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羊庄滥国故都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0/09/26|浏览量:2406

鲁南散客

在山东滕州市羊庄镇,有一个村庄叫“土城”。村子不是很大,看似也很普通,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这里却是滥国的都城。

1.jpg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807年,鲁国故太子姬括的儿子伯御,联合鲁国贵族,杀死了他的叔父-周天子钦点的鲁国国君鲁懿公姬戏,自立为鲁国国君。在这场政变中,邾国国君夷父颜曾率军相助。

姬伯御的政变行为,是对周天子权威的公然挑战,周宣王姬静始终咽不下这口恶气。公元前796年,在政变发生十一年之后,他亲率大军伐鲁,一举诛杀了姬伯御和协助他政变的夷父颜。

杀了伯御以后,周宣王任命姬戏的弟弟姬称为国君,是为鲁孝公。夷父颜被诛后,周宣王就任命夷父颜的弟弟叔术为邾国国君。

2.jpg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前782年,叔术即位十五年后,夷父颜被平反昭雪,谥号邾武公。这时,贤明有德的叔术就主动让位于他的侄子、夷父颜的长子夏父。

夏父即位后史称邾文公。为感谢叔叔的让位之恩,就想与叔术平分国土。据《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记载:“(叔术)起而致国于夏父,夏父受而中分之。叔术曰不可。三分之,叔术曰不可。四分之,叔术曰不可。五分之,然后受之。”

叔术坚决拒绝侄子夏父平分国土的赐封,仅接受邾国五分之一的国土作为自己的封地。夏父就把叔术封到滥,也就是今天的羊庄镇土城村,建立了滥国。同时夏父还封自己的哥哥友到古郳地,建立了小邾国,也叫郳国。至此邾国分立为邾国、小邾国和滥国,这就是史学界所说的“邾分三国”。

3.jpg图片来源于网络

叔术建立滥国以后,由于国小兵微,在大国林立、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他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参与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斗争,和其他诸侯国之间也没有邦交和兵伐之事,因此,滥国在春秋史上名不见经传,史籍典册记载不多,世系不清。今天我们仅仅知道,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滥国的末代国君邾黑肱以滥投鲁,滥国遂灭,并于鲁国。从叔术居滥建国至春秋后期黑肱亡国,祚国时长261年。

春秋战国以后,西汉高祖时分小邾为蕃(滕)县、薛(薛城)县,不久合并更名昌虑县,属东海郡。王莽新朝时期改名昌聚县。

到东汉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封鲁共王子刘弘为昌虑侯。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置昌虑郡,不久郡废,仍属东海郡。西晋惠帝元康年间改属兰陵郡。隋文帝开皇六年,改蕃县为滕县,属徐州部,废蕃县内之薛合乡、昌虑等旧称。

4.jpg洪村桥下石雕

隋以后不再设置县治,唐以后,几经战乱,使城垣湮为村落,因原用土筑城,城邑此后被称为“土城”,今天叫土城村。

据《大清一统志》载:“昌虑故城,在滕县东南六十里,春秋邾滥邑也。”《太平寰宇记》载:“滥城,在滕县东南五十九里。”《地名大辞典》云:“滥,春秋时邾国邑城”。杜注:“滥,西汉时东海郡昌虑县”。

清朝未期,为防止太平天国军队攻城,又重修昌虑城。到中华民国时期,昌虑古城仍较完整,北、东、西3门和部分女墙尚存。北门楼有砖制横额“昌虑”二字,柳体正楷,是唐代遗物。韩复榘主政山东时曾下令重修昌虑城,才把滥邑女墙拆平。

5.jpg洪村桥下石雕

昌虑城在鼎盛时期,城内建筑规模宏大,楼台殿阁,雕梁画柱,富丽堂皇,巧夺天工。但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现在虽有遗址、遗迹,但已面目全非,只有村南、村东还残存着一段墙基。

据村里的老人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土城古城还是相对完整的,东西西北各有城门。到了1943年春夏汛期时,城墙全部倒塌,再加上附近村民不断从城墙取土,致使古城墙受到了严重破坏。

昔日的繁华已俱付流水,昌虑古城也早已不复存在,但在村庄周围现存的土丘城基和残碑断碣中,还足以让人们联想起土城当年的雄伟风貌和繁荣昌盛的景象。

(信息来源:朱德富,来自网络)

(有事找站长,长按扫码)

中华朱氏网群.jpg

长城.jpg

- THE END -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家谱,品酒酌茶、读史看天下,看《中华朱氏网》,品“中华朱氏酒”、“朱氏家族酒”。凡是订用一件酒者,年终惠赠《中华朱氏通讯录》一份,视为“中华朱氏网”会员,享受会员服务!

中华朱氏酒.jpg

A、“中华朱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

朱氏家族酒2.jpg

B、“朱氏家族酒”,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碎沙3年,茅台镇发货,送货上门。中华朱氏网精心打造,纯粮食酒,货真价实!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

蝴蝶(飞舞).gif

15.png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