘;是为三宗。” 湖南朱氏可能存在多支。
698-四川富顺朱氏,始祖富顺许氏宗谱记载:始祖道光公,诰赠武节将军,原籍南京常州府无锡县大市桥人氏,明初迁至湖南武冈州及新宁县,传至国恒公,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由楚入川
699-重庆合川朱氏字辈,一代鸿儒宗名哲万世贤声定显扬诗书礼邦永继长德泽乃可菏天祥百忍敦厚遵古训千秋懿行秉格言家盛宏烈振坤乾奇英献景福绵延
700-四川遂宁朱氏,始祖珍公,祖籍广东五华。
朱湾(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巨川,号沧洲子,西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徵辟。工诗,善于咏物。李勉镇永平,嘉其风操,厚币邀至,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讌,分逾骨肉。久之,尝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以书作别,尽吐牢骚。遂归会稽山阴别业。湾著有诗集四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请熟悉情况的朱氏宗亲补充完善,联系微信:19819884266.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支持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寻根问祖,查找家谱,就上朱氏家谱库,联系微信:19819884266。
寻根问祖、编修家谱,传播朱氏文化,品“中华朱氏酒”、“朱府囍酒”。金世佳和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情,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