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城三区朱氏源流(四)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2/05/09|浏览量:1310
嗣清公、钧成公乃文公朱熹二十三世裔。
熹公递传:在、铅、澋、莱、庆、佛、大有、思行、仕俊、以瓘、德义。德义公是澋公九世孙,于明嘉靖年间,与族兄希悦公(湸公九世孙)从徽州屏山迁至怀宁县洪铺镇冶塘村 (稀悦公迁至月山广村),兄弟二人开创湸澋堂,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开枝散叶,代代传承,后裔遍及全国各地。
德义公是怀宁冶塘《湸澋堂》一世祖,递传岩奇、富、文学、国祥、上议、有才、传芳、家锡、法龙、贤旺。贤旺公生有六子、五女,第三子名为嗣清。
嗣清公,字且涟,《湸澋堂》十二世裔,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出生在怀宁冶塘,生有三子三女。
长子善仁,字道德,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怀宁冶塘迁居安庆市西门外海口洲,今为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皖怀队。生有四子三女,繁衍后人52人,今多数定居在安庆大观区皖怀队。善仁公长子长孙之强生子承健,居住深圳;其四子守良守岛戍边17年,转业至安庆师范大学,定居校园,其子之润,从事纪检工作。
次子善义,字道起。抗战时期迁居安庆莲花州(今安庆市望江县雷池乡双新村押茬组),生有两子四女,现繁衍后代59人,大多定居在雷池乡。长子长孙之林生有两子,长子成明,博士后,生命科学专家,现为中囯科技大学副研究员,他参与承担的核糖核酸核心物质研究课题,是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次子成磊现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博士,学术成果卓著。人称两兄弟“紫阳世家,一门双杰”。
三子善行,字善礼,1952年在老家怀宁冶塘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官至副团职,1976年转业至安庆市,任安庆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定居在安庆市新义街,上世纪九十年代老房子已拆迁。生有一子三女,现有后人12人,散居合肥安庆两地。其孙之磊也较优秀。
德义公十二世孙钧成,乃文公第二十三世孙,抗战时期从怀宁冶塘迁居安庆,住西门大新桥3号,生有两子:朱静、阳春,繁衍后代33人。原住房已拆迁,后人散居市内各地。钧成公曾孙成德,现为安庆市公安局大观分局辑毒大队警员。
另外,有才公八世孙守四及湸澋堂裔孙朱斌、朱云、中奇等也迁住安庆,现信息不详。
湸澋堂字派——皖怀冶塘五世派歌:
德义公迁始冶塘
岩奇克绍置田庄
荣华富贵恢先绪
文国人繁万代昌
重修宗谱世派歌:
上有传家法 贤嗣善守之
承先延世泽 盛才昱春贻
广训常怀祖 仁扬理学时
邦安开新纪 奕祀庆咸宜
八、朱家楼和乐堂朱氏
朱家楼朱氏主体居地桐城,有部分今划归安庆宜秀区,故整体记录在这里。
本支是古祐公长子春公之后。春,讳逢,字用邦,号阳明,乾符进士,庐州知州兼领軍事,迁休宁休首村,谱称休首村派始祖,配程氏,赠宜人,续配戴氏,生四子:仙、符、默、轲。
仙公讳德直,号清溪,随祖剿贼有功,恩赐宣议郎,配吴氏,生一子楥。楥公生询,询公讳性之,号首村,登第,授从事郎,赠朝议大夫,配戴氏,生三子令泽、令滔、令池。令滔递传承护、惟诠、効、効公生三子偕、仪、伸(伸公乃桐城缪山朱氏先人),仪公递传彥才、煥、权。权公讳圣兴,号默斋,魁举科甲,历仕广东惠州知府,配程氏夫人,生沂、汶、深,三子俱甲第,其孙錡、锡、鑑、钥、锁、铸、钺七人皆显耀。权公卒后,吏部左侍郎张得荣为其题像序赞,文林郎江迪題墓序,修职郎程乐政作序。
汶公讳次衍,补太学以郊,恩授从事郎知司院,配吴氏,生钥和锁。钥公传清公,递传隆公、阳公、菊公至端友公。端友公讳本怀,号万里,知州事,迁东邱庄,后裔称其为东邱宗祠一世祖,配程氏,继配失考,生三子曰庆一、文一、幸一。文一公次子祿讳彥清,祿公三子曰景三,景三长子真护讳孟善,生三子希美、希恭、希礼。希礼公生文玉、文兴、文英。文兴公讳启云,生子三:天德、天楊、天寄。天德公讳振雷,天寄公讳振宇,二公乃介公二十九世孙,被后人尊为迁桐一世祖。
天德、天寄公迁桐三百年后,后裔开始纂修支谱,先与休宁东丘朱氏统修过四次宗谱,时间分别是明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这四次修谱序言及世系尚存完整,但世纪记载过于简单、各支各房传承字派不一,源流老谱也无明确记载字派。
《和乐堂》支谱首修是嘉庆九年(1804年),由诰授资政大夫、欽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时任江苏廵扶的汪志伊撰写谱序,确立字辈是:
德应建昌 永振宗邦
家道兴起 四海名扬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修,由道光甲午科举人、山东曲阜县正堂左德泰撰写谱序,改立字辈:
永世惟谋道 承家在继贤
名扬思祖泽 代盛保先传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修,由后裔国学生朱惪写序。民国三十七年岁次戊子(1948)四修,由国民党陆軍裝甲兵十二師少将师长王涧璋题序。这两次续修均遵同治年间确立的字辈,2016年启动五修,现接近收绾。
据老谱记载,天寄公生六子,主要是三子岳公和五子现公的大部分后裔在老桐城的陶冲驿、新安渡、双港、罗岭、白泽、铁铜等乡镇形成几个聚集地,人口约一千多人。按照纂修宗谱登记情况统计,建国以来,获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2人,学士学位40人。
天寄公的四个儿子洪、浇、鼎、禄以及天德公的后裔,很久以前便迁往外地,如陕西的云昔县、兴安府平利县等,江苏的江宁、六合、来安等,浙江的杭州、嵊州等;六安陈家港、舒城乌沙三里湾、潜山陀岭官庄、怀宁马庙凉亭山口、江南楊家牌、贵池、东至、祁门、旌德、休宁等地,都曾有族人聚住。如今这些地方的宗亲,大多已经失联,只有部分登记在册。也有逃荒远迁或兵荒年代被虏的,都没有了音讯。
《和乐堂》朱氏宗祠旧址位于现在的宜秀区罗岭镇花园村朱家楼,原来隶属于老桐城县练潭镇山西舖保。练潭镇古时水陆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商贾云集,市面繁荣。练潭镇因景得名,建镇历史悠久,始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当时桐城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练潭9镇。练潭位于菜子湖西畔,河湾有一巨石,奇伟峥嵘,形如卧龙昂首,名龙头石,因突入河心,由是河水回漩激荡,形成深潭,澄净如练,“练潭”之名由此而生。每当秋月在天,夜空如洗,水光月色,银海浮华,誉为“练潭秋月”,成了古时候桐城八景之一,曾载入明弘治三年(1490年)的首部《桐城县志》。
天德公、天寄公兄弟两人,于明朝中期,自徽州休宁东丘来桐城练潭镇经商,讲诚信,守规矩,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盈赀捆载。其子孙爱练水之美,慕三峰之秀,遂于练潭之南,购买田地山川,筑楼屋,建围墙,修祠堂,族人绕祠集中居住,繁衍后裔,地方取名朱家楼。宗祠背倚三峰,面临练水,为五进砖木结构,宏伟壮观!可惜毁于一九五四年的大洪水!所遗材料,建成了练潭粮站仓库,继续造福乡梓,绵延祖德。
九、凉亭朱氏凤股
居住在宜秀区大龙山镇的一个支系属怀宁凉亭朱氏凤股。怀宁凉亭朱氏一世祖为古祐公三子园公十四世孙福七公。始迁大龙山桃园村的为福七公十四世孙登泗。登泗公字绍鲁,生于康熙十年前后,配王氏,生子四:华栋、华辑、华椿、华桃,女四,长适程,次适姚,三适蒋,四适董。后人已在此繁衍约350年,主要聚居在宜秀区大龙山镇桃园村朱屋组。现有两百余人。
另外福七公二十二世孙朱训利的曾祖父迁居安庆前江口后又迁长风乡,现有三大房共百余人在此居住。
还有福七公二十世孙传喜公随父迁居江新洲,一百多年来,后人分居在康宁、永存、青龙第村,已传到章字辈,现有百余人。
凉亭朱氏字派:
文金崇木瑞 学士世期登
华国言三雅 传家训一经
豫章贻厚泽 皖上振鸿声
余庆承先绪 象贤启翼昆
十、杨桥雨坛响山朱氏支系
雨坛响山朱氏属沛国郡笃叙堂。先世始于茶院介公,为古祐公四子林公后裔。世系为:介公递传禹一、师古、古祐、林、俞、纯、建二、仁秀、文金、佃、进、倩、芬、盛、细、德先、念、四二、贵一。
贵一公为介公第二十世裔孙,因元代兵乱,由婺源迁到桐城雨坛(现为枞阳雨坛)。生子二,长应祖,次胜祖,应祖公传十世而无考,胜祖公生四子:敬、亮、海、社。海公传二世止,现在流传的都是敬、亮、社三公后裔。
敬公子三:友忠,友泰,友春。友忠公子二端、礼。端公后裔亨贵公迁潜山周家湾,又迁河南骆驼店,举孝廉登进士第,名曰白门朱氏。可闻公后裔一部分迁孔城,具体人数不详。一部分仍在雨坛,已传至长字辈,有三十人左右。礼公子一止。友泰公子二皆止。友春公后裔迁潜山东乡,估计已传至敦字辈。
亮公子四:友湛(止),友演,友通(止)。友淋(止)。友演公三子:尔、音、琴。尔公子二:长(止)次(止)。音公至十一世止。琴公子一:锡。锡公子四:權、樈、橓、枝。權公至十一世止。樈公子五:自观,自朋(止),自敏,自定(止),自卯(止)。自观公子三:国计(止),国年,国政。国年公女一。国政公后裔迁安庆市杨桥镇鹿山村,官兵村。已传至长字辈,人口四百左右。自敏公后裔迁到桐城松山松崖。已传至长字辈,人口一百五十左右。
橓公子三:自贵,自强,自谦。自贵公传至十二世止。自强公后裔未从祖居地迁出,传至延字辈,现有五十人左右。自谦公后裔迁居五里潭,云天坂。枝公子五:自希,自魁(止),自语(止),自贤,自菊。自希公传十六世(止),自贤公传十六世(止),自菊公传十七世(止)。
海公子二:友财止,友澄止。
社公迁居练塘,子报,报公子二:星,鼎。
星公子三:量,绣,茵。量公后裔迁怀宁。绣公后裔一部分迁怀宁、马鞍山,马踏石虎形,怀宁县马庙镇合一社区东风组(即老谱中朱庄)。最小的字辈是延字辈,现有二十人左右,其他不详。一部分迁桐城挂车山,挂车河老梅。最小的字辈已到长字辈。近二百人左右。茵公子臣公止。
鼎公子三:魁,玉,光。魁公后裔迁桐城、舒城。玉公子祥公止。光公子三:芳,祥,相,皆止。
响山朱氏后裔子孙散处枞阳雨坛乡、枞阳黄圩、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怀宁、桐城市、潜山县、舒城、来安、河南、陕西等地。十六世祖志彦公补陕西商南典史,十七世祖兆兰提举卫陕西候补通判,十七世祖兆蓉,陕西候补典史。
雨坛响山朱氏家谱一修在徽州,文公再修,贵一公迁桐城遭元代兵乱谱牒缺失,自明至清康候公创修于崇贞十年,霞周公重修于雍正八年,斌臣公又重修于乾隆四十七年,宗洛公四修于光绪二十九年。字辈是:
承先启后 嗣世延长
克勤敦素 乃德之光
(承字辈为第十五世)
纵观古今,响山朱氏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各行各业异彩纷呈。
(本节由介公第三十九世孙贵一公第二十世孙世同敬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