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丹山紫阳朱氏宗祠始建于元朝,现已湮灭。
明永乐十五年(1417)三月十五,由永乐大帝钦命出身于白丹山南麓宋村的朱钺将军重建,虽几经战乱毁坏,然朱氏后裔宗亲历代省吃俭用,出钱出力齐心修缮,至上世纪初期已跻身无锡地区三大朱氏宗祠之一,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宋徽国朱文公祠在梅里乡白丹山下,地名宋村。
清乾隆九年(1744),裔孙绍修,复构专祠于山麓,迎文公像祀之,是为今祠。”
清乾隆十年(1745),赐进士、文林郎、时任江南常州府金匮县正堂郑时庆撰宗祠对联如下:“禀川岳之菁英,聿启文明,振儒宗百千奕世。阐圣贤之蕴旨,继传道学,作师表亿万斯年。”由此可知,白丹山紫阳朱氏宗祠是祭祀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1130.9.15-1200.4.23)而建。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等。汉族,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后代尊称为朱子、文公。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