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姓的分布和迁移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19/10/15|浏览量:3906
秦汉时,朱姓已普遍分布于中原和华东地区,尤其在江苏南部兴起,形成江南朱姓大族。同时由中原向西北的陕西挺进,至东汉末,朱姓的足迹已西达四川、南抵福建。唐朝时朱姓已出现在广东。明朝是朱姓的鼎盛时期,朱元璋大封同姓王,大赐国姓朱,这样朱姓迅速地向全国发展,特别是明初向云南的进军和屯垦,使西南地区的朱姓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朝末朱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朱姓大约有1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排在第十位。朱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5.8%,占江西省总人口的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南、江苏、浙江,这四省朱姓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湖北,这三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5%。全国形成了赣苏浙皖豫、川鄂两大朱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朱姓大约有18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列为第十一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朱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朱姓人口总增加率为69,净增加了76万。明朝时期,浙江为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19.4%,占省总人口的2.4%。
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甘肃、山东、福建,这三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2%。宋、元、明600余年,朱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同时也向西北和西南运动。东南地区的朱姓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鲁、福建、甘肃三块朱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朱姓的人口已达2000万,为全国第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2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朱姓人口由186万增到1 512万,增长了大约8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可能与在明朝灭亡之后,皇族朱姓因遭追杀避国难而改姓,以及由其他姓氏所改的朱姓又纷纷改回原来姓的缘故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14.8)、广东(10.5)、浙汀(9.8)、河南(8.9)四省,大约占全国朱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四川(6.1)、安徽(5.8)、湖南(5.1)、山东(4.6),四省的朱姓又集中了21。
江苏为朱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3%。全国形成了苏浙皖的朱姓高密度聚居区。在近600年期间,朱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南方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