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生赐姓,胙土命氏”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20/01/02|浏览量:4230
“因生赐姓,胙土命氏”
------------探秘“我从哪里来”系列报道之七
探秘“我从哪里来?”的基本内涵,就必须知道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的进化,是人类从荒蛮时代进入文明的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
要谈人类的进化,就必须讲到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类进化到一个新的阶段,社会才会有发展。原始社会时期是谈不上社会发展的。人类进化与社会发展有两大法则,一是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延续生命;二是人类的社会生产,生存发展。
生殖繁衍以血缘为标志;生存发展,以地缘为依托。因而生育与生存,即血缘与地缘构成了人类文明进化的两大要素,也是中华姓氏产生的主要源头。“因生赐姓,胙土命氏”,“性别婚姻,氏明贵贱”。就是对中华姓氏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和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真谛所在和历史轨迹。
“因生以赐姓”,简要地说,就是:“因何而生,便赐姓为某”,这是个姓氏考源的问题。这句话最早见于(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羽父为其请溢与族”。溢,为死后依其人的行事而赐的名号;族,即与氏族、姓氏之氏同义。
上古姓与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姓是表明血缘家族系统的徽号,氏是姓的分支派系宗族系统。谓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胙土命氏”,它是以严格遵循以嫡长子继承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原则。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意思是“别子为其后裔之始祖,继承别子的嫡长子是大宗,继承别子之庶子的是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即大宗;有五世则迁之宗,即小宗”。继祢:祢,指宗法制度下死去并在宗庙中立了神主牌位的父亲。此处当指诸弟,继祢是指继承别子诸弟的后代子孙。
【别子为一宗的正支】 虽经百世仍得祭其始祖,是为大宗。别子诸弟是一宗的旁支,传至五代之后其与别子关系已超出同一高祖范围,因此就不再祭别子的祖先,而另祭祀本支的祖先,是为小宗。大、小宗虽是相对的,但对于天子来说则是绝对的。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形成一个严密的家族式的统治体系。
整段话的意思就是,以别子为祖的话,那么别子的这些子孙后代就是(大)宗,他兄弟的子孙后代就是小宗.有过一百世不改变祭祖的宗,也有过了五代人就改变祭祖的宗.过了一百世不改变祭祖的宗就是别子的后代(即大宗).
即“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具体来讲,就是王室、诸侯的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为王、为君;王室、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无权继承王位、君位,但有分封的权利,需分给一定的食邑、采地,自成系统。通过“胙王命氏”的方式,成为新的氏族,别子就成为这一新的氏族的开派之祖(得姓受氏之祖),即“别子为祖”。由此制度而产生演变的姓氏有很多,如,周姓(周王室氏),吴姓,康姓,胡姓,赵姓,秦姓,郑姓,宋姓等姓氏。
“因生赐姓,胙土命氏”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华夏走向文明阶段的开始,也是姓氏演变的开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