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县朱氏为鲁王后裔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zhzhus001 | 2020/07/23|浏览量:2793

依据家族后裔逐代传承陈述,根据河南省鹿邑县文化局档案史料和朱三官庙志记载,我们是明太皇后裔,鲁王后代,由于历史原因,1653年春季,祖先从山东枣林庄(安邱王府)迁移到河南许昌郡鹿邑县南八十里处。1653年取消鲁监国之前,清朝当局派军队,在全国各地平灭藩王势力,镇压百姓,追杀打压明皇后裔,迁移居住地后,为了躲避动乱,被迫跟随当地朱姓宗亲字辈顺序,按照命理字辈规律推算,入乡随俗。迁来时,有一个长辈带来六个子侄和几个家属人员(包括一个外姓大管家)共十二人,为了家族安居乐业,居住一个叫三官庙的地方,许多年很低调的生存下来,此后几十年上百年的艰苦奋斗生活,依靠族人教书育人和教当地人武术维持生计,加上当初族人随身携带的部分金银珠宝和自身的智慧才能,安居此地繁衍生息。百年后发展到几百人,耕种田地上百顷,经过家族成员的共同勤劳努力,很快成为当地生活富足的兴旺家族,在乾隆十七年,也就是1753年,举国大修庙宇,我们家族在当地的三官庙居住生息,各种社会地位被认可,并逐渐得到提高,有德高望重的族人带头出钱出力,重修三官庙庙宇,从此本村被定为朱三官庙村延续至今。由于家族富足有余,族人在此村周围几里地内,置办了很多田地,为便于家族耕种和管理,经长辈商议后,分别派两三个子孙看管耕作,后来又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作耕作息,人口壮大自成族人村落,据老年人说,邻近三个村〈朱大庄,朱小楼,小朱庄)都是我们的族人。当时还有家族主楼子记载,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被毁坏,主楼子遗失并不知去向。注(朱大庄从朱三官庙村挪出时间比其他两个村早二代人,朱小楼和小朱庄这两个村庄到现在朱姓字辈(守,振)己经从朱三官庙村移出九代人,大概280多年,现如今,据不完全统计,从山东枣林庄(安邱王府)迁来十二人,目前己发展到近五千族人。欢迎全国各地本家宗亲前来做客!
家族史料提供人:
朱三官庙村:朱守聚,朱守启,朱建民。
朱大庄朱学之,朱学成。
朱小楼:朱守仁,朱守华(朱范堂)。
小朱庄:朱建,朱安峰。
史料编辑:朱光耀,朱守聚
(信息推荐: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