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蒙童简历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世界朱氏网 | 2024/08/11|浏览量:732

朱童蒙于是年生于今莱芜县羊里镇城子县村,字求吾,号五吉,朱绅三子。名字取自《易·蒙》:“匪吾求童蒙,童蒙求吾。”明初,始祖朱士忠在16 岁时携带其母亲与弟弟,由河北枣强前往山东莱芜县城子县村西,依一棵枣树结庐定居,烧荒垦田,更名为朱家庄。四世祖朱强,好善而仅能糊口。五世为朱童蒙祖父朱世禄,生朱卿、朱绂、朱缙、朱绅、朱绶五个儿子,因人口多无法负担五子学资,迁居城子县。其父朱绅(1533—1610) 号次山。幼年聪慧好学,明隆庆二年(1568 4 年)选贡,名列第一名,任河北元氏县丞。其母去世,回乡守丧,结束后,补为曲阳县丞,任职五年,清谨自励,连续代理井陉、阜平、隆平、饶阳、曲阳知县工作,属吏与百姓对他敬畏佩服。朱绅升任陕西镇安知县。镇安僻处商洛万山中,百姓以采矿为利,一些年轻的恶徒聚集争斗,诬告打官司。朱绅禁止私自开采,严禁歪曲事实的诬告,停止了不良风气。朱绅治理严格,雷厉风行,其妻孟氏和婉仁爱,听其鞭打犯人哀嚎之声,以郑氏训诫欧阳修慎用刑罚的故事来劝告朱绅,避免屈打成招。朱绅因不能阿谀奉承上级,迁为韩王府理刑官。后弃官归家,开办家塾,耕种桑田,帮助贫乏亲友,晚年生活困顿,未尝介意。他教育子女以“清正”二字为传家宝,他把自己的诗句“数年宦迹贫如洗,累世书香富似春”悬挂于堂上,教育子孙。告诫诸子:“今日岂不能为尔辈丰衣足食,然古人云,‘积金以遗子孙,不若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于是手署门板:“养子强如我,要钱做什么;养子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在朱绅的教育和影响下,子孙共30 人以读书取得功名,长子朱正蒙附学生员;次子朱启蒙,贡生,任沂水县儒学训导、、邹县教谕;三子朱童蒙考中进士,任督察院右都御史;四子朱包蒙,附学生员,肥城镇所守备,注明中医,事载县志;五子朱育蒙材官把总;六子朱享蒙,工部营膳所副职;孙子朱廷位考中进士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