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抗倭名将朱纨
来源:用户上传 | 上传者: 朱开南 | 2021/02/09|浏览量:2406
朱纨(1494年9月29日-1550年1月3日),明朝大臣、抗倭名将。字子纯,号秋崖,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历官景州知州、开州知州。嘉靖初年迁移为南京刑部员外郎。历四川兵备副使,屡迁至广东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1546)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改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防御倭寇。明朝初年明太祖曾经定制,片板不许入海。当时,倭寇大肆侵扰东南沿海。浙闽海防废坏不堪,战船、哨船十存一二。海盗商人、浙闽豪门势家多与倭寇勾结,假济渡为名,造双桅大船,运载违禁货物。将吏不敢诘。
朱纨为官清正,强力敢认,是个难得的贤臣。初到闽浙,朱纨很快发现,所谓的“倭寇”其实并非明朝初年那样的日本海盗。除了极少数被中国人雇来武装押运的日本浪人外,绝大多数都是闽浙沿海靠海外贸易求生的中国人。由于闽浙沿海的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而宋元以来数百年的海上贸易已经成为东南沿海居民最重要的求生之路。即使在严禁海外贸易的明朝,这种生活方式也没有改变。只要海禁稍有松懈,走私贸易就会蓬勃发展,以至于闽浙沿海几乎家家户户都涉足走私贸易,从而直接或间接的与“倭寇”有关。于是乎,朱纨上任之后,便在沿海厉行保甲连坐制度,并大力整顿海防。闽浙沿海的海禁顿时严厉起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四月,他指派都司卢镗率明兵由海门进兵,攻克倭寇巢穴双屿港,活捉日本人稽天和中国海盗许栋等,并筑塞双屿,堵击倭寇。又将捕获之通倭罪犯统统处死。朱纨的行动触犯了闽浙地主豪绅的利益,又因在日本贡使周良的处置问题上,与主客司、福建籍的林懋和发生矛盾,招致闽人官僚仇恨。七月,吏部采御史、闽人周亮及给事中叶镗言,奏改纨为巡视,以弱其权。纨愤而于次年春上疏争之,并陈明国是、正宪体、定纪纲、扼要害、除祸本、重断决六事。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俘获海盗李光头等九十六人,亦尽诛之。在朱纨严格海禁之下,当地沿海逐渐产生不满情绪,并且越发严重,据《明史》记载:“闽人资衣食于海,骤失重利,虽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沮坏之。”朱纨前往讨伐温、盘、南麂诸贼,连战三月,大破敌军,还平息处州矿盗。这一年的三月,佛郎机国人到诏安进行抢劫。朱纨攻击擒获他们的头领李光头等九十六人,又用相机处理之法将他们杀戮。并将情况报告给皇帝,语言中又侵犯了诸势豪之家。
御史陈九德于是弹劾朱纨擅自杀戮。于是免去朱纨的官职,命令兵科都给事中杜汝祯考察审问。朱纨听说后,慷慨流涕说:“我贫穷而且有病,又意气自负,不能对簿公堂。纵使皇帝不想杀我,闽、浙人一定会杀我。我死,自己解决,不须他人。”于是给自己写墓志,作绝命词,饮药而死。嘉靖二十九年(1550),给事中杜汝祯、巡按御史陈宗夔回来,说是奸民鬻贩拒捕,没有僭号流劫之事,要问朱纨擅杀之罪。皇帝下诏令逮捕朱纨,朱纨在这以前已经死了。
朱纨清强峭直,勇于任事。想为国家杜绝祸乱的根源,才被势豪之家陷害,朝野人士都为他叹息。自从朱纨死后,罢去巡视大臣官职不设,朝廷内外都摇手不敢说海禁方面的事。浙中卫所四十一个,战船四百三十九艘,军籍尽为耗散。朱纨将福清捕获的盗船四十多艘,分布在海道,在台州海门卫的有十四艘,作为黄岩的外部屏障,副使丁湛全部将它们遣散,撤消防备放开海禁。自此,明朝海寇大作,荼毒东南有十多年。
朱纨有后人所辑《甓余杂集》十二卷传世。(博雅)
(中华朱氏网编辑部)
- THE END -
(有事找站长,中华朱氏网,长按扫码)
研究朱氏文化、编修朱氏家谱,联络朱氏族人,品“中华朱氏酒”。
内部供应“中华朱氏酒”,由中华朱氏网监制,每箱6瓶,每瓶500毫升,茅台酱香、53度,坤沙5年,系朱氏宗亲联谊用酒,纯粮食酒。为有需要的宗亲提供选择,联系电话(微信):19819884266。