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化石壁寨朱氏梅公传略
来源:管理员 | 上传者: 中华朱氏网 | 2021/02/04|浏览量:2713
朱梅约(1313-1393年)十三郎,字枝茂,汀州府宁化石壁人。朱海公应三子朱熹十世孙。其父朱海公尚书郎生五子:长曰梓,其后裔分布在广东顺丰、梅州、博罗,江西赣州等地居住。次曰桢,其后裔分布在江西萍乡茶亭里、赤山、东源一带居住。三曰梅;四曰樑;五曰材。其后裔仍居宁化石壁,梅公有隐德共生九子,悉念三郎后裔分布在江西萍乡赤山、弯里;念四郎后裔分布在江西萍乡张公塘;念九郎后裔分布在广东程乡上河村居住。考我祖武德将军朱氏念八郎公其后裔分布在武平中赤,江西泰和,萍乡,湖南礼陵,四川筠连等地居住。往来频繁数七百年间,人文鼎盛,可谓矩族。
根据民国甲寅年《朱氏族谱》记载:考我祖梅公为宁化始祖朱炳公五世孙,生于元廷祐二年(1313)甲寅八月十六日寅时,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癸酉十二月初五日子时卒,得年80岁。葬宁化石壁毗坑甲山庚向。妣陈氏孺人,生于元廷祐三年(1312)乙卯五月十五日丑时,卒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甲申卯时,得年86岁,与夫同莹。生子九:念一郎珖;念二郎??贞;念三郎瑾念四郎??荣;念五郎??掌;念六郎球;念七郎玘;念八郎瑜;念九郎琼。
梅公幼承家训,精习儒学,过目不忘。在宁化石壁称之神童!少年时代敦厚有至性,人中弟朱樑早慧,头目角露,在客家人的眼里为所嫉妒。但是,梅公并不以为然,无所疑忌,积极化解他和邻里相亲的矛盾,父亲朱海公仕途在南京任上明察秋毫,举家迁往居住数十载。梅公年少的勤俭节约,让官居尚书郎的朱海公刮目相看,特别让持家有道的梅公主持家中所有事情。当上管家后的他,力任拮据使得弟弟朱樑能够专心读书,以文章行业知名于时,父亲因此称赞朱梅:不辞执劳以成弟之名也!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四年(1323)五月,南陂之变的他被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等人刺杀。元英宗去世后,泰定即位。他实行一系列科举制度。元泰定元年甲子(1324)与四年丁卯(1327)科举为元朝科举的第四及第五科。元朝科举分右、左榜。右榜为蒙古,色目人,左榜为汉人,南人。
元天顺五年(1331)丙午,梅公恩科进士,授命于南京府。他与捌剌,张益等84人同科中举,后经海公提携出任吉水廷平府平章事。他办事严谨,有屯吏之风。
元文宗二年(1342)甲寅,吉水闹饥荒,朝廷命令地方政府赈灾。梅公竭尽全力一边拯救已经开垦了的田地,一边采取各种措施抵御灾患,使得吉水人民全活者众,受到地方百姓的美誉。
朱海公辞官,隐居宁化石壁近20年,当时的梅公正在吉水廷平任知州,他便安排犬子念八郎朱瑜,念九郎朱琼时刻侍奉在祖父身边,指文弄墨看着海公修撰《绍琳归山图》。这时的八郎公朱瑜已是舞象之年(13一14岁)左右,跟着伯父朱桢习武,聪警明精,很是了得,爱打抱不平,在宁化客家族的摇蓝堪称大侠。文学方面跟着祖父海公研究理学风气日上,后来梅公为了八郎公的前途着想,经海公同意送他到汀州府尚武堂深造。
元至正廿六年(1366)丙午,海公去世后,当时国势正乱朱梅公辞官归宁化石壁坚守祖业,专心教导儿孙走向仕途,他严格地训诲儿孙:吾家书种自熹公数世绵廷,吾家既已累误,若辈岂容再误。后来,梅公九子或寓或居蕃衍不详,只知道念三郎;念四郎;念九郎的分陡情况其他的并无查证……
两年之后,母丧亦然,大哥朱梓在广东顺丰执掌县令,并且留守家焉。梅公九子朱琼也与伯父一同在广东顺丰从政。孝顺的朱梅与兄弟四人和子侄每号忙必至闷绝,敛迹韬光是非不涉于言,伤心不形于色于里人处油油然,专心操办丧礼,披麻戴孝祭先妣……
朱梅公这位在乱世之中生存的人物,他从元末走向了明初,他看到了日落的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又看到了开疆拓土的朱元璋。他的崇高风骨,澹泊名利,德泽乡民,至情至孝是最好的佐证。
正是有这么一位隐德公,才培养出朱氏念八郎这号人物。为大明平定南方元蒙的动人故事,卒后赠武德将军。
朱氏梅公族人在明清至民国到现代社会思想活跃,人才辈出,与整个民族的命运密切相连,繁衍不息……
(作者朱潼义,为中华朱氏网江西萍乡芦溪县副站长)
(中华朱氏网编辑部)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朱氏家谱,联络朱氏族人,品“中华朱氏酒”。
内部供应“中华朱氏酒”,由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系朱氏宗亲联谊用酒,纯粮食酒。为有需要的宗亲提供选择,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