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和曹姓:渊于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的姓氏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8/10|浏览量:3075
原创 耿战士 滑州故事
根据中华姓氏文化丛书系列《朱姓史话》(刘佑平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曹姓史话》(张劲松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 张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百度网站等资料所述,当今国内两大姓氏——朱姓和曹姓与滑县白马墙村具有关系密切的历史渊源。滑县白马墙村在秦朝以前称为漕邑,又名曹邑,简称曹,曹邑是朱姓始祖邾侠的祖居地及食邑地,又是当今曹姓得姓始祖曹叔振铎的封仪地,即西周曹国的封仪地,因此当今世上的朱姓和曹姓均与滑县白马墙村存在紧密联系的历史渊源。
一、朱姓:
【朱姓起源简述】:朱姓,中华姓氏之一, 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除了古老的朱襄氏而外,主要源自姬姓、曹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9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4%,总人口约有1910余万。
朱姓·两支远古洪荒时代朱姓简述:
一支朱姓远祖崇拜“赤心木”:在遥远蒙昧的原始采集,狩猎时代,在我国中原地区,生活着一支崇拜赤心木——朱木的氏族群体。《说文解字》中,对“朱”作了描述:朱,赤心木,松柏属。朱字最原始的意义并非是红色,而是指称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山海经》记载,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枝干青叶,心红,名曰朱木 。《路史·后纪》记载,“朱襄氏都于朱”,朱襄氏是最早崇拜赤心木,居于朱地的朱氏族成员,姓朱名襄,后世以姓名全称为朱襄氏。这里的“朱”地典籍又写作“株”,在今天河南省淮阳县境内,《续汉书·郡国志》有“陈有株邑,盖朱襄氏之地”,至少可以证明古代朱人早期的迁徙地。大约三皇五帝时代,北方和中原地带朱人南迁,就有了我国西南方叫朱方或者朱天的称呼。
另一支朱姓远祖崇拜“蜘蛛”:早在远古洪荒时代,今天的山东半岛生活着一支崇拜蜘蛛——邾氏族群体。搞不清原因而崇拜蜘蛛而视作吉祥图腾。《说文解字》云:“邾”是从鼄而来。“邾,蜘蛛也,从黾朱声。”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氏族群体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此地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加之建国就是“大都邑”,故,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在《吕氏春秋》邾与邹混用,证明二字无别。可见历史文献中邾娄、邾、驺、邹、指的都是邾国,只是由于古人口语的发音、听音的差异,造成了记载中的差异。亦可见邾娄音转的蚩尤、訾娄、鼄、鄹、郰、涿鹿、跟邾国有必然的联系。
古代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天的山东省邹县一带,邹县留下了邾城(今邹县南26里),邾山(邹县南32里),洙水等地名。根据何光岳先生研究,今山东省泗水的支流洙水,古做鼄水,也是因邾氏族而得名。总之此地因为崇拜蜘蛛,才有了邾氏族,邾山,邾水,邾城,邾国之名。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邾地而建邾国后,也承袭了古邾人的蜘蛛图腾,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后裔去邑为朱姓,形成了后世的朱姓主体,即曹姓朱氏。
这里主要介绍与白马墙村具有特殊渊源的当今主流朱姓——曹姓朱氏【颛顼之后·曹姓邾国——曹挟】: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的第五子安,曹姓。曹部落以枣为图腾,始居于陕西周至,后东迁河南灵宝东的曹阳,舜、夏至商初,曹人一直居于曹阳。商朝初再东迁河南滑县东的漕邑。周武王兴周灭商时,曹姓部落中曹挟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武王封曹挟于(古老的邾人居住地)邾地而立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为鲁国附庸。公元前614年迁到绎,今山东邹城东南纪王城,一部分邾人南迁朱方(朱方,现在的江苏省镇江丹徒;春秋时期称朱方,战国时期称谷阳;秦朝时期称丹徒;三国时期称京口),今江苏丹徒东南。战国中叶,楚国楚宜王灭邾国,并迁邾人于楚的邾地,今湖北黄冈西北。邾人遂以邾为氏,继而去(右耳旁)邑为朱姓。曹姓朱氏是朱姓中最主要的成分。在先秦时期,曹姓朱氏一直活动于豫鲁苏鄂地区,汉朝时沛国(今江苏徐州)成为朱姓最重要的繁衍中心和发祥地(儒教亚圣孟子诞辰在邾国)。朱姓族人大家庭的主体,据统计曹挟朱姓一支成为几支起源朱姓族人中的主体。
【关于邾人去“邑”改朱姓,隐含的深刻意义】:几乎所有姓氏学典籍,在谈及曹姓朱氏的来源时,都要强调邾人“去邑”或者“离邑”这一重要环节。而聪明的读者应该早已发现,朱姓的“朱”,只是邾国的“邾”字少了个“邑”旁(今天叫右耳旁)。在汉字结构理论中,“邑”旁表示国都,城市,土地,国家。邾国灭亡后,邾人便将国名“邾”字去掉“邑”旁,变成“朱”字。作为本族新的血缘徽志,以此表示他们失去了国都,国土,城池,也就是失去了国家的邾国人。从“邾”字到“朱”姓,这小小的一笔之差,其中包含着如此巨大,深刻的内涵——国破家亡,生灵涂炭,遗民求兴。将国破家亡的耻辱和痛苦烙印在自己血缘徽志上,以致牢记耻辱,他日克求自强发达。
【朱侠——朱姓起源始祖】:朱侠公,男,原名曹挟,乃奕之子。朱侠即朱挟,朱挟即邾子开国之首任国君曹挟。
下图为邾侠画像
华夏人文世系从人文初祖黄帝开始世系为第35世。朱氏文化下古世系和邾国世系及朱姓起源的开始。中华朱氏总根世系第一始祖。1/1 邾子曹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元年)—?。曹挟公, 晏安之后。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地而立邾国,(邾国是鲁国的附庸国),邾国贵族子孙以邾为氏,战国时期被楚国楚宣王所灭,后裔念念不忘自己国家,随去(包耳旁)邑,以朱为姓。曹挟公为邾国始祖和朱姓起源始祖也。其后裔朱姓族人尊奉曹挟公为朱挟或者朱侠。共同公认朱侠为朱姓起源始祖,大始祖,远祖。【资料史源简述】: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有六个儿子。其中,五儿子名安,曹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元年,曹挟佐周武王灭商有功,周武王封曹挟为邾子,受封邾地而立邾国,史称邾子开国。(大致相当于今山东省邹县、滕州,济宁,金乡一带),附属于鲁。 以国为姓,易姓邾是为邾侠,其贵族皆以邾为氏。(创国衍生朱、娄、邹、颜、倪等姓),战国时期邾国被楚国楚宣王所灭,邾氏贵族后裔子孙念念不忘自己国家,随去掉(包耳旁)邑,以朱为姓。曹挟公是为朱氏大始祖即得姓始祖。娶有易氏女,生子太辛(非)。【曹侠受封于邾国,史称“邾子开国”】 此支朱氏分居沛国相县及吴郡吴县,子孙多遍布苏北、江南。汉时朱买臣,三国时朱桓、朱据皆为吴郡吴县的分家。本支朱氏族人中出的特别大的名人有,文有文化贵族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武有平民布衣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开创建立享有囯祚近300年的大明王朝。【朱侠公后裔特别优秀子孙】:朱秺、朱胜、朱亥、朱苍、朱英、朱厉附、朱轸、朱买臣、朱翊、朱寓、朱云、朱卓、朱敬则、朱师古、朱古僚、朱古佑、朱熹、朱元璋、朱德、朱镕基等名人。
注:以上摘自中华姓氏文化丛书系列《朱姓史话》(刘佑平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 张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百度网站——百度百科等。
二、 曹姓
曹姓,中文姓氏之一,汉族姓氏。
三国时期魏国国姓,源自西周王族支系,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16年排名第三十二。曹姓在川甘地区和中原比较兴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甘肃三省,占全国人口0.59%,总人口约730余万。
曹姓在中国的来源主要有:一支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考古学家郭沫若老先生认为,这里的“曹”指曹邑,又称漕邑,春秋时卫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留固镇白马墙村。白马墙村既是西周曹国国君封仪之地,即曹氏受姓始祖曹叔振铎或曹振铎的封仪地,又是曹姓朱氏始祖曹挟(一说曹侠又称邾侠的祖居地),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一支出自中亚昭武九姓的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一般认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出自姬姓的曹氏是最重要的来源,曹叔振铎亦被认为是曹姓始祖。
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五省的曹姓又集中了31%。河南为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曹姓总人口的10%。
根据《元和姓篡》的记载,中国的曹姓,最初是颛顼嬴姓的后代。综合各种史料,曹氏的源流有三:第一、 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始祖。
《曹姓史话》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推翻了商朝,为了巩固周王朝的政权,便实行大分封,在封商旧臣曹挟于邾的同时,把自己的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为曹伯,建曹国,……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曹氏。
曹叔振铎
第二、 由邾姓改姓为曹。提起曹氏姓源,往往同朱氏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朱姓源于周时的邾国,而邾国本来是曹姓所建。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生有六子,其中第五子安被周武王封在邾国。古代邾国贵族一直以国为氏。后来邾被为楚所灭,安的子孙,一部分改姓朱,一部分则改姓曹。
第三、 古代曹国人来中国后以曹为姓。古代的曹国,大约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北史》、《隋书》等书记为昭武诸国之一。当时,有曹国。
据《曹姓史话》记载:“……曹氏源出两支,一支为皇帝孙颛顼的后裔,一支为皇帝后代周文王子叔振铎的子孙……”“……曹姓的血缘始祖是颛顼的玄孙陆终,受姓始祖是陆终子安……”“古籍和曹族宗谱都说颛顼是曹姓的远古祖先,一种说法是有颛顼的儿子老童因有返老还童、死而复生的本领,所以生了许多儿子,最著名的是祝融、重、黎、吴回等。祝融的后人分为八姓,即:己、黄、彭、秃、妘、曹、斟、芈(音:mi,米),后人称为祝融八姓;另一种说法是老童生下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第五子安(晏安)即为曹姓受姓始祖。姓氏古籍多用后一种说法……”“曹姓的血缘始祖是颛顼的玄孙陆终,受姓始祖是陆终子安。《元和姓尊》:曹氏,颛顼元孙陆终第五子安为曹氏。《广韵》下平生六豪:曹又姓,本自颛顼玄孙,陆终之子六安,是为曹姓。《姓觽》曹氏:《姓考》云:颛顼玄孙陆终之后封曹,因氏……”“……在大禹治水时陆终第五子(另说为六子)安正逢其时,他因辅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曹安始居于今河南省灵宝县曹水,此地是曹安受姓之地……曹安后来曾被禹所攻被迫迁于河南滑县之曹,即《诗序》所谓: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到商灭夏后,曹姓又因常与商朝对抗,成为方国,称作曹方。因被商讨伐,而东迁于山东定陶县。河南滑县曹故地于西周初年成为卫国的曹邑……后来卫国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用祖先的封邑名漕作为自己的姓氏。
在汉代有游侠漕中叔、漕少游……漕氏又演化为糟氏,《续通志·氏族略六》载:明嘉靖主事糟士奇……”。
另据民间历史爱好者、曹氏族人曹景官先生研究:曹邑,又称漕邑,古白马城,今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朱姓始祖祖居地。黄帝次子昌意,元孙陆终有六子,五子晏安,参与伯益、后稷助禹治水有功,封于郝墟(在陕西周至,今为户县祖庵镇),赐曹姓。后世迁灵宝曹水,又迁滑之曹邑,曹邑为曹侠采邑。武王克纣灭商,封曹侠为邾君,是为邾侠,后世以朱为姓。
滑之曹邑又是西周曹国封仪地。文王子武王弟曹叔振铎封国仪式举行于曹邑,国以地名,名曹国,定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
上图为民间历史爱好者、曹氏族人曹景官先生(右一)在白马墙村考察曹姓、朱姓姓氏文化时的留影
注:以上摘自中华姓氏文化丛书系列《曹姓史话》(张劲松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 张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百度网站等。
(编辑部数字有所改动)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